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玲 作品数:22 被引量:7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唐山工人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两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不同HbA1c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对比基础+餐时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3次皮下注射两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基础+餐时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3次皮下注射方案,强化治疗14天。根据入选时的HbA1c水平,以HbA1c<9%、HbA1c≥9%对患者进行分层,比较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HbA1c<9%者,治疗后A、B两组FBG、2 h PG及二者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糖达标时间A组较B组缩短(P<0.01),达标时胰岛素用量B组较A组减少(P<0.05),两组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A1c≥9%者,治疗后A、B两组FBG、2 h PG及二者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达标时间A组较B组缩短(P<0.01),两组达标时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基础+餐时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3次皮下注射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能显著降低血糖,安全性较高。对于HbA1c较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餐时4次血糖达标时间短,预混3次胰岛素用量更少;对于HbA1c较高的患者,基础+餐时4次方案血糖达标时间短。 吕丹 刘秀玲 石燕萍 刘阁玲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强化治疗 血糖达标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缺血性疾病20例报告 被引量:2 2007年 刘阁玲 李伟娟 俞芳 项岫秀 张慧芹 肖红珍 刘秀玲关键词:骨髓干细胞 自体 下肢缺血 蛹油α-亚麻酸乙酯胶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蛹油α-亚麻酸乙酯胶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有显著性下降(P<0.05),瘦素、HOMA-IR水平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蛹油α-亚麻酸乙酯胶丸通过[]改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从而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损害,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刘秀玲 项岫秀 李伟娟 张慧芹 俞芳 刘阁玲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指数 尼莫地平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不同浓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尼莫地平(1.2μg/ml),作用6-24 h。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ECV304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钙离子浓度。结果不同浓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明显诱导培养的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尼莫地平可显著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尼莫地平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刘秀玲 李伟娟 俞芳 项岫秀 刘阁玲关键词:尼莫地平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C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观察和分析,以期降低血糖波动、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4月,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1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者,且根据患者就诊次序、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1比例分为三组,观察组给予CGMS+CSII联合治疗;对照Ⅰ组指血监测+CSII治疗;对照Ⅱ组指血监测+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且对三组患者低血糖事件、糖化血红蛋白及平均血糖波动情况和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低血糖事件和严重低血糖事件统计: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与观察组相比P<0.05;糖化血红蛋白及平均血糖波动情况对比: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与观察组相比P<0.05;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评分相比:3个月时,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与观察组相比P<0.05;6个月时,对照Ⅰ组与观察组相比P<0.05,对照Ⅱ组与观察组相比P<0.01。结论 CGMS联合CSII更加符合个体化的需求,从而减少、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从远期来看,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高卫东 刘秀玲 郑青存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生活质量 远期影响 “双C”方案治疗难治性或脆性糖尿病18例 被引量:12 2012年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DM)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血糖监测是指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反映血糖水平的技术,可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方法所探测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为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1〕。 刘秀玲 李伟娟 俞芳 项岫秀 路一芳 刘阁玲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项岫秀 张慧芹 刘秀玲 刘阁玲关键词: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吡格列酮 高半胱氨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刘阁玲 路一芳 阚淑艳 李伟娟 肖红珍 李晓华 项岫秀 俞芳 刘秀玲 田烁 通过不同的诱导模式即体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移植入动物模型体内)、体外诱导(添加尼克酰胺和Exendin-4诱导)、共培养诱导(与胰岛细胞共培养),三个角度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 动物实验 弥可保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弥可保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2 2例 ,盐酸丁咯地尔 30mg溶于生理盐水 2 5 0ml静脉滴注 ,1次 /d ,同时每日肌注弥可保 5 0 0 μg ,共 6周 ;对照组 :2 0例 ,单用弥可保肌注 ,每日 5 0 0 μg ,共 6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6 8%与 4 5 % ,P <0 .0 5 ) ,神经传导功能有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弥可保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项岫秀 李伟娟 张慧芹 刘秀玲 肖红珍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弥可保 盐酸丁咯地尔 不同诊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诊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和分析,以期筛选出更加有效及科学的诊疗方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方法收集120例2型糖尿病者且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1比例分为观察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II)联合治疗方案]、对照Ⅰ组[胰岛素泵(CSII)+指血监测]、对照Ⅱ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MSII)+指血监测],三组患者分别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II)联合方案、指血监测+胰岛素泵(CSII)方案、指血监测+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MSII)方案,同时对三组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进行对比,且对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凌晨3:00血糖,与对照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观察组与对照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观察组与对照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结合胰岛素泵(CSII)联合方案在2型糖尿病中应用效果良好,是目前监测血糖和调控血糖较为理想的方案之一。 高卫东 刘秀玲 赵艳茹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