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学彬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金融
  • 3篇支农
  • 3篇农村
  • 3篇农村金融
  • 3篇区域金融
  • 3篇区域金融发展
  • 3篇金融发展
  • 3篇城市
  • 2篇区域金融发展...
  • 2篇珠三角
  • 2篇金融发展差异
  • 2篇金融机构
  • 2篇金融支持
  • 2篇金融支农
  • 2篇竞争力
  • 2篇产业集聚
  • 1篇贷款
  • 1篇地区间
  • 1篇新型城市化
  • 1篇新型城镇化

机构

  • 14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广东省农村信...

作者

  • 14篇古学彬
  • 8篇方茂扬
  • 2篇孙丽霞
  • 1篇张一江

传媒

  • 5篇南方金融
  • 2篇肇庆学院学报
  • 2篇惠州学院学报
  • 2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区域金融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的精细化管理
2013年
支农贷款是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精细化管理。对照信贷管理精细化的特征与原则发现,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管理中存在"三重三轻"问题,对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抓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规范和细化贷款"三查"的操作环节,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精细化管理。
古学彬谢福光方茂扬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
大肇庆中心区产业升级的实现路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肇庆市中心区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金属加工、旅游、商贸等主导产业。然而,当前该市中心区的产业发展水平与产业升级目标间仍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欠协调发展,产业升级缺乏自主创新支撑和动力,工业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大,现代服务业的起点低,起步慢。为此,在实施大肇庆发展战略下,非常有必要探索大肇庆中心区的产业升级的实现路径。
方茂扬古学彬张一江
关键词:中心区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矛盾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这些原因包括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农村重要资产的所有制问题、农业保险体系发展滞后等,需要重构中国农村金融支农体系和运行机制,本文为此提出相关配套的政策建议。
叶启麟古学彬方茂扬
关键词:农村金融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农体系重构被引量:2
2014年
新型城镇化将加快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市民化的发展,引致金融支农异质性需求。当前供给领先型金融支农制度、定价机制、主体和客体等金融供给都不能满足异质性金融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需要对需求追随型金融支农制度设计、市场化定价机制设计、金融功能化的金融主体、金融支农的产品和服务完善四位一体的金融支农体系进行重构。
方茂扬古学彬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农金融供求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经济效应——基于珠三角与粤西地区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珠三角与粤西地区相比不论是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区域金融结构还是区域金融积聚效应都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金融的差异导致了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差异和区域金融的辐射效应的差异。因此,在构建珠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同时,一方面要避免区域经济差距拉大,一方面还要发挥区域金融的辐射效应,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古学彬方茂扬孙丽霞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
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以肇庆市工业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调研肇庆传统优势产业发现,从横向比较看,肇庆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除工业增加值占比外,其他经济指标均低于工业相对发达的佛山的水平;从纵向比较看,传统优势产业的经济指标呈"V型形态"变化。导致肇庆市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制约因素有政策环境、市场竞争、自主创新能力低、能耗高等方面。为此,笔者提出肇庆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六化"的战略目标及对应的政策建议。
古学彬
关键词:传统优势产业
地区间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以肇庆承接地为例
2011年
地区间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区域产业优化合作。肇庆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集聚地。但由于肇庆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基础设备、产业链发展、金融资源短缺等困境,产业转移进展不理想。因此,本文侧重于金融视角,从金融供给、金融需求和金融政策三因素支持地区间产业转移。
古学彬
关键词:产业转移金融支持
产城融合与金融驱动的协同效应——兼论肇庆市枢纽门户建设的金融支持被引量:2
2017年
肇庆打造成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需要充分发挥产城融合与金融驱动的协同效应。通过分析肇庆市近五年城市资源和设施建设、产业经济及金融发展水平,并采集广东省内12个城市三类20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指数化和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肇庆在产城融合与金融驱动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肇庆金融发展制约了枢纽门户建设;肇庆在产城融合的综合竞争力与金融驱动动力具有较高协同效应。因此,肇庆要把握机会增加金融资本吸引力,创新产城融合的投融资机制,创新产业园区融资方式,建立起广佛肇同城化或珠三角一体的金融拓展区。
古学彬方茂扬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市竞争力
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基于珠三角与粤西地区比较被引量:12
2009年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调查分析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基础。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分析包括金融机构数量与规模、金融交易数量与结构、金融深化与金融经营环境等方面。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和粤西的比较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了两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善粤西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状况以及减少与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古学彬孙丽霞方茂扬
关键词:区域金融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结构
西江流域城市经济分异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份额—偏差分析模型
2013年
西江流域按区段选择33个城市,并划分为上、中、下游城市群,通过份额—偏差分析模型的研究发现,西江流域城市经济呈现"杠铃式"分异特征,流域城市经济分异表面上通过经济规模体现出来,但实质来自经济增长的相对竞争优势;并进一步发现这个相对竞争优势不是来自投资规模和产业结构,而是主要来自于区位优势、城市化及收入分配的相对竞争优势。
古学彬方茂扬
关键词:西江流域城市经济分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