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国跃

作品数:17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缺血
  • 5篇脑血
  • 5篇脑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依达拉奉
  • 3篇再灌注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脑梗
  • 3篇脑缺血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脑血管病
  • 3篇急性
  • 3篇灌注
  • 3篇海马
  • 3篇大鼠海马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性

机构

  • 17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17篇卢国跃
  • 7篇顾小林
  • 6篇牛国忠
  • 5篇王伟平
  • 5篇华洁
  • 5篇蒋敏海
  • 4篇唐波
  • 4篇殷聪国
  • 4篇蒋琳
  • 3篇孟庆莲
  • 3篇金石
  • 2篇陈琰
  • 2篇徐姜定
  • 2篇李保华
  • 1篇寿丽
  • 1篇陆行
  • 1篇黄焕
  • 1篇于民
  • 1篇蒋萍萍
  • 1篇梅爱东

传媒

  • 3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烟胺羟丙茶碱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1994年
烟胺羟丙茶碱(Xanthinol Nicotinate,商品名脉栓通、脑脉康或烟酸占替诺)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脑血液循环、降低血脂、促进组织代谢作用.国内近年继片剂后又生产出烟胺羟丙茶碱针剂(脑血栓Ⅰ号),我们于1992年~1993年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并与意大利进口同类制剂(脑血栓Ⅱ号)按照统一方案进行临床验证,报告如下.
王佩君于民陆行许国正卢国跃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针剂
多发腔隙脑梗死致痴呆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多发脑梗死导致痴呆是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痴呆综合征,患者常有多个大、小梗死或腔隙梗死病灶。本文收集了22例多发腔隙脑梗死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痴呆发生的有关因素、机制进行探讨分析。
卢国跃金石
关键词:脑梗塞痴呆
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在综合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依达拉奉,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41/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10,P<0.05);两组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颅内出血、局部发疹、全身过敏症、恶心、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起到叠加、协同作用,大大提高疗效,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卢国跃顾小林李保华蒋敏海
关键词:川芎嗪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疗效
亚低温治疗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死亡率及脑组织钙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本研究观察32℃亚低温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24h内死亡率和脑组织钙含量的影响。方法134只大鼠分成两部分:(1)68只大鼠用于死亡率观察;(2)66只大鼠用于脑组织钙含量测定。每一部分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常温脑出血组及亚低温脑出血组。结果常温组24h内死亡率为36.67%,亚低温组为4.55%;脑组织钙含量常温组较对照组和亚低温组为高。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显著减少实验性脑出血大鼠24h内死亡率,减少脑出血后脑组织钙含量。
牛国忠卢国跃华洁顾小林金石
关键词:脑出血死亡率亚低温疗法
MRI与MRA诊断椎基底动脉眩晕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1999年
对 2 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在诊断性MRI检查中 ,同时进行磁共振血流成像 (MRA)检查。多数显示MRI或 /和MRA异常。发现颅内腔隙梗塞灶 19例 (6 7.8% ) ,动脉异常信号 2 1例 (75 % )。其中动脉闭塞 1例 ,动脉狭窄 2 0例。无创伤性MRI和MRA检查 ,从不同角度提供了脑血管病理改变的证据 ,对诊断、治疗、评估预后以及预防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卢国跃徐姜定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NMR成像血流成像
350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脑血管病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80%左右,目前尚缺乏十分有效的防治手段,关注血管、了解血管,寻求更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是脑血管病防治的关键,尽管有不少无创检查脑血管病的方法,但由于各种方法的局限性,...
牛国忠唐波殷聪国蒋琳黄唤孟庆莲王伟平卢国跃
文献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血清CRP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连用14d;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连用14d)和低分子肝素(连用7d)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估其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治疗组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对脑梗死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卢国跃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低分子肝素C反应蛋白
正常成人定量脑电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作出正常成人各脑区脑电百分比功率,左右同源脑区脑电活动对称性情况,拟把这些指标作为正常标准,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对70名正常成人脑电活动进行定量研究,作出16个电极位置上的α、β、θ、δ四个频段的百分比功率,各频段总百分比功率,两侧各百分比功率及(δ+θ)/(α+β)比值的均数与标准差,并对所有检查者8对脑区δ、θ的功率值的左/右的商数进行对数转换,然后再统计出均数与标准差。结果正常成人各频段百分比功率分布上,均以α为最高,其次为β、θ、δ;而α以枕区为最高,β以中颞区为最高,δ与θ以前额为最高,枕部为最低;各位点各频段左右两侧百分比功率差异均较小(全部符合P>0·05),δ、θ活动两侧对称性好;优势频段的百分比功率离散度均较少,其他各频段离散度亦不大。结论正常成人脑电百分比功率指标稳定,δ、θ活动两侧对称性良好,可作为判断异常的良好标准。
王伟平顾小林卢国跃寿丽
关键词:脑电地形图成人正常值百分比
人脑脊液中甲状腺素转运蛋白与甲状腺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关系
2010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在脑内甲状腺素(T4)转运中的作用,并分析脑脊液(CSF)中TTR与总甲状腺素(TT4)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2例,检测CSF和血清中TTR、TT4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82例患者CSF中TTR水平为(3.33±1.60)μg/mg,TT4水平为(1.56±1.68)ng/mg,RBP水平为(0.34±0.19)μg/mg.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SF中TTR水平与TT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30,P=0.003),CSF中TTR与TT4并不随其在血清中水平改变而改变.结论 TTR和TT4在CSF中的变化并不随着它们在血液中水平的变化而变化.TTR是CSF中T4转运的必需物质.
卢国跃蒋敏海
关键词:脑脊液总甲状腺素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110例分析
目的观察脑梗死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比例及其分布。方法观察对象为脑梗死患者75例,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并排除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35例,头颅CT排除脑梗死和脑出血。...
殷聪国牛国忠蒋琳唐波卢国跃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