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林山

作品数:68 被引量:1,739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7篇天文地球
  • 13篇生物学
  • 10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1篇青藏
  • 29篇青藏高原
  • 11篇植被
  • 9篇土地利用
  • 8篇草地
  • 5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5篇气温
  • 5篇羌塘高原
  • 5篇NDVI
  • 4篇植被指数
  • 4篇土壤
  • 4篇区域土地利用
  • 4篇海拔
  • 4篇高寒草地
  • 3篇地表
  • 3篇遥感
  • 3篇植物
  • 3篇生态
  • 3篇铁路

机构

  • 68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7篇江西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青海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2篇西藏高原大气...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浙江省气候中...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上海市地质调...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68篇刘林山
  • 59篇张镱锂
  • 21篇丁明军
  • 20篇王兆锋
  • 14篇郑度
  • 12篇阎建忠
  • 10篇摆万奇
  • 8篇张继平
  • 8篇祁威
  • 6篇张学儒
  • 5篇刘峰贵
  • 4篇聂勇
  • 4篇周强
  • 4篇高俊刚
  • 4篇赵志龙
  • 3篇张海峰
  • 3篇张玮
  • 3篇于海彬
  • 3篇刘燕华
  • 3篇沈振西

传媒

  • 11篇地理研究
  • 8篇地理学报
  • 6篇地理科学进展
  • 5篇资源科学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生态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西藏科技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部互助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中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青藏高原是一个高海拔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区域粮食安全有其独特性。互助土族自治县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的农业县之一,同时,又是国家商品粮建设基地和青海省粮、油、肉、蛋、禽生产基地,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利用互助土族自治县1986年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数据,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2008年TM数据,在ERDAS及ArcGIS软件支持下分析了其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并计算了该县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对因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互助县耕地总量及人均粮食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这与近几年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口增长相关联,而粮食单产呈现上升趋势,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起作用。(2)从粮食生产来看,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为300 kg,互助县当前粮食生产能满足其基本需求,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为400 kg时,互助县当前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其基本需求,表明需要从区外调入粮食。(3)从耕地压力指数来看,近20年来,互助县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张海峰刘林山王有宁周强刘峰贵张镱锂
关键词:土地利用粮食安全青藏高原
草甸退化胁迫下的适应性探讨──以青海省达日县为例(英文)被引量:8
2009年
在土地退化胁迫下,当前黄河源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牲畜结构不合理,草场尤其是冬季草场严重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突出因素。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于2004 年5 月、2006 年11 月、2007 年9 月、2008年9月对达日县牧户进行了四期抽样调查,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胁迫下政府和牧民适应措施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牲畜结构方面表现为牲畜存栏数减少;牦牛母畜比例上升。1976 年-2006 年藏羊存栏数减少60.90%;马存栏数减少了57.78%;牦牛存栏数减少25.96%。2004 年以来,成年母畜在牦牛畜群中比例逐渐增加;②在草场利用方式上,表现为转夏场时间提前。5 月前转场牧民比例由2004 年的41.50%提高到2007 年的61.00%。这暂时平衡了冬夏草场的压力,缓解了冬季牲畜草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但这种调整加大了夏季草场的压力,可能会加速夏季草场的退化。因此,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草场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遏止草场持续退化的态势;二要结合区域特点,建议以生态补偿形式从相邻省区或饲草(料)基地购入(/调入)草料,缓解草地压力过大的状况;③生态移民方面,移民户数增长缓慢。调查区2003年有105 户迁移,到2008 年也仅有115 户移出。2005 年实施以草定畜后,除上红科、莫坝、特合土、桑日麻等乡镇外,其余乡镇超载严重。牧户经济基础差、移民支配生产的能力差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生态移民和以草定畜措施执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提升生态移民的经济与生态效果,如何构建搬迁牧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扶持发展畜牧业的替代产业等,仍是近期黄河源区生态建设与退化草地恢复的核心问题。
杜长江张镱锂刘林山王兆锋张继平周强
关键词:适应性参与式农村评估青藏高原
黄河源地区牧民对草地退化的感知——以达日县为例被引量:19
2011年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黄河源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该区域草地退化被认为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牧民作为牧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对草地退化的感知和应对措施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黄河源地区达日县143户牧户进行调查,分析牧户对气候变化和草地退化的感知、响应、应对措施,以及牧户草场建设的参与性等。结果表明:牧民对气候变化感知敏锐,特别是极端天气变化感知强烈;牧户对草地退化意识较强,但对草地退化原因理解不够全面,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及引导;牧民对草地退化治理措施感知各异,多从自身需求考虑,因此偏向于对自己有利的措施,如草场建设、补饲等措施增强了牲畜抵抗风险的能力,得到牧户认可;牧民对政府政策不完全认可,今后的工作应加强以牧民利益为主的措施,拓展牧民生计方式,才能真正调动牧民积极性,使当地的退化草地得以恢复,经济得到发展,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张琴琴摆万奇张镱锂刘林山
关键词:草地退化气候变化青藏高原
兰州至西宁铁路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
<正> 加快西部交通设施的建设是加快西部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已经迅速展开,铁路建设与营运将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效应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对青藏公路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的土地利用变化...
张镱锂阎建忠刘林山郑度
文献传递
草甸退化胁迫下的适应性探讨--以青海省达日县为例
草甸退化胁迫下的牧民适应对策研究,无论对于缓解草甸退化对牧民的影响,还是对于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本文从牧户角度出发,探讨人类有序活动即牧民如何适应高寒草甸退化,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及其方法...
杜长江张镱锂刘林山王兆锋
高原交通干线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
<正>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的建设和营运将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选择兰州至西宁铁路和青藏铁路沿途区域,分析近期(199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从大尺度探讨高原交通干线的环境效应,为...
阎建忠张镱锂刘林山刘燕华郑度
文献传递
基于SOFM神经网络模型的土地类型分区尝试——以青藏高原东部样带为例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自然区划能够确立更加清晰的自然区划界线,是自然区划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以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为研究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与GIS技术,开展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区划研究。通过计算得到研究区地形综合指数、温暖指数、湿润指数、地被指数和水文指数5个自然指数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作为变量输入层,输入到建立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神经网络模型中,对土地类型单元自下而上合并,生成青藏高原东部山区自然区划图,实现以土地类型单元为控制本底的定量化分区。结果表明:①可以将土地类型单元聚合成高原高寒稀疏植被区、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区、高山深谷灌丛草甸区和高山深谷针叶林区5个自然带区域。②分区结果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界线比较接近,相似性较高,分区结果较理想。
张学儒张镱锂刘林山张继平
关键词:SOFM神经网络自然区划GIS
基于跟踪实验的放牧活动与高寒草地退化关系初探
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区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放牧是黄河源区高寒草地上主要的人类活动方式,探讨放牧活动与草地退化的关系,有助于人类...
刘林山
关键词:高寒地区草地退化
紫茎泽兰在中国的气候生态位稳定且其分布范围仍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被引量:5
2022年
明确入侵物种气候生态位的时空动态格局,不仅有助于理解入侵物种生态位的变化趋势,还可以使物种分布模型更真实地预测物种的扩散动态。本文使用恶性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在原产地及我国的分布点和环境因子数据,结合生态位分析及物种分布模型,分析了紫茎泽兰入侵至我国后其气候生态位的时空变化特征、地理分布格局变化及其限制因子。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入侵至我国后其气候生态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虽略有扩张,但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尤其是入侵的初始阶段(1980年之前)稳定性最高(NS=0.995),此后其气候生态位的稳定性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该植物在中国更倾向于分布在潮湿(高最暖季降水量)、寒冷(低最干季平均温)且平均日较差低的生境。(2)过去50年里紫茎泽兰的适宜分布范围显著增加(151.77%–271.14%),且其适宜分布区的重心在2010年之前表现出向东北(贵州西南部、四川南部)扩散的趋势,2010年以后表现出向西南(云南北部、贵州北部)扩散的趋势。在扩散过程中,该物种的气候生态位稳定性也表现出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3)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紫茎泽兰的适宜分布范围将进一步增加(111.97%),到2040年该物种基本可以扩散至其整个潜在适宜分布区,仅在藏东南地区有小范围的适宜生境受扩散限制无法达到。
魏博刘林山谷昌军于海彬张镱锂张炳华崔伯豪宫殿清土艳丽
关键词:生物入侵紫茎泽兰
首都圈典型沙区近40余年气候变化特征简析——以张北、怀来、丰宁3县为例被引量:7
2002年
采用张北、丰宁、怀来建站以来气象资料 (气温、地表温度、降水、风速 ) ,分析了研究区 40余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研究区温度上升的速度持续增加 ;其中 1 985年是研究区气候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1 985年以前气候变化幅度较大 ,1 985年以后变化趋于稳定。冬季气候特征变化较其它各季节显著 。
刘林山张镱锂郑度
关键词:首都圈气候变化地表温度气温降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