刘亚 作品数:8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4种常用渔药对松浦红镜鲤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6 2014年 在水温25.0~26.0℃的室内静水条件下,用平均体重(9.1±0.3)g/尾、平均体长(8.5±0.2)cm/尾的松浦红镜鲤进行4种常用渔药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晶体敌百虫、溴氯海因、灭孢灵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18、19.25、11.16、73.26mg/L,4种渔药对松浦红镜鲤鱼种的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溴氯海因〉敌百虫〉灭孢灵。溴氯海因、敌百虫和灭孢灵3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均显著高于目前生产使用的常用剂量,在松浦红镜鲤苗种培育和养殖过程中可以安全使用;硫酸铜的安全浓度显著低于生产使用的剂量,在养殖生产中应减少使用剂量。 周剑 邓波 李强 刘亚 柯红雨 王新宇 刘超关键词:急性毒性 全人工繁殖达氏鲟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为探讨达氏鲟胚胎在各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和发育过程。【方法】用Leica EZ4 HD体视显微镜和Leica DM2500正置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分别对全人工繁殖达氏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和组织切片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全人工繁殖达氏鲟受精卵呈球形、灰褐色或淡黄色、不透明,卵径2.6~3.2 mm。受精卵在水温为16~18℃下历时159 h后开始出膜,整个发育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阶段,34个发育时期。整个胚胎发育过程所需总积温为2322~2544℃*h。【结论】总体而言,达氏鲟胚胎发育阶段经历鲟形目鱼类普遍存在的辐射状卵裂方式,与其它鲟鱼胚胎发育早期阶段有较高的相似性。 刘亚 龚全 李强 杜军 赵刚关键词:达氏鲟 全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形态学 组织学 饥饿复投喂对长江鲟肝脏、肠道和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明确饥饿与复投喂对长江鲟肝脏、肠道和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为揭示其对环境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0尾体重相近(60.532±0.284 g)、健康、活力好的长江鲟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进行0、3、7和14 d饥饿再复投喂14 d,试验结束后检测长江鲟肝脏、肠道和肌肉的各项抗氧化指标,包括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羰基(P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谷胱甘肽(GSH)活性及抗超氧阴离子(ASA)和抗羟基自由基(AHR)能力。【结果】在饥饿期间,长江鲟肝脏MDA含量、GST活性、GSH-Px活性和GR活性均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P<0.05,下同);肠道GR活性和GSH活性也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MD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AT活性、GST活性和GSH-Px活性则先下降后上升;肌肉MDA含量和PC含量呈先显著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AT活性以饥饿14 d后最高,GR活性、GSH活性及ASA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复投喂后,长江鲟肝脏GSH-Px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GR活性的变化趋势与GSH-Px活性恰好相反;肠道PC含量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CAT活性、GST活性、GSH-Px活性和GR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说明其肠道抗氧化能力在饥饿7 d复投喂14 d后显著上调;肌肉MDA含量、PC含量、SOD活性和AHR能力均呈显著下降趋势,CAT活性、GST活性和GR活性则以饥饿14 d复投喂14 d的最高。【结论】饥饿会抑制长江鲟体内抗氧化能力,随着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其体内通过调动不同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形成新的氧化平衡以维持正常生理状态;复投喂后由于营养物质得到补充,促使鱼体各项生理机能得到恢复,一定程度上缓解饥饿产生的氧化应激并形成新的氧化平衡。 吴晓雲 陈叶雨 赖见生 刘亚 宋明江 龚全关键词:长江鲟 饥饿 抗氧化酶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赵刚 周剑 陈灿 杜军 刘亚 杨莉 龙治海 林珏 何云明 周波 黄璜 蒋鹏 杨林均 杨长军 陈皇兵 针对稻渔种养产业中种养殖技术粗放、面源污染和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以环保、安全和健康为宗旨,紧紧围绕“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为核心,系统揭示了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增产和增效的机理,研发了稻渔种养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创...关键词:关键词:综合种养 水产养殖 水稻 4种常用农药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究高效氯氰菊酯、氰戊·马拉松、阿维菌素、毒死蜱4种常用农药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ais auratus gibebio)幼鱼的急性毒性,在水温24.8±0.5℃,pH... 刘亚 龚全 陈叶雨 陈春娜 杜军关键词:异育银鲫 农药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达氏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查明引起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对患病达氏鲟的鳃、心脏、肝脏和肠道等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与16S r R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明确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病理组织学特征,并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达氏鲟的肝脏组织中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株(AD-AV201606),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 RNA序列分析,最终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以维氏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达氏鲟,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临床症状,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为50%~80%,且病鱼集中在感染后1~3 d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达氏鲟维氏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等7种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和利福平已产生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对达氏鲟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肝脏、肠道及鳃组织。【结论】维氏气单胞菌对达氏鲟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引起肝脏、肠道及鳃等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而造成机体损伤甚至死亡,生产上可选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进行防治。 刘亚 杨锐 陈叶雨 宋明江 颜其贵 龚全 李强 杨焕超 赖见生关键词:达氏鲟 维氏气单胞菌 药敏试验 病理组织学 长江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查明引起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以常规方法对患病长江鲟的鳃、心脏、肝脏和肠道等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 刘亚 杨锐 陈叶雨 宋明江 颜其贵 龚全 李强 杨焕超 赖见生关键词:长江鲟 维氏气单胞菌 药敏试验 病理组织学 四川常见黄颡鱼辨别方法 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阐述了科学研究中的黄颡鱼和生活中的黄颡鱼的内涵差异,根据鱼类分类科学知识,结合生产实践中的经验,给出了常见几种黄颡鱼的辨别方法,能有效促进鱼类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丰富鱼类文化,为鱼类养殖、销售和野生鱼类保护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宋明江 陈叶雨 刘亚 吴晓雲 赖见生 龚全 李鹏程 李飞扬 刘光迅关键词:黄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