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凤
- 作品数:22 被引量:2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是用部分中和的丙烯酸和凹凸棒土在引发剂的存在下,经接枝共聚、交联、洗涤、干燥、粉碎而制成的保水剂。本发明所制备的保水剂其干物吸收蒸馏水的质量倍数为500-1500,吸收0.9%NaCl溶液的质量...
- 王爱勤李安杨立明刘瑞凤杨军
- 文献传递
- PAM/凹凸棒粘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能被引量:17
- 2006年
- 系统考察了金属离子的价态、种类以及溶液的pH值对聚丙烯酰胺/凹凸棒粘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金属离子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树脂的吸水倍率顺序为N a+>M g2+>C a2+>F e3+。通过红外光谱探讨了金属离子与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作用方式;同时还考察了交联剂含量对其吸水倍率、吸水速率和反复吸水性能的影响。
- 张俊平刘瑞凤王爱勤
- 关键词: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红外光谱
- 丙烯酰胺/凹凸棒复合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溶胀行为被引量:29
- 2005年
-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凹凸棒复合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凹凸棒含量、单体浓度、交联剂含量和引发剂含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FT-IR和SEM对接枝反应机理和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树脂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凹凸棒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吸水性树脂在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达到了2645g/g和112g/g,树脂耐盐性能明显提高。
- 张俊平刘瑞凤李安王爱勤
- 关键词:丙烯酰胺凹凸棒接枝共聚溶胀行为超强吸水树脂
-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是用部分中和的丙烯酸和凹凸棒土在引发剂的存在下,经接枝共聚、交联、洗涤、干燥、粉碎而制成的保水剂。本发明所制备的保水剂其干物吸收蒸馏水的质量倍数为500-1500,吸收0.9%NaCl溶液的质量...
- 王爱勤李安杨立明刘瑞凤杨军
- 文献传递
- 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剂对沙拐枣种子丸粒化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剂,选择沙拐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原料配比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确定了种子丸粒化的配方.该配方使种子重量增加了3~5倍,具有一定的吸水保水性能,不仅解决了飞播时种子随风飘移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种子崩解、营养、保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 张琨刘瑞凤王爱勤
- 关键词:粘结剂丸粒化沙拐枣
- 一种耐盐碱多功能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盐碱和贫瘠土壤植树造林用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保水剂将凹凸棒土、淀粉、丙烯酰胺、腐植酸、交联剂和引发剂作为原料,采用交联聚合工艺研制而成的有机-无机杂化耐盐碱多功能保水剂。本发明在采用无机矿物凹凸...
- 王爱勤李安汪琴刘瑞凤
- 文献传递
- 飞播用花棒种子丸粒化研究被引量:19
- 2004年
- 针对飞播用种子丸粒化技术的不足,通过对各种原料配比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研究,使得处理后的丸粒化种子重量增加到原来的4~6倍,有效解决了种子“穿棉衣”与发芽和破损的矛盾。
- 刘瑞凤阎志宏王爱勤
- 关键词:丸粒化飞机播种
- PAM-atta复合保水剂的保水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9
- 2005年
- 针对目前保水剂成本高、耐盐性差和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等因素,该文以丙烯酰胺和凹凸棒黏土为原料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PAM-atta),模拟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其吸水、释水及耐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凹凸棒黏土合成的PAM-atta型复合保水剂具有更高的吸水倍数和耐盐碱性能,综合性能优于单一聚丙烯酰胺类保水剂。
- 刘瑞凤张俊平王爱勤
- 关键词:保水剂凹凸棒黏土耐盐碱性
- 沙漠地区飞播沙拐枣种子丸粒化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针对飞播种子丸粒化存在的不足,本文选择沙拐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原料配比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确定了种子丸粒化的配方。该配方使种子重量增加了4~6倍,不仅解决了种子随风漂移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种子崩解、营养、供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 刘瑞凤张琨宗莉王爱勤
- 关键词:丸粒化沙拐枣飞播
- 飞播用种子大粒化包衣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播用种子大粒化包衣剂。包衣剂主要由淀粉、凹凸棒土、植物纤维素、高吸水性树脂以及细沙土组成。包衣剂中还含有肥料、植物激素以及微量元素。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飞播种子包衣与破损和包衣与发芽的矛盾,在...
- 王爱勤张琨刘瑞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