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弧菌经过 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提纯得到2个细胞壁抗原,称为Ⅰ抗原和Ⅱ抗原,分子量分别为110,000 Dal 和60,000Dal。Ⅰ抗原为脂多糖成份;Ⅱ抗原主要为蛋白成份。二者无论经口服或非肠遭途径免疫家免或小鼠都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即其免疫血清在琼脂双扩散试验中有特异性抗原抗体沉淀线形成,杀弧菌抗体和凝集抗体的水平升高,并可使免疫动物耐受一定量霍乱弧菌或霍乱毒素的攻击。当Ⅰ、Ⅱ两抗原混台(称为Ⅰ+Ⅱ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单一种抗原更强。若将Ⅰ+Ⅱ抗原再加入霍乱毒素 B 亚单位,或加热毒素或灭活的霍乱弧菌菌体,免疫家兔或小鼠后,则三者产生的免疫反应也不相同,即在小鼠肠结扎试验中耐受肠毒素攻击的反应性不同,以Ⅰ+Ⅱ抗原加菌体保护效果最好。本研究还用免疫缺陷型裸鼠证明Ⅰ、Ⅱ抗原在体内主要依赖 B 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而霍乱毒素主要依赖 T 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这是两种不同免疫反应性抗原。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作为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发生和传播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我国已被应用多年。由于婴幼儿接种的种类及次数越来越多,WHO倡议使用联合疫苗或多价疫苗,以减少接种针次,简化免疫程序,提高接种率,减少交叉感染机率,降低费用。由于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病毒学特性及免疫原性与流行病学特性极为相似,疫苗生产工艺也接近,在成功应用单价疫苗后,美国于1971年批准上市了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live,MMR),迄今已应用了40余年,随后被诸多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采纳,我国部分地区也将MMR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