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芊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微生物作用及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
- <正>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是全球普遍的自然现象。部分渗漏天然气通过广泛发育的细菌作用转变为二氧化碳,同时将海水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与孔隙水中的钙和铁结合,形成冷泉碳酸盐岩和黄铁矿沉淀。冷泉碳酸盐岩的常见矿物有微晶方解石、...
- 冯东陈多福苏正刘芊
- 文献传递
- 海洋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资源动力学评价
- <正> 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水合物的分布区和水合物层的厚度、水合物含量及水合物的天然气充填率计算。目前主要依据海底似反射层的分布面积、深度、钻井或水合物热力学计算来确定分布区和厚度。沉积物中水合物含量主要...
- 陈多福冯东苏正刘芊
- 关键词:水合物成藏动力学资源评价方法渗漏系统
- 文献传递
- 海底甲烷缺氧氧化与冷泉碳酸盐岩沉淀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6年
- 海底缺氧带甲烷氧化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甲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已被许多地球化学现象所证实。甲烷缺氧氧化有效地减少了渗漏到海水和大气中的甲烷通量,但目前仅有的数据还不能很好地限定甲烷缺氧氧化在全球甲烷循环和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甲烷缺氧氧化的机理还存在争议,很可能是一个“反甲烷生成”过程。在许多天然气渗漏发育区域,由于甲烷缺氧氧化作用引起环境碱度的增加而沉淀冷泉碳酸盐岩,在海底表层沉积物中形成块状碳酸盐岩结壳。但冷泉碳酸盐岩生成所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楚。数值计算表明,孔隙水中溶解足够量的甲烷、冷泉渗漏强度适中、较小的生物扰动作用有利于冷泉碳酸盐岩的生成,而过高的沉积速率则抑制冷泉碳酸盐岩结壳的生成。因此,海底发育冷泉碳酸盐岩可以指示天然气渗漏系统的演化特征。
- 冯东陈多福苏正刘芊
- 关键词:冷泉碳酸盐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天然气水合物
- 吐鲁番盆地侏罗系沉积岩的颜色与铁的赋存状态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吐鲁番盆地中-上侏罗统是典型的陆相沉积岩,发育了众多彩色岩层,如浅红色、棕色、灰绿色层等。穆斯鲍尔谱法测试结果显示这些沉积岩多变的颜色受其总铁含量和铁元素的赋存状态(化学种)的控制。检测出的铁化学种主要有反铁磁性赤铁矿铁、顺磁性三价铁和顺磁性亚铁,黄铁矿铁仅在很少样品中存在。总体而言,浅红色岩层含有最高的总铁含量和赤铁矿铁,灰色岩层则以顺磁性的亚铁为主,暗色和绿色岩石仅含有顺磁性的二价铁或者与相对丰度较低的三价铁共存。岩石中的铁元素及其化学种是影响其岩性特征,包括颜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进一步影响遥感技术应用的图像解译和谱段选择。
- 马英俊郑国东刘芊
- 关键词:吐鲁番盆地
- 贵州遵义陡山沱盖帽碳酸盐岩帐篷状构造与南沱冰碛层中白云岩丘的沉积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 刘芊
-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类型及特征
- <正>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似冰状晶体矿物,发育于由温度、压力、流体盐度等特征限定的特定地质环境中,即水合物稳定带(HSZ),同时受沉积层内甲烷等气体浓度的控制。由于海洋环境中的地质环境的差异,发育了两类不同的水合物类型,...
- 苏正陈多福冯东刘芊
- 文献传递
- 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相平衡及甲烷溶解度计算被引量:10
- 2007年
- 海洋环境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除了合适的温压条件外,还必须有充分的甲烷供给.本文介绍了甲烷-水体系的甲烷饱和溶解度、水合物体系中甲烷水合物溶解度计算方法.在气-液二相平衡甲烷饱和溶解度计算中,关键在于状态方程的选择和合适的混合规则的运用,Duan的计算模型在温度、压力和盐度变化上都具有很大的适用性,且易于应用.在含水合物的相平衡体系中,在已知组分和假定可能存在相的前提下,可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总吉布斯自由能,确定是二相还是三相体系,并求解甲烷水合物溶解度.在海水环境下盐的存在使平衡发生移动,利用德拜—休克尔理论或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校正盐度对于海水活度的影响,求解海水环境中甲烷水合物溶解度.基于气-液二相平衡理论的K-K方程,在临近水合物生成条件下实验或计算确定亨利常数等参数后,可计算三相平衡甲烷水合物溶解度,且简单易用.
- 苏正陈多福冯东刘芊
- 关键词:相平衡天然气水合物
- 新元古代帽碳酸盐岩中帐篷状构造的成因被引量:3
- 2007年
- 帐篷构造是碳酸盐岩中的一种特殊沉积组构,因其倒“V”字形形态类似于帐篷(tepee)而得名,被认为是一种无成因意义的沉积组构。传统的帐篷构造在海相至陆相碳酸盐岩中都有发育,形态和胶结物的不同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其成因为裂隙填充的胶结物结晶膨胀导致层面突起变形。新元古代帽碳酸盐岩中广泛发育有倒“V”字形的类似构造,但由于形态和成因上都和传统的帐篷构造有所区别,被称为“帐篷状构造”(te-pee-likestructure)。目前其成因解释主要有:“巨风暴潮波痕”、“甲烷气体渗漏”、“地下水侵位”和“晶体结晶”的假说。由于帐篷状构造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和帽碳酸盐岩的成因密切相关,对帐篷状构造的进一步研究必将帮助我们对新元古代冰期结束机制的理解。
- 刘芊陈多福冯东
- 关键词:新元古代
- 海相沉积氧化还原环境的地球化学识别指标被引量:100
- 2008年
- 全球海洋在10~5.4亿年间演变成氧化环境,此后历经多次全球性的缺氧事件后演变到现在的氧化环境。海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元素的循环、分异和富集明显受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Mn、Mo、Cr、V和u等变价元素的溶解度随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产生极大变化,导致沉积物中的元素含量分异;Ni、Co、Cu和Zn等在还原条件下形成硫化物沉淀,导致沉积物中对应元素的富集。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是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灵敏指示剂,可以作为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指标。黄铁矿化程度(DOP)、生物标志化合物和Ce异常等也是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常用判别指标。泥岩研究中通常采用DOP、U/Th、自生U、V/Cr、Ni/Co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指标,碳酸盐岩则主要采用Ce异常指标。当前各种指标的定性分析都取得比较一致的结果,但是用一种或几种定量的地球化学指标来恢复整个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环境目前还有很大的问题。
- 林治家陈多福刘芊
- 关键词:沉积岩氧化还原条件地球化学指标
-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微生物作用及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被引量:37
- 2005年
-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是全球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部分渗漏天然气通过细菌作用转变为二氧化碳,同时海水硫酸盐被还原为硫化氢, 与孔隙水中的钙和铁结合而沉淀冷泉碳酸盐岩。冷泉碳酸盐岩的常见矿物有微晶方解石、文石、白云石和黄铁矿。冷泉碳酸盐岩常发育一些特殊的组构, 如黄铁矿环带结核、溶蚀面、平底晶洞、凝块和向下生长的叠层石组构等。碳酸盐岩特别负的δ13C值指示碳来源于生物成因的甲烷, 而18O富集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有关。冷泉碳酸盐岩中黄铁矿的δ34S值低于海水的, 这指示硫来源于微生物还原的海水硫。冷泉碳酸盐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极负的δ13C值指示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
- 冯东陈多福苏正刘芊
- 关键词:冷泉碳酸盐岩天然气水合物微生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