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奕芳

作品数:20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药剂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医院药学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药物
  • 4篇药品
  • 4篇药师
  • 4篇药学
  • 4篇药学服务
  • 4篇菌药
  • 3篇药房
  • 3篇用药
  • 3篇门诊
  • 3篇门诊药房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药物利用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机构

  • 20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0篇刘奕芳
  • 13篇宋钟娟
  • 13篇沈杰
  • 6篇童如镜
  • 6篇奚菁颖
  • 5篇高宁舟
  • 2篇叶蓁
  • 2篇周海峰
  • 2篇郑慧丽
  • 2篇钱曾培
  • 2篇李向阳
  • 1篇朱惠莉
  • 1篇沈维敏
  • 1篇吴建博
  • 1篇王璐华
  • 1篇胡章良
  • 1篇周伊南
  • 1篇朱妹琴
  • 1篇李中东
  • 1篇赵建华

传媒

  • 5篇药学服务与研...
  • 4篇中国临床药学...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华东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了解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历史与现状,对今后工作提出设想。方法:对1994-2004年华东医院的药学服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比例分别为:药物的服用方法和药物用途约占30%,合理用药、药物名称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有一定比例。结论: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服务人员的医学、药学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刘奕芳叶蓁胡章良童如镜
关键词: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药物咨询
2008年下半年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对门诊处方进行统计调查和评价,并根据结果对门诊进行干预,从而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下半年的门诊处方的处方金额,药品数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平均每张处方的价格偏高,但其他数据基本都符合卫生部规定。抗菌药物方面氟喹诺酮类的使用量虽然在后3个月略有下降,但总体的使用量依然偏高。结论:医疗机构应继续对处方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干预。
高宁舟沈杰宋钟娟刘奕芳
关键词:处方评价门诊处方抗菌药物
格列吡嗪控释片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格列吡嗪(Gli)浓度测定的HPLC法,观察Gli控释片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2 0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Gli控释片10mg后,在规定时间取血,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用统计矩法计算药动学参数,AUC用梯形法计算,tmax和cmax为实测值。结果 单剂量口服Gli控释片后的药动学参数为:AUC0→48(4371. 3±14 .74 5 ) μg·h·L-1,AUC0→∞(495 .2 2±2 110 . 5 ) μg·h·L-1,tmax(6 . 74±2. 77)h ,cmax(2 0 0 .1±5 4 .2 0 ) μg·L-1,MRT(16 . 6 7±1. 73)h。结论 Gli控释片达到缓释2 4h的效果。
刘奕芳王斌李中东童如镜钟明康
关键词:控释片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临床药师实施干预措施对降低苯二氮类药用量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估临床药师实施干预措施对降低苯二氮类药用量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为重复应用苯二氮类药3个月以上的成年患者制订撤药方案,以每2周减量10%的梯度法减量,并予以单盲撤药。结果:临床药师实施干预措施后,苯二氮类药用量明显下降,平均下降率为70.50%。结论:临床药师在苯二氮类药撤药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其干预措施是帮助医师降低患者苯二氮类药用量的快速、有效方法。
宋钟娟沈杰刘奕芳奚菁颖
关键词:临床药师干预撤药
2008~2011年华东医院4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度收集到的49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中>6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296例,60.41%),涉及的药品92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9.39%;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占62.85%,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153例,34.26%)。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沈杰刘奕芳高宁舟周海峰奚菁颖宋钟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高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监测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在高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高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52例,用替考拉宁治疗5—24d,观察患者疗效、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监测患者替考拉宁的谷浓度。结果替考拉宁的谷浓度为(17.1±10.1)mg·L^-1,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在血药浓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考拉宁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时,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临床应用时应在血药浓度的监测下行个体化治疗。
沈杰周伊南刘奕芳宋钟娟朱惠莉
关键词:替考拉宁高龄患者
吉非替尼片致皮肤过敏1例被引量:7
2008年
刘奕芳宋钟娟李向阳沈杰
关键词:皮肤过敏吉非替尼同位素骨扫描反复感冒X光胸片脏器转移
Beers判断标准在老年住院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52
2010年
目的:调查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方法:以Beers判断标准(2003年版)为依据,对我院426例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药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其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的发生率。结果:426例老年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4.8岁,平均用药8种,58例(13.6%)存在与药物相关的潜在性不适当用药,47例(11.0%)存在与疾病或状态相关的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结论: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较严重,应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其不合理用药。
沈杰刘奕芳高宁舟宋钟娟
关键词:老年患者药物利用
失眠的综合治疗被引量:4
2008年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治疗失眠必须对因治疗,要排除引起失眠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纠正对睡眠的认知错误和由此引发的错误应对,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正确合理地使用催眠药物。
宋钟娟沈杰刘奕芳奚菁颖
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催眠药
抗菌药物说明书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标注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调查我院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中对肾功能不全人群用药信息标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法:对我院常用110种抗菌药物说明书进行调查分析,从药代动力学数据标注、是否有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否使用的标注及剂量调整标注等方面评价说明书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使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果:在我院使用的110种抗菌药物说明书中,107种(97.3%)对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参数有标注,103种(93.6%)抗菌药物有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否使用的标注,63种(57.3%)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调整有明确的标注,33种(30%)对透析患者的剂量调整有标注。结论:部分抗菌药物说明书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缺少相关提示或调整标注。建议药品生产厂家、尤其是国内生产厂家对说明书信息的完整性和精确性进行改进。
龚皓鸣宋钟娟沈杰刘奕芳钱程周海峰高宁舟奚菁颖
关键词: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肾功能不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