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朋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布鲁氏菌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中国美利奴
  • 3篇中国美利奴羊
  • 3篇细胞
  • 3篇小鼠
  • 3篇小鼠巨噬细胞
  • 3篇美利奴羊
  • 3篇巨噬细胞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侵染
  • 2篇显微镜
  • 2篇菌病
  • 2篇基因
  • 2篇共聚焦
  • 2篇共聚焦显微镜
  • 2篇二甲基精氨酸
  • 2篇非对称性二甲...

机构

  • 7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7篇高剑峰
  • 7篇刘朋涛
  • 4篇李建华
  • 4篇胡梦薇
  • 3篇王文文
  • 2篇许万云
  • 2篇苟亚峰
  • 1篇陈月娥
  • 1篇马慧
  • 1篇周路

传媒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美利奴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3个外显子多态性的PCR-SSCP鉴定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国美利奴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7、13、14外显子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单氨基酸多态性(SAP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小鼠和中国美利奴羊eNOS基因上的第7、13、14外显子进行了相似性比较,并对GenBank SNP数据库上已公布的人和小鼠eNOS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采用PCR-SSCP方法对120只中国美利奴羊eNOS基因的这3个外显子的扩增片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120只中国美利奴羊这3个外显子上并没有SNPs位点,说明中国美利奴羊eNOS基因上的这3个外显子区域相对保守。
李建华周路刘朋涛王文文朱军保汪文伦高剑峰
关键词:中国美利奴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PCR-SSCP多态性
NO/ADMA在布鲁菌侵染小鼠机体过程中的响应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布鲁菌侵染小鼠过程中一氧化氮(NO)的作用,以及NO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此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布鲁菌标准疫苗株M5侵染小鼠,首先用小鼠的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再用Griess试剂法和ELISA法测定对照组和侵染组不同组织和血清中的NO和ADMA含量,对小鼠肝脏和脾脏的各个侵染时间段进行CFU计数观察。结果显示,用布鲁菌M5侵染小鼠后,RBPT和SAT在14d时检测到有阳性反应。侵染组和空白对照组NO总含量上变化不大,但侵染组血清中的NO含量随时间出现下降,而肝脾中NO含量随时间出现上升,其他各组织NO含量波动不明显。而ADMA的总趋势与NO相反。CFU计数结果显示,小鼠肝脾内布鲁菌的数量在14d时一直处于增长状态,28d时布鲁菌的数量下降,表明布鲁菌的分裂繁殖和机体NO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胡梦薇许万云刘朋涛严国汪文伦高剑峰
关键词:一氧化氮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中国美利奴羊OLA-DQB1基因exon 2遗传多态性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148只布鲁氏菌阴性和60只布鲁氏菌阳性中国美利奴羊白细胞表面抗原DQB1(OLA-DQB1)基因exon 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了检测,之后挑选不同等位基因进行PCR产物测序,旨在确定该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并对每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分析其多态性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测序结果表明,在270bp的序列内共检测到43个SNPs,其中G196A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C211T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表明,OLA-DQB1基因exon 2多态性与中国美利奴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呈显著相关。
王文文许万云胡梦薇李建华刘朋涛高剑峰
关键词:PCR-SSCP中国美利奴羊
布鲁氏菌M5侵染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布鲁氏菌侵染小鼠巨噬细胞过程中一氧化氮(NO)对布鲁氏菌的抑制作用,以及NO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布鲁氏菌标准疫苗株M5侵染小鼠巨噬细胞,采用Griess试剂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内外NO含量和ADMA水平,并对各个侵染时间段进行CFU计数。结果显示,被布鲁氏菌侵染后巨噬细胞的NO含量呈上升趋势,且胞外含量显著高于胞内(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而巨噬细胞的ADMA含量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与NO含量呈负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结合CFU计数结果,表明NO对布鲁氏菌的抑制作用只发生在侵染前期(12h前),在侵染后期(12h后)NO对布鲁氏菌的生长并未起到抑制作用,而ADMA在布鲁氏菌侵染小鼠巨噬细胞过程中对NO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刘朋涛胡梦薇李建华王文文高剑峰
关键词:布鲁氏菌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绵羊布鲁氏菌侵染小鼠巨噬细胞的荧光表征与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布鲁氏菌16M(强毒株)和M5(弱毒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及胞内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初次结合所用时间进行测定,探讨二者在结合所用时间上是否存在差异;其次比较GFP布鲁氏菌16M和M5与胞内各细胞器结合产生的荧光强度。将GFP布鲁氏菌16M(强毒株)和M5(弱毒株)分不同时间段分别侵染RAW 264.7(细菌和细胞比例为100︰1),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布鲁氏菌16M和M5侵染初期10 min时进入巨噬细胞,1.5 h时布鲁氏菌到达溶酶体,2.0 h时布鲁氏菌到达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结果提示,布鲁氏菌16M和M5在侵染进入宿主细胞与胞内各细胞器初次结合所用时间相同,但布鲁氏菌16M与各细胞器结合的荧光强度均高于布鲁氏菌M5。以此推断布鲁氏菌16M进入胞内的数量高于布鲁氏菌M5。
马慧苟亚峰刘朋涛高剑峰
关键词:布鲁氏菌绿色荧光蛋白巨噬细胞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
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 exon2单倍型构建及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exon2单倍型与布鲁氏菌易感性的关联性,本实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40例布鲁氏菌血清检测阳性和阴性个体MHC-DRB1 exon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而后运用SHEsis在线软件对筛选的SNPs构建单倍型并进行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270 bp的序列内共检测到41个SNPs,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SNPs有29个,连锁不平衡发现9个连锁不平衡域,而且每个block中的SNPs两两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分析显示,由于连锁不平衡存在,仅构建9种单倍型,其中只有Hap8和Hap9两种单倍型在病例-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陈月娥李建华苟亚峰刘朋涛高剑峰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单倍型易感性
两种布鲁氏菌弱毒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过程的荧光表征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布鲁氏菌弱菌株M5(GFP-M5)和S19(GFP-S19)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及对其与胞内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初次结合所用时间进行测定,探讨分析两种布鲁氏菌弱毒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过程的荧光表征。将GFP-M5和GFP-S19分不同时间段分别侵染RAW264.7,利用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结果显示,GFP-M5和GFP-S19均构建成功。布鲁氏菌M5和S19及GFP-M5和GFP-S19侵染RAW264.7后胞内生存能力无明显差异。GFP-M5和GFP-S19侵染30min后均已进入小鼠巨噬细胞,2h分别到达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两种弱毒株在1、2、3、4h与各细胞器结合率相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GFP-M5和GFP-S19侵染RAW264.7的GFP+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两种弱毒株在侵染进入宿主细胞的初期及侵袭能力并没有明显差异。
胡梦薇刘朋涛严国高剑峰
关键词:布鲁氏菌RAW264.7共聚焦显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