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内生真菌
  • 3篇次级代谢
  • 2篇七叶
  • 2篇七叶一枝花
  • 2篇活性
  • 2篇肝癌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学成
  • 1篇生物碱
  • 1篇生物碱类
  • 1篇石油醚
  • 1篇石油醚部位
  • 1篇气质联用
  • 1篇抗肝癌
  • 1篇抗肝癌活性
  • 1篇抗菌
  • 1篇抗菌活性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环肽

机构

  • 4篇三峡大学

作者

  • 4篇刘艳辉
  • 4篇郭志勇
  • 4篇邹坤
  • 3篇邓张双
  • 2篇涂璇
  • 2篇陈剑锋
  • 2篇张亮
  • 1篇冯紫薇
  • 1篇李新兰
  • 1篇汪鋆植
  • 1篇李九玲
  • 1篇杨旋
  • 1篇罗微
  • 1篇罗薇

传媒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三峡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珙桐内生真菌Lophiostoma sp.(X1-2)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硫酸-甲醇甲酯化方法对珙桐内生真菌Lophiostoma sp.(X1-2)石油醚部位衍生化,运用GC-MS对其衍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确定石油醚部位的主要成分为达玛烷型三萜和不同长链及不同饱和度脂肪酸,其中化合物1含量最大,达43.95%,而脂肪酸以含18个碳的脂肪酸为主,含量达44.24%.
张亮刘艳辉罗薇郭志勇邓张双邹坤
关键词:内生真菌气质联用
七叶一枝花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No.4)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从濒危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叶片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NO.4),活性筛选结果显示Penicillium sp.(NO.4)显示出较强的抑制肝癌细胞活性,通过固体发酵,乙酸乙酯萃取得浸膏,其浸膏经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半制备型HPLC等分离手段分离得到八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质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3,14-三甲氧基-6-甲基-9,10-蒽醌(1),bostrycin(2),isorhodoptilometrin(3),physcioin(4),emodin(5),aloesol(6),coniochaetone B(7),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8),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天然产物。体外细胞毒活性显示化合物1,3,14-三甲氧基-6-甲基-9,10-蒽醌(1),bostrycin(2)和isorhodoptilometrin(3)对肝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15.6,6.5,13.2μg/mL,化合物4~8则没有显示生物活性。
刘艳辉杨旋李九玲郭志勇邓张双涂璇陈剑锋邹坤
关键词:内生真菌七叶一枝花抗肝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红树林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7,18-dihydroxy-16,18-dimethyl-9-methoxy-10-phenyl(7,13E,16S,18S,19R)[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1),7-hydroxy-16-18-dimethyl-10-phenyl[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2)和viscumamide(3)3个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来自于红树林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通过一维和二维的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其结构,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2,3均对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张亮刘艳辉李新兰贺良泳郭志勇邹坤汪鋆植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环肽抗菌活性
七叶一枝花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NO.24)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从神农架地区濒危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叶片中一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分离纯化得到七个聚酮类化合物和一个简单的生物碱类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确定,分别为Citrinin H1(1),dehydroisopenicillide(2),penicillide(3),7,9-二烯-十九碳酸单甘油酯(4),7-烯-十九碳酸单甘油酯(5),Silvaticol(6),5-hydroxy-2-pyridinemethanol(7),2,4,6-辛三烯酸(8);运用MTT法评价了八个次级代谢产物的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2,3,7具有较好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其IC50分别为8.5,12.5,15.0,18.2μg.mL-1。
刘艳辉冯紫薇罗微郭志勇邓张双涂璇陈剑锋邹坤
关键词:内生真菌七叶一枝花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