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庆华

作品数:48 被引量:87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水利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黄河三角洲
  • 17篇冰川
  • 14篇遥感
  • 10篇冰川变化
  • 8篇土地利用
  • 8篇青藏
  • 8篇青藏高原
  • 7篇地学信息
  • 7篇地学信息图谱
  • 7篇信息图谱
  • 6篇黄河
  • 5篇遥感监测
  • 5篇气候
  • 4篇流域
  • 4篇景观
  • 4篇湖泊
  • 4篇湖泊变化
  • 3篇东段
  • 3篇土地覆被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机构

  • 4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 1篇南湖实验室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48篇叶庆华
  • 13篇刘高焕
  • 9篇姚檀栋
  • 9篇刘庆生
  • 4篇田立德
  • 4篇陈述彭
  • 4篇黄翀
  • 4篇李治国
  • 4篇田国良
  • 4篇陈沈良
  • 3篇常军
  • 3篇王伟财
  • 3篇娄维国
  • 3篇魏秋方
  • 3篇宗继彪
  • 3篇李潮流
  • 3篇石亚男
  • 3篇陈锋
  • 2篇吴艳红
  • 2篇程维明

传媒

  • 6篇冰川冻土
  • 4篇地理研究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科学通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遥感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2006年“...
  • 1篇第八届全国海...
  • 1篇第一届环境遥...
  • 1篇中国水利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80-2005年藏东南然乌湖流域冰川湖泊变化研究被引量:32
2009年
基于1980年地形图和1988年、2001年Landsat数据以及2005年中巴资源卫星数据,对藏东南然乌湖流域1980—2005年25 a来冰川和湖泊的面积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0—2005年间,冰川面积从496.64 km2减少到466.94 km2,冰川萎缩了29.7 km2,萎缩速率为1.19 km2.a-1,萎缩量占冰川总面积的5.98%,冰川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比例从22.42%减小到21.08%.区域冰碛湖泊面积则从1980年29.79 km2增大到2005年33.27 km2,湖泊面积扩大了3.48 km2,增加的速率为0.14km2.a-1,扩大面积占湖泊总面积的11.68%,湖泊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比例从1.34%增加到1.5%.其中,冰川面积在1980—1988年萎缩速率为1.73 km2.a-1,1988—2001年为0.82 km2.a-1和2001—2005年为1.3 km2.a-1.而湖泊面积在1980—1988年扩涨速率为0.11 km2.a-1,1988—2001年为0.12 km2.a-1,2001—2005年为0.27 km2.a-1,湖泊逐年加速扩涨.从流域内的气象数据来看,温度升高,是该区域冰川萎缩的根本原因,湖泊加速扩涨主要受到冰川萎缩,冰川融水量加大的影响.
辛晓冬姚檀栋叶庆华郭柳平杨威
关键词:藏东南遥感冰川变化湖泊变化
2000-2013年西藏纳木错湖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7
2015年
湖冰物候事件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本文以西藏纳木错湖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多光谱反射率产品数据监测了2000-2013年纳木错湖冰冻融日期,并结合多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实测湖面温度、湖面辐射亮温分析验证了湖冰变化的原因。纳木错湖冰变化较好地响应了区域气候变暖:开始冻结日期延迟和完全消融日期提前使湖冰存在期显著缩短(2.8 d/a)、湖冰冻结期增长、湖冰消融期缩短,其中消融期变化最为明显,平均每年缩短3.1 d。湖冰冻融日期的变化表明:2000年后纳木错湖冰冻结困难,消融加速,稳定性减弱。纳木错湖冰变化主要受湖面温度、湖面辐射亮温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它们可以作为气象因子来解释区域气候变化。
勾鹏叶庆华魏秋方
关键词:湖冰遥感青藏高原
近、现代黄河尾闾摆动及其亚三角洲体发育的景观信息图谱特征被引量:13
2007年
以地学信息图谱反映空间格局和时间演化的图形思维方式和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研究的定量思维方式为基础,以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上黄河尾闾流路摆动过程为例,探索了景观信息图谱方法研究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景观信息图谱方法体系;(2)黄河尾闾流路演变过程图谱特征;(3)黄河三角洲近、现代7个亚三角洲体的发育过程图谱特征;(4)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发育的景观信息图谱特征;(5)黄河尾闾流路在亚三角洲体构造过程中的景观信息图谱;(6)黄河尾闾摆动过程发育的“廊道-基质”景观信息图谱特征.文中的景观信息图谱研究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希望能够以此“抛砖引玉”,在景观“格局与过程”时空复合特征的研究方法上为同行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新思路.
叶庆华陈沈良黄翀薛允传田国良陈述彭石亚男刘庆生刘高焕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黄河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模拟
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对区域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进行动态监测、综合分析、模拟预测和虚拟,追溯过去、监测与分析现在、模拟与预测未来,形成具有时空动态性的生态环境分析评价体系,服务...
刘高焕刘庆生叶庆华
关键词:遥感监测生态环境黄河三角洲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文献传递
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那尼冰川正在强烈萎缩被引量:23
2007年
2004年和2006年对青藏高原西南部野外考察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纳木那尼冰川正在强烈萎缩.在过去几十年内,许多支冰川已经和纳木那尼主冰川分离,冰川末端形成大量不连续的冰塔林,冰川末端在1976—2006年平均退缩速度为5 m.a-1左右,2004—2006年后退速度达到7.8m.a-1,表现出近期加速后退态势.考察发现,冰川表面由于强烈消融而形成数量众多的融化坑,冰川表面强烈减薄,2004—2006年期间冰川冰舌段海拔5 800 m处冰体厚度减薄率为1.42 m.a-1,在海拔6 050 m冰川大平台处为0.67 m.a-1.冰川物质损耗严重,利用现有花杆资料计算2004—2006年年均冰川物质平衡为-685 mm水当量.邻近纳木那尼冰川的普兰县气象站观测资料表明,近30 a来气温呈快速上升趋势,而降水量急剧减少,气候暖干是造成纳木那尼冰川强烈亏损的主要原因.如果近期气候暖干态势持续加剧,必然导致该区冰川更加强烈的物质损耗,冰川萎缩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姚檀栋蒲健辰田立德杨威段克勤叶庆华Lonnie G.Thompson
关键词:冰川退缩
基于GIS的玛旁雍错流域冰川地貌及现代冰川湖泊变化研究被引量:36
2007年
基于多源多时相的数字遥感影像、地形图和DEM数据,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西藏玛旁雍错流域冰川地貌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流域内近30 a来冰川和湖泊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4—2003年玛旁雍错流域冰川总面积减少了7.27 km2,平均退缩速率0.24 km2.a-1;湖泊总面积减少37.58 km2,平均退缩速率1.25 km2.a-1.多时相的监测表明,冰川在加速退缩,且阳坡冰川的消融速度大于阴坡,坡度陡、面积小的冰川消融比例大于坡度缓、面积较大的冰川;湖泊面积先减少后有所增加,但总面积还是减少了,不少小湖泊消失.分析流域附近气象资料可知,气温上升和降水量减少是玛旁雍错流域内冰川消融与退缩的主要原因.
郭柳平叶庆华姚檀栋陈锋程维明
关键词:冰川地貌冰川变化湖泊变化
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川和冰湖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1980年地形图、1988/1990年Landsat TM、2000年Landsat ETM+、2007年ALOS AVNIR-2遥感资料和近41年(1967-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对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的冰川、冰湖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7年,本区冰川面积从491.64 km2减少至410.87km2,共缩减80.76km2,占1980年总面积的16.4%;2)1980-2007年,52个冰湖总面积由1980年的9.94km2增加至2007年的13.02km2,增加了3.08km2,占初始面积的31.0%;3)错那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表明,温度升高所引起的冰川融水的增加和降水的增加共同导致了研究区域内冰湖面积的增长,其中温度上升是关键因素,降水增加也有一定贡献。
李治国姚檀栋叶庆华李潮流王伟财
关键词:冰川遥感冰湖
近、现代黄河亚三角洲体发育过程(1855-2000年)的景观特征及黄河口治理出路问题被引量:1
2006年
以景观信息图谱的图形与定量研究方法体系为基础,研究黄河三角洲体自1855-2000年以来由尾闾河道摆动物理过程而构造的洲体景观特征,分析黄河尾闾1855年以来的摆动变化规律,得到“清水沟行水潜力已经很有限,黄河改道势在必行”的结论,建议黄河流路改道应遵循自然规律、人工协助摆动以行水故道间洼地,并讨论了黄河口治理的出路问题.
叶庆华陈沈良陈奇黄翀田国良陈述彭刘高焕石亚男刘庆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黄河口景观
基于ICESat/GLAS,SRTM DEM和GPS观测青藏高原纳木那尼冰面高程变化(2000~2010年)被引量:15
2014年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冰川加速消融及冰川冰储量的减少将显著影响区域水资源和水循环,而冰川厚度的变化是反映这一过程的关键指标.利用ICESat/GLAS数据与SRTMDEM数据,并结合冰面差分GPS实测数据,通过监测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那尼冰川的冰面高程变化,来估算其冰川厚度变化.在方法上,首先利用非冰川区的ICESat高程数据对SRTM DEM高程精度进行评价,然后选择控制点对SRTM DEM进行配准并再次评价,SRTM DEM水平位置偏移为138 m,配准后的SRTM DEM与ICESat高程差平均值为-0.1 m,标准差为11 m,最后利用校准后的SRTM DEM与ICESat/GLAS,计算2000~2009年纳木那尼冰面高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纳木那尼冰川在2000~2009年间的平均减薄速率为0.63±0.32 m/a,这与利用差分GPS测得的2008~2010年间冰川平均减薄速率0.65±0.25 m/a接近.研究结果也发现纳木那尼冰川的减薄速率整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普兰县气象资料分析表明纳木那尼冰面的快速消融主要是由当地气温升高所致.
宗继彪叶庆华田立德
关键词:青藏高原ICESATSRTM差分GPS
纳木错流域近三十年来湖泊—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初步探讨
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区。许多湖泊补给来源于冰川融水,湖泊—冰川系统对气候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本研究利用1970s航测地形图和1976、1991、2000年三期卫星影像数据,人工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
吴艳红朱立平叶庆华王立本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