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宣梅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病毒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血小板
  • 2篇增多症
  • 2篇细胞增多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丙型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患儿
  • 2篇核细胞
  • 2篇分析仪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丙型

机构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一一...

作者

  • 11篇叶宣梅
  • 4篇叶松道
  • 2篇郭晶晶
  • 1篇熊文栋
  • 1篇张允
  • 1篇耿筱虹
  • 1篇黄学忠
  • 1篇刘谨
  • 1篇苏士海
  • 1篇楼文文
  • 1篇陈小剑
  • 1篇黄秀琴
  • 1篇林巍
  • 1篇周平
  • 1篇李绵绵
  • 1篇陈晓飞
  • 1篇余玲玲
  • 1篇王晓欧
  • 1篇王薇
  • 1篇宫剑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6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未成熟血小板分数对化疗患者输注血小板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的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PF%)了解骨髓生成释放血小板(PLT)的能力,以期预测化疗患者是否需要输注PLT,避免不必要的PLT输注。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化疗住院患者186例,其中输血组74例、未输血组112例,利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网织红细胞通道检测患者血常规标本的IPF%、IPF及PLT等指标,比较输血组和未输血组各检测指标的差异。接着对输血组患者的血小板和IPF%进行动态观察,并利用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预测是否需输注PLT的效果。结果:输血组的,10.68%)]高于未输血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血组的,123.75×109/L)]低于未输血组[150.50×109/L(94.75×109/L,209.0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结果分析发现IPF%随着PLT的下降而升高。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IPF%的AUC和PLT的AUC没有差异。结论:IPF%升高提示外周血中PLT破坏增加,但尚无法作为化疗患者是否需输注PLT的预测指标。
郭晶晶沈文彩叶宣梅潘素贞周莲莲江明华
关键词:输注血小板化学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20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比较IM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与对照组的变化。结果20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肿大、眼睑浮肿等症状也较为多见。203例患儿中抗EBV-VCA-IgM和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抗EBV-NA-IgG阴性89例;抗EBV-VCA-IgM抗体阳性,且抗EBV-VCA-IgG和抗EBV-NA-IgG抗体阴性74例;抗EBV-VCA-IgM抗体阴性,但EBV-VCA-IgG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合力抗体40例。IM组患儿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ALT、AST、LD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M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T细胞升高,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充分认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可提高此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李绵绵余玲玲叶宣梅陈小剑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1年
目的分析相关因素对慢性ITP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019年432例ITP患儿的住院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急慢性、年龄、性别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相关因素在急性、慢性组间的差异,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慢性ITP的影响。结果 ITP被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3.0±3.07)岁。慢性ITP患儿的初诊年龄、初诊时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急性ITP患儿(P <0.05)。急性组自身免疫性抗体Ssa52抗体、Ssa60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慢性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LT初诊值是儿童慢性ITP独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52、1.07,P <0.05);而Ssa52是独立的保护因素(OR=0.29,P <0.05)。结论年龄、血小板初诊值、自身免疫性抗体Ssa52对预测慢性ITP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断ITP及预测疾病病程提供更多有效依据。
郭晶晶潘素贞汤呈珏叶宣梅陈慧杨军军
关键词: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影响因素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HiCN法HGB的测定及其评价
2006年
张允王薇周平叶宣梅
关键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ICN法HGB分光光度计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内病毒载量、肝脏损害程度及PR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利巴韦林)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CHC患者57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MIC-1水平,采用速率法、化学发光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CHC患者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四型胶原(C-Ⅳ)水平及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水平。结果治疗前CHC患者血浆MIC-1水平为369.84(193.51,830.6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8.77(138.03,441.1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C患者中ALT升高组血浆MIC-1水平高于ALT正常组,C-Ⅳ升高组血浆MIC-1水平高于C-Ⅳ正常组,HCV RNA高水平组血浆MIC-1水平高于HCV RNA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C患者血浆MIC-1水平与ALT活性、C-Ⅳ水平及HCV RNA水平均呈正相关(r=0.322、0.423和0.333,均P<0.05)。干扰素治疗后,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C-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答组治疗后血浆MIC-1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组治疗前后血浆MIC-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C患者血浆MIC-1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体内HCV病毒载量、肝脏损害程度及PR方案治疗效果,但治疗前尚不能对PR方案疗效进行预测。
叶松道叶宣梅王晓欧林巍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方法分别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4例(UCC组)、同期妇科门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8例(CIN组)、HPV感染患者32例(HPV组)以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0例(H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Treg细胞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7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组外周血的Th2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和Th17/Treg比值明显上升,而Th1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患者外周血的IL-4、IL-17和TGF-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和Th17/Treg的免疫失衡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熊文栋叶宣梅王连云耿筱虹
关键词:HPV感染TH1细胞TH2细胞调节T细胞TH17细胞细胞因子
Sysmex SE-9000血液分析仪异常白细胞散点图对重症肝病诊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3
2003年
黄学忠黄秀琴陈晓飞刘谨叶宣梅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白细胞散点图肝病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IRF-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肝脏损伤程度及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检测57例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及26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浆IRF-3、β-干扰素(IFN-β)水平,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Ⅳ型胶原(CⅣ)水平及HCV RNA载量。根据ALT、CⅣ和HCV RNA载量分别分组;根据抗病毒疗效分为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HC组血浆IRF-3、IFN-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LT升高组与ALT正常组之间、CⅣ升高组与CⅣ正常组之间、HCV RNA高载量组与HCV RNA低载量组之间血浆IRF-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C患者IRF-3与IFN-β呈正相关(r=0.930,P<0.01),与HCV RNA载量、ALT、C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1、-0.290、-0.345,P<0.05)。应答组血浆IRF-3水平低于无应答组(P<0.05),血浆IFN-β水平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C患者血浆IRF-3水平与HCV RNA载量、肝细胞损伤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有关,对干扰素疗效的判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叶松道陈允国叶宣梅
关键词:干扰素调节因子3Β-干扰素丙型肝炎病毒慢性丙型肝炎
浙江省温州地区部分体检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的分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地区健康体检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基因分型及其年龄分布状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 089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5组,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对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HPV感染率、基因亚型和年龄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089名妇女中共检出HPV阳性763例,总感染率为18.66%(763/4 089)。共检出27种亚型,单一亚型感染596例(14.58%,596/4 089),多重感染167例(4.08%,167/1 089),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78.44%,131/167)。共检出高危型感染575例(14.06%,575/4 089),低危型感染257例(6.29%,257/4 089),高低危型混合感染69例(1.69%,69/4 089)。高危型中52型感染率最高,达18.87%(144/575),其次为53型(9.96%,76/575)、16型(8.91%,68/575)和58型(8.13%,62/575);低危型感染率前3名分别为81型(7.73%,59/257)、61型(6.16%,47/257)和55型(5.77%,44/257)。不同年龄组HPV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高危型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882、19.517、21.113,均P<0.01),随着年龄增长,HPV感染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59岁及以上年龄组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和高危型感染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浙江省温州地区HPV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和年龄分布特异性。
叶宣梅叶松道卢雨田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年龄分布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淋巴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平均体积、淋巴细胞平均电导和淋巴细胞平均光散射等VCS参数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5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及50例健康体检儿童外周血标本,统计分析WBC、L以及MLV、MLC和MLS等VCS参数结果。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WBC、L、MLV、MLC、MLS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恢复期各参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MLV、MLC与异型淋巴细胞比值(ALY)呈正相关(r=0.315、0.495,P<0.05)。ROC曲线分析MLV、MLC、ML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4、0.911、0.756,其中MLC的cut-off值≥114.1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86.5%和88.7%。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淋巴细胞VCS参数存在异常变化,在血常规检查的同时提供MLV、MLC、MLS等参数,或有助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和病情判断。MLC或可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快速诊断的理想指标。
叶宣梅苏士海叶松道丁志勇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VCS参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