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志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342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栓皮栎
  • 4篇栓皮栎种群
  • 4篇种群
  • 3篇生态学
  • 3篇群落
  • 2篇入侵
  • 2篇入侵种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乔木
  • 2篇侵种
  • 2篇种群动态
  • 2篇紫茎泽兰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理分布研究
  • 1篇独叶草
  • 1篇选育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入侵性

机构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1篇卢志军
  • 8篇张文辉
  • 4篇刘国彬
  • 4篇李景侠
  • 2篇韩照祥
  • 1篇李登武
  • 1篇周建云
  • 1篇山仑
  • 1篇宋敏
  • 1篇马克平
  • 1篇康永祥
  • 1篇李红
  • 1篇姚增玉
  • 1篇张存旭
  • 1篇张焕玲
  • 1篇钱克红
  • 1篇郭军战
  • 1篇段宝利
  • 1篇杨锋利
  • 1篇张瑞娥

传媒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壳斗科植物新类群被引量:2
2001年
在大量野外调查和标本整理的基础上 ,作者对陕西省壳斗科植物的分类与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报道了新变种 3个 :太白槲栎 (QuercusalienaBl.var.taibaiensisW .H .Zhang)、陕西槲栎 (QuercusalienaBl.var.shaanxiensisW .H .Zhang)、星毛木包栎 (QuercusglanduliferaBl.var.stel latopilosaW .H .Zhang) ;新组合 2个 :城口青冈 (Cyclobalanopsisfargesii(Franch .)S.Z.QuetW .H .Zhang)、粉背青冈 (Cyclobalanopsishypargy rae(Seem .)W .H .Zhang) ;陕西省分布新记录 3个 :多穗石栎 (LithocarpuspolystachyusRehd.)、大叶栎 (QuercusgriffithiiHook.f.etThoms.)、长叶木包栎 (QuercusmonnulaY .C .HsuetH .W .Jen) ;同时 ,澄清了木包栎 (Q .glanduliferaBl.)
张文辉康永祥卢志军
关键词:壳斗科新变种
陕西地区栓皮栎种群统计特征的区域变异性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种群统计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 ,主要研究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本文通过样方法对陕西不同地区栓皮栎的年龄结构、大小结构、密度结构和组成构件四个方面探讨栓皮栎种群的区域变异性规律。结果表明 ,从分布中心到分布边缘 ,沿生境梯度栓皮栎种群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均匀分布 ,绝大部分样地幼苗和幼树的个体数量偏少 ,但栓皮栎种群能顺利通过瓶颈。不同样地不同年龄的栓皮栎种群的大小结构分布不一 ,种群中胸径小的个体与胸径大的个体数量比较少 ,中等大小的个体数量较多 ,种群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不同样地的密度随径级的变化特点是低径级的密度高 ,高密度的径级小 ,密度在不同样地平均径级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不同样地的栓皮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反映出栓皮栎种群的生长活力。
韩照祥张文辉山仑卢志军
关键词:栓皮栎径级结构种群统计种群生态学落叶乔木
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被引量:94
2002年
对栓皮栎种群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 1 )栓皮栎幼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 ,而主要发育根系 ;( 2 )栓皮栎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都受到人为干扰的强烈影响 ;无性繁殖在林分更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有性繁殖则是维持和丰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 3)栓皮栎喜光 ,但对温度、降雨和土壤要求并不严格 ;( 4 )通过对优势种群重要值进行聚类分析 ,可以将陕西栓皮栎种群所在群落划分为 6个类型 ;( 5 )栓皮栎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 ,垂直分布幅度范围较大 ,分布的海拔上限自北向南 。
张文辉卢志军
关键词:栓皮栎种群地理分布
秦岭独叶草种群个体和构件生物量动态研究被引量:85
2003年
对秦岭地区独叶草种群个体和构件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独叶草种群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构件生物量与年龄关系可用Logistic方程表示 .种群叶和芽的生物量比率随年龄增长降低 ,而根系和根状茎的生物量比率增加 .不同海拔地域的种群个体生物量和各构件生物量显著不同 (P <0 .0 5 ) ,海拔 2 70 0~ 2 90 0m的种群个体生物量和各构件生物量较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大 .叶生物量比率随海拔升高降低 ,而根状茎的比率却增加 .在较适生地域 ,根系生物量比率较低 ,而芽的比率较高 .种群个体生长和各构件生物量动态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
张文辉李红李景侠卢志军刘国彬
关键词:独叶草构件生物量种群生长发育
地形因素对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的影响被引量:52
2004年
在紫茎泽兰 (Eupatoriumadenophorum)的分布区内设置 171块临时样地 ,研究它的盖度和多度与经纬度、海拔、坡向、坡度、风向坡等地形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紫茎泽兰入侵最严重地区位于 10 2°E左右 ,随着纬度增加入侵能力逐渐下降 ,但不显著 (p>0 .0 5 ) ;紫茎泽兰在中国的分布以云贵高原 ,尤其是云南高原为主体 ,通过云贵高原与原产地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的气候条件对比 ,推断紫茎泽兰将来在中国的分布区主体还将局限在云贵高原 ,但不排除在某些局域气候条件下 ,形成斑块的可能 ;该次调查的海拔范围为 75m~ 2 330m ,以 2 0 0m为一个海拔梯度 ,多项式回归分析显示 :紫茎泽兰的盖度与多度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 (p <0 .0 5 ) ,但在 2 0 0 0m左右已趋平缓 ,表明紫茎泽兰适宜生长在海拔 2 0 0 0m左右 ;ANOVA的结果显示 :坡向对紫茎泽兰的入侵影响显著 (p <0 .0 5 ) ,通过多重比较发现 ,北坡和南坡的盖度比东坡大 (p <0 .0 5 ) ;北坡的多度比东坡大 (p <0 .0 5 ) ,说明东坡不易被紫茎泽兰入侵 ,而北坡和南坡紫茎泽兰的盖度和多度差异并不显著 (p>0 .0 5 ) ,说明温度与湿度可能不是造成不同坡向紫茎泽兰入侵差异的主导因素 ;坡度对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并不显著 (p >0 .0 5 ) ;
卢志军马克平
关键词:入侵种紫茎泽兰生物多样性
栓皮栎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
通过样地调查、跟踪研究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栓皮栎种群生殖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选择陕西巴山、秦岭和黄土高原地区,共设置样地22块,面积20m×20m;在6个不同类型的栓皮栎群落中各设置固定样地3个;系统研...
卢志军
关键词:栓皮栎生殖生态学森林群落种群动态
文献传递
秦岭北坡栓皮栎种群动态的研究被引量:64
2003年
对秦岭北坡栓皮栎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分布格局,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秦岭北坡栓皮标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进展型,幼龄个体多,中老龄个体少;种群在Ⅰ、Ⅱ龄级时死亡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加,死亡率逐渐降低;到Ⅶ、Ⅷ龄级,由于生理衰老,死亡率回升;栓皮栎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 Ⅲ型;种群分布格局总体上的呈聚集型,随年龄增加,种群聚集强度降低,在高海拔地区,种群趋向随机分布。海拔800~1100 m是栓皮栎种群较为适宜的生境。对于低海拔地区栓皮栎林要加强保护,减少人为干扰;中海拔地区应加强抚育管理和适时间伐,高海拔地区应加强目的树种的抚育。
张文辉卢志军李景侠刘国彬
关键词:栓皮栎年龄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
中国西南地区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与紫茎泽兰的入侵
生物入侵作为全球变化的一部分,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而群落可入侵性是生物入侵研究的核心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原产墨西哥,广泛入侵我国西南地区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为例:首先,对西南地区被紫...
卢志军
关键词:生物入侵入侵种紫茎泽兰物种多样性
文献传递
栓皮栎优良遗传资源选择与天然林恢复生态学研究
张文辉张存旭周建云郭军战钱克红卢志军段宝利李景侠韩照祥王金照宋敏姚增玉张焕玲杨锋利张瑞娥
该研究在对陕西境内栓皮栎天然种群调查的基础上,首次选择出了14个优良林分;制定出了栓皮栎优树选择标准,遴选了49株优树,建立了优树基因库;通过苗期子代测定,初步选出了10个优良家系;根据形态特征划分出了4个变异类型。开展...
关键词:
关键词:栓皮栎良种选育
秦巴山地栓皮栎所在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种间联结性的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应用方差比率法,并通过2×2列联表χ2检验法及利用Jaccard指数测定法研究了秦岭北坡和巴山北坡栓皮栎所在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 1 两地栓皮栎所在群落主要乔木种群间在总体上呈显著正关联; 2 2×2列联表的χ2检验共有9 7为秦岭北坡的种对数,下同 个种对为显著正关联,1 25 个种对为显著负关联; 3 Jaccard指数标量出了两地栓皮栎所在群落中种对间的联结程度和相伴随出现的机率,两地栓皮栎所在群落中多数乔木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且联结程度较低; 4 种对间的正关联,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所致,种对间的负关联主要是由于物种间的空间排斥,适应不同的微环境的结果; 5 两地栓皮栎所在的群落处于演替的不稳定阶段.
李登武刘国彬张文辉卢志军
关键词:栓皮栎种间联结群落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