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云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髓核
  • 4篇干细胞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肉瘤
  • 3篇髓核细胞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髓核
  • 3篇干细胞移植
  • 3篇病毒
  • 2篇椎间盘髓核细...
  • 2篇细胞培养
  • 2篇介导
  • 2篇基因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肉瘤
  • 2篇杆状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中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6篇刘小云
  • 7篇杨述华
  • 5篇李康华
  • 4篇陈新文
  • 3篇夏凌辉
  • 3篇洪梅
  • 3篇宋建华
  • 2篇叶树楠
  • 2篇梁昌镛
  • 2篇游泳
  • 2篇王锡阳
  • 2篇仲照东
  • 2篇许伟华
  • 2篇张然
  • 2篇吴秋玲
  • 2篇吴子晏
  • 1篇傅德皓
  • 1篇尹雪
  • 1篇杨操
  • 1篇郭广松

传媒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届西部骨...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2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miR-2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本文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2例骨肉瘤组织(包括12例来自同一患者的原发骨肉瘤组织和转移肿瘤组织)和来自同一患者的邻近正常骨组织中miR-21的表达并评估miR-21的临床相关性。[结果]miR-21在所有的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肿瘤组织中比在正常组织中有明显的高表达(P=0.013),此外,miR-21在转移的肿瘤组织中比在同一样本中的原发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02),另外,miR-21高表达的患者有着显著更差预后(P=0.016)。[结论]miR-21高表达潜在的导致转移,其可以作为骨肉瘤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吴子晏刘小云杨述华
关键词:MIR-21骨肉瘤预后
人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比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和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生长情况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骨髓穿刺抽取健康成人的骨髓,SD大鼠处死后从股骨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出BMSCs,MTT法测定两种细胞的生长曲线,用成骨、成脂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结果两种原代培养的BMSCs生长到第3代后,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排列,生长曲线提示人的BMSCs第9、15代仍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第20代后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大鼠的BMSCs第8、16代增殖能力也很强,第30代仍有活力。2种干细胞都能成功诱导分化为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结论人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更强于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胡硕刘小云柴文文张永学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生物学特性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3例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接受外周血HSCT治疗的SAA患者的植活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结果:23例患者中,22例造血重建,白细胞和血小板中位植活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5(7~21)d、19(7~32)d,其中4例患者出现急性GVHD,发生率为18.2%(4/22),3例出现慢性GVHD,发生率为13.6%(3/22);1例未植活死亡,总体生存率为95.7%(22/23)。22例造血重建患者中,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有出血表现8例,出血性膀胱炎1例,肺部感染7例,口角疱疹1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另外,移植前有无感染及诊断到移植的间隔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HSCT是治疗SAA的有效方法,加强移植前后的免疫抑制剂治疗,预防和控制感染,能有效地减少GVHD的发生,改善预后。
洪嘉欣刘小云张然游泳仲照东夏凌辉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调节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的疗效、作用机制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为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病死率提供新的手段及理论依据。方...
刘小云吴秋玲夏凌辉洪梅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T细胞功能造血干细胞移植
文献传递
miR-2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与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主要通过与靶mRNA作用抑制转录后的翻译。miR-21是唯一一个在9种人类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小RNA分子。本研究旨在观察anti-miR-21反义寡核苷酸(ASO)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转染miR-21ASO和对照组ASO,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G-63细胞中miR-21的表达变化,并运用多种细胞增殖检测方法观察miR-21ASO对MG-63细胞调控产生的系列效应。结果:与对照相比,miR-21ASO显著减少miR-21的表达(P=0.003);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miR-21ASO导致克隆形成率较对照组低(P=0.012);MT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21ASO后,MG-63细胞存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3);在体实验结果发现miR-21ASO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导致肿瘤质量较对照轻(P=0.013),形成的体积较对照小(P=0.028);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miR-21ASO后,MG-63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22)。结论:miR-21ASO对骨肉瘤细胞miR-21水平降低有靶向特异性,转染miR-21ASO可有效抑制miR-21的促癌作用,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可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开辟新的径路。
吴子晏刘小云杨述华
关键词:MIR-21骨肉瘤增殖
HSCT后应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113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采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受者分为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及非IFI组,应用统计软件分析GM试验的各项评价指标,发生IFI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及其与GM试验的相关性。结果113例受者中,GM试验阳性共有45例,总阳性率39.S%(45/113);确诊和临床诊断IFI的39例受者中,GM阳性31例(79.5%)。GM试验的敏感性为79.5%,特异性为86.2%,假阳性率13.8%,假阴性率20.5%,阳性预测值79.5%,阴性预测值86.5Yo,诊断符合率83.5%,Youden指数0.66。另外,发现GVHD、粒细胞缺乏及既往有真菌感染病史是发生IFI的危险因素,而原发病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组IFI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真菌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52.7%,其中确诊和临床诊断IFI者的有效率为66.7%,治疗前GM阳性者在治疗后GM值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GM检测阳性者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结论GM试验对HSCT后IFI具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动态监测GM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抗真菌治疗效果的指标。
刘小云洪梅安博文尹雪方俊仲照东游泳张然谢娟夏凌辉吴秋玲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侵袭性真菌感染半乳甘露聚糖
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自2006年6月~2008年9月,共35例(36足)跟骨骨折病人行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sanders分型:I型7例(7足),II型19例(20足),III型9例(9足)。其中合并足部软组织撕脱伤5例(5足)。对所有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0~25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术后其疗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3足,良17足,可6足,优良率83.3%。讨论:利用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不破坏骨折血运,对骨折愈合影响小等优点。
陈勇杨述华叶哲伟刘小云何伟熊蠡茗
关键词:跟骨骨折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
组织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
2012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远期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随着肾脏疾病及感染的发生逐渐得到控制,SLE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刘小云洪梅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
杆状病毒介导的GFP转染与退变的兔椎间盘髓核细胞
2005年
目的:检测杆状病毒转染正常与退变的椎间盘髓核细胞的效率以及杆状病毒介导的GFP基因(Ac/CMV/GFP)在正常与退变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的髓核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第1组:健康幼兔;第2组:椎间盘退变模型兔;第3组:椎间盘发生自然退变的成年兔。以200MOI杆状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转染离体培养的细胞,于第48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同时采用HPIAS2000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分析外源性GF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细胞被转染的百分率分别为84.4±3.4,82.9±5.7,81.8±5.5(P>0.05)。外源性基因表达荧光蛋白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0054±0.0029,0.0052±0.0032,0.0056±0.0031(P>0.05)。结论:杆状病毒转染椎间盘髓核细胞的效率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无关,杆状病毒介导的外源性基因能在正常与退变的髓核细胞中高水平的表达。
刘小云宋建华李康华王锡阳梁昌镛陈新文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
B超诊断和辅助治疗闭合性跟腱损伤
目的:探讨B超在诊断和治疗跟腱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23例跟腱损伤患者行B超静态和动态观察。结果:跟腱损伤处细线样较强回声中断,断裂处出现不均质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跟腱断裂一半以上或陈旧性损伤,非手术方法难以使断端完全合...
刘小云杨述华许伟华叶树楠
关键词:B超跟腱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