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郁

作品数:47 被引量:235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中医民族医药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腹腔
  • 14篇腹腔镜
  • 11篇休克
  • 11篇切除
  • 9篇血性
  • 9篇失血
  • 9篇失血性
  • 9篇失血性休克
  • 9篇切除术
  • 9篇细胞
  • 8篇肠癌
  • 7篇血管
  • 7篇手术
  • 7篇疗效
  • 7篇结肠
  • 6篇综合征
  • 6篇内皮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细胞
  • 5篇直肠

机构

  • 4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0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克拉玛依...

作者

  • 46篇刘郁
  • 38篇段绍斌
  • 30篇张增峰
  • 27篇于亮
  • 10篇董杨帆
  • 9篇陈骏
  • 9篇吾买尔江
  • 8篇王宏
  • 8篇居来提
  • 8篇邓明飞
  • 7篇仝传志
  • 7篇姚华
  • 7篇杨东鹰
  • 6篇史志涛
  • 6篇樊晓静
  • 5篇马林杰
  • 4篇吾买尔江·买...
  • 4篇于鹏
  • 2篇董扬帆
  • 2篇史制涛

传媒

  • 12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新疆中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西中医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0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陷胸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对比研究大陷胸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大陷胸汤组,分别观察用药后2组病人的胃肠功能,血、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MODS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大陷胸汤的安全性。结果:大陷胸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血、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减少(P<0.05)。APACHE域评分,病死率,胰腺和胰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大陷胸汤临床应用比较安全。结论:大陷胸汤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而可靠的辅助性治疗用药,且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于亮张增峰段绍斌刘郁王宏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陷胸汤
不同复苏液体对“二次打击”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复苏液体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和高渗盐水复苏组3组,每组各30只。先采用通过颈动脉插管放血的方法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35~40mmHg1h后进行液体复苏,乳酸林格液复苏组用乳酸林格液复苏,高渗盐水复苏组用7.5%高渗盐水复苏。复苏成功后30min腹腔注入内毒素复制大鼠MODS模型,分别在注射内毒素后24h和36h取血和收集相关标本,观察各组大鼠主要器官功能指标、MO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乳酸林格液复苏组、高渗盐水复苏组2组氧分压(PaO2)、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酸激酶(CK)等主要器官功能指标在24h和36h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高渗盐水复苏组PaO2、ALT、BUN和CK在24h和36h(除PaO2)高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发生率高渗盐水复苏组为20.8%,较乳酸林格液组(41.7%)明显降低(P〈0.05)。高渗盐水复苏组大鼠48h内死亡率为14.2%,较乳酸林格液复苏组(28.6%)明显降低(P〈0.05)。48~72h高渗盐水复苏组大鼠死亡率为21.4%,明显低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高渗盐水复苏失血性休克可明显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再次予以内毒素打击时所引起的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并且可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段绍斌姚华杨明三刘郁马林杰王宏张增峰李岩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血管解剖技巧:附45例报告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血管解剖的经验。方法2011年2月~2018年3月我科行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45例,采用中间入路由尾侧向头侧解剖肠系膜上血管,先定位肠系膜上静脉,解剖回结肠血管,然后自下而上解剖肠系膜上血管,显露右结肠动脉,最后于横结肠系膜根部下方的胰头前方找到胃结肠静脉干,并游离各分支。结果45例均存在肠系膜上动、静脉和回结肠动脉及结肠中动脉。右结肠动脉出现率44.4%(20/45),胃结肠静脉干出现率73.3%(33/45)。因术中出血和腹腔广泛粘连中转开腹2例。手术时间115~215(平均145)min,术中出血量48~400ml,平均105ml。淋巴结清扫13~24枚(平均18枚)。45例随访3~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无trocar处癌转移,6例死亡,其中4例Ⅲ期死于远处脏器转移,2例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4例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需处理的血管复杂多变,熟悉和掌握右半结肠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变异,是进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基础和保障。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和运用娴熟的手术技巧,是顺利完成其手术的关键。
于亮段绍斌刘郁于鹏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血管解剖
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入腹腔前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指导临床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76例,将其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86例,试验组患者在阑尾切除手术入腹腔前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浸泡5min,对照组不经该项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感染率,同时对切口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88例、乙级愈合2例,切口感染率为2.22%,对照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75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愈合2例,切口感染率为12.79%,试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培养鉴定,共分离出70株病原菌,其中试验组分离出5株,均为大肠埃希菌,对照组分离出的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占41.54%,革兰阴性菌38株占58.46%;所有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1.5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0.0%。结论在阑尾切除术入腹腔前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能杀灭多种导致切口感染致病菌,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值得在临床实施阑尾切除术中推广。
刘郁于亮耿加敏段绍斌
关键词:聚维酮碘切口感染
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期内不同时间内毒素打击对肺损伤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创伤失血性休克会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休克复苏期内再次遭受内毒素打击可使原有的炎症反应放大,并导致包括肺损伤在内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我们复制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并给予复苏治疗,在复苏期选择不同时间给予内毒素打击,并观察不同时期的内毒素打击对肺损害以及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
段绍斌姚华于亮刘郁张增峰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创伤失血性休克内毒素复苏期肺损伤基因表达
大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粘膜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大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再灌注后小肠粘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素(ET)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不进行休克处理)、模型组(再灌注前胃管注入生理盐水10ml/kg)、大黄组(再灌注前胃管注入大黄液,大黄20g/kg)。复制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大鼠模型,大黄于术前胃管注入,造模完成后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粘膜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粘膜组织iNOS和ET的表达。结果:肠粘膜损伤程度分级以对照组最轻,模型组最重,大黄组居中,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Chiu′s评分分别为(0.33±0.78)、(3.63±0.74)、(0.97±0.69)分,模型组和大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15.4986、3.0058,P<0.05),大黄组明显低于模型组(q=12.4928,P<0.05)。模型组iNO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黄组(q值分别为4.1143、3.4482,P<0.05),大黄组比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大黄组ET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4.7982、4.1984,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组肠粘膜ET表达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能抑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小肠粘膜组织iNOS的表达而起到保护肠粘膜的作用。
刘郁段绍斌姚华马林杰张增峰王宏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小肠粘膜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
重视体质辨证被引量:2
2013年
临证需要重视体质辨证。辨证施治时,需要顾及病人体质,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性别,区别不同体质进行治疗。患者未病之时,针对体质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发病;既病之后,则需针对体质偏差,先安未受邪之处,既病防变;在治疗上,在祛邪治病的同时,需针对体质及时调整用药,防患于未然;康复阶段,仍需从体质入手,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内环境稳定,使邪无所居。
张增峰陈晓静刘郁王宏
关键词:体质辨证《黄帝内经》辨证论治
腹腔镜下同期治疗结直肠癌并肝转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时处理合并肝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同时利用腹腔镜直视下切除或射频消融等方法治疗肝转移癌。结果 3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220~384min,平均280min,出血量为240~13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32月,18例存活,7例死于肺、脑或腹腔转移,3例死于复发,2例死于脑出血,2例死于心肌梗塞。结论利用腹腔镜直视下治疗结直肠癌并肝转移安全有效,可避免二期手术的创伤。
于亮刘郁段绍斌张增峰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
大黄对肝部分切除大鼠血清与回肠组织SOD活性及回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不同时期给予大黄对肝部分切除大鼠血清与回肠组织SOD活性及回肠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A组)、术前用药组(B组)、术中用药组(C组)和术后用药组(D组),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1、3、7天处死取材,检测血清及回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光镜下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Chiu′s评分法观察肠粘膜的损伤情况。结果B、C、D组血清及回肠组织SOD活性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血清及回肠组织SOD活性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u′s小肠组织损伤评分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不同时期使用大黄可增强血清与回肠组织SOD的活性,还可促进肠粘膜损伤修复,保护肠粘膜的完整性,从而起到肠粘膜保护作用。
梁育岑段绍斌刘郁雷阳
关键词:肠粘膜屏障DISMUTASE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58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科完成5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共完成5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其中胆囊切除术30例,阑尾切除术18例,肝囊肿开窗术8例。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操作困难中转为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组手术时间为48~120min,平均(66±25)min;阑尾组手术时间为15~40min,平均(22±20)min;肝囊肿组手术时间为34~52min,平均(42±16)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未发生胆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2.8d出院。手术切口瘢痕隐蔽不易察觉,病人对美容效果十分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可实现腹壁无瘢痕化,减少切口感染几率,但操作难度较大,可以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董杨帆段绍斌居来提.艾力杨东鹰邓明飞樊晓静史志涛刘郁张增峰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肝囊肿开窗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