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学

作品数:100 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天文地球
  • 12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7篇理学
  • 4篇矿业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核科学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
  • 13篇U
  • 9篇重金
  • 9篇重金属
  • 9篇微生物
  • 8篇离子
  • 8篇
  • 7篇光催化
  • 7篇光电
  • 7篇光电子
  • 7篇废水
  • 6篇酵母
  • 6篇酵母菌
  • 6篇活性
  • 6篇含铀废水
  • 6篇催化
  • 5篇固定化
  • 5篇杆菌
  • 5篇大肠杆菌
  • 4篇蛋白

机构

  • 98篇西南科技大学
  • 23篇教育部
  • 16篇中国工程物理...
  • 7篇四川大学
  • 6篇电子科技大学
  • 4篇南华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绵阳市中心医...
  • 2篇北京安波特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昌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黄龙国家级风...
  • 1篇绵阳市中医药...

作者

  • 99篇刘明学
  • 71篇董发勤
  • 26篇聂小琴
  • 15篇李琼芳
  • 11篇张东
  • 11篇郭玉婷
  • 11篇杨刚
  • 10篇何辉超
  • 8篇孙仕勇
  • 8篇魏红福
  • 7篇代群威
  • 5篇黄婷
  • 5篇秦永莲
  • 5篇刘宁
  • 4篇王萍萍
  • 4篇周青
  • 4篇李邦发
  • 4篇霍婷婷
  • 4篇庞小峰
  • 4篇李广悦

传媒

  • 8篇环境科学与技...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食品科技
  • 3篇中国岩溶
  • 3篇矿物学报
  • 3篇核化学与放射...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科技视界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1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对锶柱吸附与减量化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该研究采用海藻酸钠(SA)及聚乙烯醇(PVA)-SA 2种固定化载体包埋固定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探讨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颗粒及其填充柱对锶的吸附、洗脱效率与减量化效果。结果表明:菌体含量为5%的SA与菌体含量为10%的PVA-SA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颗粒均有较好的机械强度;2种固定化颗粒制备的填充柱对锶离子均具有较高的吸附率,最高可达98%,洗脱率平均在90%以上;FTIR结果表明SA比PVA-SA固定化载体能提供更多的锶离子结合基团,从而具有更高的吸附率;灰化减量化结果表明SA比PVA-SA固定化载体有更大的减重比,可达1 650倍。综合结果表明SA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颗粒填充柱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刘明学董发勤李姝亢武孙宇杜旭光苟清碧
关键词: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填充柱减量化
水生植物大薸和凤眼莲对水中铀的去除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室内水培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铀矿区土著水生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和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真实铀矿坑水和不同铀浓度水中铀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干体大薸和凤眼莲根系以1g/L(干重)的比例投加至铀矿坑水(ρ0(U)=1.93mg/L,pH0=7.83)中,1h后,矿坑水中铀去除率分别达58%和48%,5d后铀质量浓度降至0.3mg/L以下;活体大薸和凤眼莲对水体中铀的去除作用主要集中在第1d内,单株鲜重约为400g左右的活体大薸在10min内可以将1Lρ0(U)=0.045~4.5mg/L的水体中铀质量浓度降至30μg/L以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饮用水标准;单株鲜重约为400g左右的活体凤眼莲在1d内可以将1Lρ0(U)=0.5~4.5mg/L的水体中铀质量浓度降至国家标准(GB 23727—2009)规定值(0.05mg/L)以下。
聂小琴丁德馨董发勤刘宁张东李广悦刘明学
关键词:凤眼莲植物修复
一种磷石膏中有机物的利用方法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磷石膏中有机物的利用方法,在磷石膏中加入水、石膏改性剂、起泡剂和抑制剂,搅拌均匀后通过空气得到有机泡沫。将有机泡沫加入酸中和剂、pH稳定剂、微生物和碳源,密闭发酵反应得到沼气。本方法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实...
谭宏斌刘明学董发勤马小玲王进贺小春刘玉川王宝强
酵母菌对锕系核素^(239)Pu 的富集行为及减量化研究
2022年
为了探究微生物对锕系核素的提取分离性能,利用化学预处理和湿法消解法,初步研究了模式微生物--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中高放废液中主要锕系核素^(239)Pu的富集减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pH=5时,活体及灭活酵母菌对^(239)Pu的最佳吸附率均可高达99%,富集^(239)Pu后,酵母菌经灰化处理可减量97%以上.②经脱蛋白和脱乙酰化学预处理后,酵母菌对^(239)Pu的吸附能力明显下降.③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239)Pu进入胞内的比例逐渐增加,吸附96 h时,约75.64%的^(239)Pu络合在细胞表面,约24.36%的^(239)Pu以稳定形式在胞内外赋存;经过6批次酵母菌吸附,^(239)Pu(Ⅲ)的放射性活度浓度从7.35×10^(6) Bq/L梯次递降至2.30×10^(3) Bq/L.④针对真实中放废液,2次酵母菌吸附后,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可降低2个数量级,总β和总γ放射性活度浓度均仅降低10%左右.研究显示,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对放射性废液中锕系核素^(239)Pu的提取和分离是可能的.
聂小琴董发勤董发勤刘宁刘明学张东
关键词:酵母菌
微生物与锶铀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放射性废物处理是一个世界难题。生物吸附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一种高效低成本废物处理方法;但培养条件微生物与核素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研究很少。本研究从微生物的筛选驯化着手,系统研究了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对锶铀的吸附富集、相互作...
刘明学
关键词:微生物培养基
文献传递
光合细菌固定化物及光合细菌吸附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合细菌固定化物及光合细菌吸附材料。所述光合细菌固定化物包括由光合细菌以及按照质量份数计2~3份海藻酸盐凝胶和3~5份高铁粘土组成,所述光合细菌固定化物中的光合细菌含量为0.06亿/立方厘米~240亿/立...
孙仕勇刘明学董发勤聂小琴霍婷婷
文献传递
一种含铬溶液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铬溶液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利用光合细菌固定化物将所述含铬溶液中的价态高于三价的铬离子处理为价态三价以下的铬离子,其中,所述光合细菌固定化物由光合细菌以及按照质量份数计2~3份海藻酸盐凝胶和3~5份高铁...
孙仕勇刘明学董发勤聂小琴霍婷婷
文献传递
纳米二氧化硅细胞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细微颗粒物PM2.5已成为大气污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大气颗粒物中天然和人工超细SiO2颗粒物广泛存在。随着纳米SiO2的生产和应用日益普遍,其向环境的释放亦不可避免。由于纳米SiO2特殊的理化特性,导致其对生物机体的毒理作用与常规颗粒物不尽相同。本文综述报道纳米SiO2对生物机体产生毒性效应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即纳米SiO2产生的毒性效应,包括细胞膜毒性、氧化损伤及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DNA损伤以及基因的表达等,指出纳米SiO2对生物体产生的诸多毒性效应都是由包括粒径和剂量在内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今后应加强对纳米SiO2造成的毒性效应的具体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郭玉婷刘明学董发勤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DNA损伤毒性效应
微生物浸出低品位氧化物型镍钴矿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微生物浸出技术是处理低品位矿石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国主要针对硫化矿的自养微生物浸出进行研发,而对异养微生物浸出氧化型矿石研究很少。异养微生物可通过其产生的代谢产物的酸解、还原、碱解及络合作用来提取或者溶解低品位氧化物型镍钴矿中的镍、钴金属,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镍钴资源短缺及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方法。本文针对低品位氧化型镍钴矿、风化壳、以及冶金渣、废电池、废催化剂等二次资源,介绍了世界镍钴资源的现状和低品位氧化物型镍钴矿的资源类型,对异养微生物浸出低品位氧化物型镍钴矿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异养微生物冶金的主要浸矿条件和存在难题,提出了氧化物型镍钴矿微生物浸取的研究方向。
董发勤徐龙华代群威谌书刘明学
关键词:微生物浸出蛇纹岩二次资源
重组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体外活性的研究
2008年
目的:对原核表达系统E.coli中表达的SLC进行体外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oyden小室测定趋化活性。结果:对含有pALM-SLC质粒的E.coli菌株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以可溶蛋白为主,相对分子质量(Mr)在20000左右。采用表达产物进行趋化性测定结果表明,此蛋白对新鲜分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其浓度为4~6μg/L时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指数最高可达2.3,与国外报道相比,趋化作用有效浓度更低。结论:获得了具有生物学功能的重组SLC蛋白。
刘明学尹长城春雷李琼芳黄华樑
关键词: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体外活性趋化作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