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建旗

作品数:35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地震
  • 8篇地震动
  • 7篇地震预警
  • 4篇勘探
  • 4篇剪切波速
  • 4篇波速
  • 3篇地震动衰减
  • 3篇地质
  • 3篇瑞雷波法
  • 3篇烈度
  • 3篇波法
  • 2篇地震记录
  • 2篇地震烈度
  • 2篇地质雷达
  • 2篇地质雷达技术
  • 2篇电阻率
  • 2篇断层
  • 2篇仪器
  • 2篇震中
  • 2篇水利

机构

  • 25篇中国地震局工...
  • 14篇黑龙江省水利...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黑龙江省公路...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武汉地震科学...

作者

  • 35篇卢建旗
  • 15篇李山有
  • 6篇谢志南
  • 6篇李伟
  • 3篇唐丽华
  • 3篇宋晋东
  • 2篇孙宝喜
  • 2篇马建国
  • 2篇杨金山
  • 2篇吴春山
  • 2篇马强
  • 2篇陈志高
  • 2篇范涛
  • 1篇唐进
  • 1篇朱敏
  • 1篇王百荣
  • 1篇刘红帅
  • 1篇车殿国
  • 1篇卢绪强
  • 1篇张美玲

传媒

  • 8篇黑龙江水利科...
  • 4篇世界地震工程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内陆地震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质装备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防汛抗旱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地球与行星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LSTM网络的单台仪器地震烈度预测模型
2024年
烈度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关键产出.如何实现快速预测目标场址的地震烈度是地震预警方法技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单台仪器地震烈度的预测模型(LSTM-Ⅰ).该模型以一个台站观测到地震动参数的时间序列特征为输入,实现动态预测该台站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选取了日本K-NET台网记录的102次地震的5103条强震加速度记录训练了神经网络,利用89次地震的3781条数据检验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利用准确率、漏报率以及误报率三个评价指标评价了LSTM-Ⅰ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当采用P波触发后3 s的序列进行预测时,模型出现漏报的概率为46.78%,出现误报的概率为1.25%;当采用P波触发后10 s的序列进行预测时,模型出现漏报的概率大幅降低到17.6%,出现误报的概率降低到1.14%.结果表明LSTM-Ⅰ模型很好把握住了时间序列中蕴含的特征.进一步基于LSTM-Ⅰ模型评估了Ⅵ度下台站所能提供的预警时间.本文模型能够提供的预警时间与P-S波到时差接近,说明LSTM-Ⅰ模型具有较高的时效性.
李山有王博睿卢建旗卢建旗张海峰谢志南陶冬旺
关键词:地震预警
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丢头地震记录自动识别方法
2021年
从海量地震记录中自动提取初至P波中所蕴含的震源参数信息是地震预警震源参数估计方法研究的新趋势.丢头地震记录作为该方法研究中的不合格样本,如果不将其排除,将会对统计样本造成严重污染.目前,还没有丢头地震记录的自动识别方法.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丢头记录的产生机制,提出了丢头与未丢头地震记录的可分性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Fisher线性分辨算法建立了基于特征参数线性组合的丢头记录自动识别方法.利用中国强震观测台网记录的82次地震的1786条竖向加速度记录对算法进行了训练,获得方法的训练识别成功率95.92%;利用10折交叉验证法对训练结果进行了验证,获得方法的泛化识别成功率为95.57%.结果表明,该丢头地震记录的自动识别方法能够为地震预警新方法研究中海量地震记录初至P参数的自动提取提供技术支撑.
卢建旗谢志南李山有马强
关键词:地震预警自动识别模式识别
基于地震等震线面积和长轴半径的烈度衰减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烈度衰减模型为椭圆衰减模型,这种烈度衰减模型在对中强地震烈度等震线形状的描述比较接近,而对于断层长度较大的强震高烈度区的描述存在较大的偏差。而大震真实的烈度等震线形状在近场接近于"跑道"形状,而在中远场又趋近于"椭圆"。如何建立一种能够同时近似这两种模型的烈度衰减模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震线面积和长轴半径的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方法。并搜集了我国38次震级(Ms)大于6级的地震,对本文提出的衰减关系建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等震线面积和长轴半径的衰减关系能够很好地拟合实际地震等震线的形状。
卢建旗李山有李伟宋晋东程钰翔
关键词:等震线强震
地震预警断层参数实时识别方法(FinDer)详解及其性能初步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详细阐述了美国加州ShakeAlert地震预警系统中使用的断层破裂参数实时测定方法(FinDer FinDer:Finite Fault Rupture Detector)的技术细节。利用1999年集集Mw7.6级地震、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及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以及日本K-NET台网记录的80次中小地震的强震观测数据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密集台网条件下,FinDer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实时识别正在发生地震的断层破裂长度和走向以及质心位置,是解决地震预警系统中断层破裂参数实时识别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FinDer方法只能在断层破裂已经发生的条件下,对其长度和走向进行识别,无法预知断层可能的最终长度或最终走向;远场和近场识别是影响该方法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也是该方法识别误差的主要来源。
卢建旗李山有
关键词:地震预警
中国大陆地区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可描述地震动幅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人工合成地震动。目前,国内工程最常用的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是利用美国西部强震动记录统计得到的结果。本文以研究更适合我国大陆地区的强度包络函数参数及衰减关系为目标,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基岩场地强震动观测数据,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三段式强度包络函数模型,运用70%能量持时法确定上升段持时t1和平稳段持时ts,利用统计回归方法确定衰减因子c,最终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确定了我国基岩场地水平向和竖直向加速度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参数及其衰减关系公式。通过与国内最常用的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对比发现,上升段持时t1与震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后者则与震级无关,下降段衰减因子c在远场普遍大于后者的研究结果。
张美玲李山有卢建旗宋晋东唐丽华
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浅层地表介质的剪切波速是工程抗震设计、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等研究的重要基础。面波勘探方法是一种利用人工震源激发产生的瑞雷面波来反演地下介质弹性参数特别是剪切波速的现场原位测试方法,工作效率高且经济成本低。本文针对面波勘探中相对较新的多道面波分析方法(MASW)在地下介质剪切波速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卢建旗
关键词:频散波场模拟反演剪切波速
多参数激电联剖电法应用
2005年
文章介绍多参数激电联剖电法的应用。同单参数电法相比,极化率、半衰时、衰减度等参数的应用,可更有效地解决地质问题。
马建国卢建旗
关键词:电法激电地质问题单参数极化率
偏振分析法计算震中方位角的精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震中方位角是地震研究人员研究的经典课题,偏振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方位角的计算精度。但是国内对此方法的研究并不充分,故本文分析了大量强震记录的震中方位角的计算结果,回答了何种地震数据能算出精度最高的震中方位角、最合适的时间窗口长度在什么范围内、误差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三个问题。本文建立了偏振椭球的立体几何模型,改进了视方位角与震中方位角转化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由于数据计算依赖MATLAB程序,故编写了计算震中方位角的脚本M文件和三个供调用的函数M文件。地震研究者可调用这些函数完成读取数据、速度和位移的仿真。
马亮卢建旗朱敏郭晓云
地震动等值线生成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前借助分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在震后几分钟内获知地震的位置及震级已不再成为问题。受到经济条件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地震监测台网数量还很少,其分布也不够广泛,尤其是实时数据传输的强震动观测台网的规模与密度还十分有限。因此在一次地震发生后,获得的地震数据记录有限。利用这些有限的记录,提出了几种不同情况下的地震动等值线生成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插值等数学方法快速确定地震发生后该地区范围内地震动影响范围及其衰减规律,即确定地震后现场的加速度分布区域,其结果将对地震应急反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伟李山有卢绪强卢建旗
关键词:等值线插值
饶河县乌苏里江段国土流失原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
2010年
乌苏里江为中俄界江,干流流经饶河县境内凹岸和弯道及汊道分流较多,被冲刷和塌岸相当严重。文章分析了塌岸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
张建民卢建旗
关键词:塌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