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铁山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遵化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影像
  • 4篇静脉
  • 4篇腹部
  • 3篇导管
  • 3篇导管植入术
  • 3篇胸部
  • 3篇血性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术
  • 3篇缺血
  • 3篇中心静脉
  • 3篇颈胸部
  • 3篇急性
  • 2篇性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影像表现
  • 2篇造影
  • 2篇皮下
  • 2篇皮下隧道

机构

  • 14篇遵化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刘铁山
  • 11篇赵继军
  • 10篇石犇
  • 7篇王国兴
  • 4篇孟庆波
  • 3篇丁力军
  • 3篇周小森
  • 3篇张继峰
  • 2篇王凤玲
  • 1篇刘瑞芳

传媒

  • 4篇影像研究与医...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分布及CT影像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分布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35例接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收集患者CT图像进行分析良、恶性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影像学征象特点并统计病变分布特点。结果良性占位病变多为单区域(鞍内、鞍上、鞍旁),占比为60.72%(68/112),恶性占位病变多为混合区域,占比为78.26%(18/23)(P<0.05);良、恶性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CT征象在病灶大小、形态、边界、病灶周围骨质破坏情况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9.64%(78/112)良性占位性病变<3 cm,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楚,骨质无破坏;69.56%(16/23)恶性病变肿瘤直径≥3cm,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病灶周围骨质破坏明显。结论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分布及CT影像学表现均有一定的特点,可为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性质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赵继军刘铁山石犇肖静王国兴于学力
关键词:CT影像学特征
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表现与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phalopathy syn-drome ,RPLS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8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表现与临床资料。结果 RPLS影像学病灶分布,顶枕叶8例,颞叶4例,额叶6例,丘脑1例,基底节1例,CT表现两侧顶枕叶区斑片状的低密度区,灰白质界限模糊,脑回样对称分布,可伴有额叶、颞叶部位脑白质低密度影,灰质一般不受累,MRI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DWI呈等或高信号,ADC呈高信号影,临床表现癫痫发作5例,头痛4例,意识障碍5例,视物模糊1例,高血压8例,所有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无后遗症。结论认识RPLS特有的影像表现,结合子痫前期及子痫临床特点能得出正确诊断。
赵继军刘铁山
关键词:子痫前期子痫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中螺旋CT和MR联合检测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究螺旋CT和MIR联合检测在诊断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共纳入82例患者,时间2017年3月—2019年7月,信息输入Excel表格,按照单双排列方式分为两组,单数排列者为对照组,行螺旋CT检测;双数排列者为试验组,行螺旋CT联合MIR检测;比较两组病型检出率、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病型检出率经统计分析提示无优越性(χ^2=0.000,P=1.000;χ^2=0.000,P=1.000;χ^2=0.049,P=0.824;χ^2=0.138,P=0.709;χ^2=0.000,P=1.000);两组诊断结果经统计分析提示无优越性(χ^2=0.512,P=0.474)。结论:螺旋CT联合MIR检测对于女性盆腔囊性病变鉴别具有诊断价值。
刘铁山肖静赵继军石犇王春洁李玲
关键词: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螺旋CT
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临床应用价值对比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比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5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及患者微小种植病灶结果。结果CT平扫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为57.78%,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CT平扫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CT三期增强扫描(P<0.05);CT平扫最小种植灶面积、种植灶深度及种植灶宽度均大于CT三期增强扫描,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平扫相比,CT三期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平扫,对肿瘤定性、定位更加准确,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肖静赵继军石犇刘铁山王春洁李玲
关键词:CT平扫
头颈CT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检出效果及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头颈CT血管造影(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检出效果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CTA对患者头颈血管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责任血管分布、动脉狭窄程度、斑块部位及性质。结果患者动脉狭窄检出率为79.5%(248/312)。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的患者最多,占42.0%(131/312);责任血管为大脑后动脉的患者最少,占1.9%(6/312)。血管狭窄共计859处,其中,颈总动脉分叉处狭窄最多,占21.30%(183/859),基底动脉狭窄最少,占2.56%(22/859),血管轻度及中度狭窄显著多于重度及闭塞。血管斑块共计554处,钙化斑块检出率为60.29%(334/554),显著多于非钙化斑块的31.59%(175/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CTA可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责任血管、血管狭窄程度,判断患者斑块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石犇肖静刘铁山赵继军王国兴孟庆波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动脉狭窄斑块
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影像表现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静脉性脑血管病,属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CVST的病因较多,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诊断也缺乏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常常延误治疗时机。随着CT、MR、DSA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VST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其预后也明显改善。本研究分析产后CVST的影像表现,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赵继军刘铁山刘瑞芳石犇周小森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产后影像表现
多时相头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影像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多时相头CT血管造影(CTA)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影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完成CTA检查,并与CT灌注成像技术(CTP)检查结果相对比,以探讨多时相头CTA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影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T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敏感度为82. 35%(28/34),特异度为85. 71%(24/28);入院时2组NIHSS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 0. 05);入院2周时和随访3个月有侧支循环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无侧支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在CTA图上表现为脑动脉闭塞远端的逆向充盈和病灶区域较对侧增多的小血管网等。结论多时相头CTA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影像检查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脑卒中侧支循环在CTA图上具有典型特征,此外侧支循环建立是确保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
赵继军王国兴石犇周小森肖静刘铁山
关键词:侧支循环CT灌注成像技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究头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73例AIS患者,均接受溶栓、血管内取栓、支架等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灌注成像(CTPI)进行检查,对CTA获得图像进行处理,分析不同成像方法对AIS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CTPI扫描中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的诊断准确率及灵敏度明显高于CT平扫,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4,x^2=9.430,x^2=24.967,x^2=42.564;P<0.05);CTA扫描中颅内动脉的诊断准确率及灵敏度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21,x2=45.983;P<0.05);颈内动脉CTA诊断准确率低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6,P<0.05);CTPI扫描和CTA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与CT平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3,x^2=0.878;P>0.05)。结论:经头部多层螺旋CTA检查和CTPI检查,均可较好的对AIS进行诊断,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支持,值得临床应用。
赵继军石犇肖静刘铁山周小森王国兴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灌注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螺旋CT引导下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螺旋CT引导下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LSJIC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中心静脉置管患者(79例)作为LSJICC组,利用螺旋CT对颈内静脉及上腔静脉成像后行LSJICC;同时选择行超声引导下的PICC患者(80例)作为PICC组。比较两组血液学指标、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LSJICC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8. 73%)大于PICC组(9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4)。术后LSJICC组的凝血指标优于PICC组(P <0. 05),而两组间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LSJICC组穿刺出血、导管移位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组(均P <0. 05),LSJICC组导管留置时间大于PICC组(P=0. 000)。结论:螺旋CT引导下LSJICC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置入时间。
王国兴方建军孟庆波丁力军张继峰刘铁山
关键词:导管植入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颈内静脉
CT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诊断及创伤类型评估的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选择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对其临床诊断情况展开探究,以明确C T检查在其创伤类型评估中的重要性。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2018年1月—2019年12月)病历资料,共303例符合研究条件,现结合手术病理结果,比较X线、CT的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对疾病的检出率较X线高,98.02%vs80.86%,P<0.05;C T检查对各类型创伤类型的检出率较X线高,P<0.05。结论:CT用于急性胸部创伤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和图像质量,同时还可指导临床合理分型,值得推广。
肖静刘铁山赵继军石犇王春洁于学力
关键词:CT检查创伤类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