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腹腔
  • 17篇腹腔镜
  • 12篇切除
  • 9篇切除术
  • 8篇胆囊
  • 7篇结石
  • 6篇胆囊结石
  • 5篇单孔
  • 5篇镜检
  • 5篇腹腔镜检
  • 5篇腹腔镜检查
  • 4篇单孔腹腔镜
  • 4篇手术
  • 4篇疗效
  • 4篇肝切除
  • 4篇肝切除术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总管
  • 3篇血管
  • 3篇取石

机构

  • 25篇航天中心医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25篇吴振宇
  • 20篇欧阳才国
  • 13篇张利刚
  • 12篇姚宝福
  • 10篇许大彬
  • 9篇金昌国
  • 6篇秦玉刚
  • 6篇刘荣
  • 5篇高蔚
  • 3篇薛瑞华
  • 3篇胡浩
  • 2篇康春博
  • 2篇艾向南
  • 2篇魏小军
  • 1篇王行雁
  • 1篇安锋铎
  • 1篇赵国栋
  • 1篇修典荣
  • 1篇张宝善
  • 1篇李甲辰

传媒

  • 5篇腹腔镜外科杂...
  • 4篇中华腔镜外科...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肝癌电子杂志
  • 1篇第二十六届航...
  • 1篇全国第二届内...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0
  • 4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CP在胆总管下端小结石所致急性胆管炎中的诊断价值
2009年
张利刚欧阳才国姚宝福吴振宇
关键词:胆总管下端结石急性胆管炎MRCP小结石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经右上腹免气腹单孔法与传统三孔法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经右上腹免气腹单孔法保胆取石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非急性炎症期胆囊结石病例,随机分为经右上腹免气腹单孔法组(单孔组,n=35例)和传统三孔法组(三孔组,n=3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胆囊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结石复发率、总费用、患者美容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68例患者中,单孔组有2例、三孔组有3例中转行胆囊切除术(P>0. 05),其余均按预定手术方式完成手术。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结石复发率、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手术时间、胆囊缝合时间、术后第1天Prince-Henry评分、患者美容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右上腹免气腹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耐受良好,且其美容效果佳,术后疼痛相对较轻,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胆囊缝合时间,提高胆囊缝合质量,无需二氧化碳气腹,避免了二氧化碳潴留,因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适于美容要求较高、有保胆意愿的患者。
胡浩金昌国吴振宇秦玉刚欧阳才国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单孔保胆取石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五例被引量:4
2012年
腹腔镜肝切除术已在很多医疗单位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ransumbilical laparoendoscopic single site surgery,TU-LESS)则体现了腹腔镜技术变革的方向。
吴振宇金昌国姚宝福张利刚欧阳才国刘荣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单孔SURGERY腹腔镜技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总结其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例、肝血管瘤2例、肝囊肿3例、脾囊肿1例共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脐下缘做约1.5 cm弧形切口,穿刺3个5mm Trocar,其中2例采用Tri-Port切除肝血管瘤,术中使用多角度可旋转分离钳。结果:30例均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24例胆囊患者平均住院1.2d,5例肝脏手术、1例脾囊肿患者平均住院4d,术后30例患者均未发生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患者疼痛轻,同时具有手术瘢痕小、美观的特点,但腹腔镜器械尚待进一步研发。
欧阳才国薛瑞华许大彬吴振宇康春博姚宝福张利刚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检查
肿瘤标记物与PET-CT在腹部肿瘤术后早期复发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及PET-CT在腹部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以来在我院行腹部肿瘤切除术的42例患者的资料,术前肿瘤标记物筛查增高,术后一段时间恢复正常后升高,监测患者术后肿瘤标记物情况,对于肿瘤标记物增高者进行PET-CT检查。结果术后肿瘤标记物增高,多数提示肿瘤复发,行常规CT检查难以发现者,PET-CT检查能明确复发和早期转移。结论肿瘤标记物检测结合PET检查可以早期确定肿瘤复发及转移,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证据。
姚宝福吴振宇许大彬张利刚
关键词:PET-CT腹部肿瘤早期复发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总结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尤其是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理念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体现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所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病例,并以2011年5月为时间节点分为A组(节点前时段)、B组(节点后时段),分别比较前后两组的(胆囊切除实行专病专治),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B组手术时间(78.1±6.6)min少于A组(97.5±7.3)min,B组术后住院时间(3.5±0.4)d少于A组(5.6±0.5)d,出血量B组(68.9±7.2)ml多于A组(56.7±7.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应成为腹腔镜术者的常规理念;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积累一定经验后,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可作为常规手术操作应用于临床。
高蔚金昌国魏小军吴振宇张利刚欧阳才国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部分切除
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食管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食管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为52例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行完全腹腔镜手术,n=18)、手助组(行手助腹腔镜手术,n=11)与开腹组(n=23),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血常规、Child-Pugh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组脾脏最大径大于腔镜组(P<0.001)。手助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1),与腔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腔镜组与开腹组(P<0.01)。腔镜组、手助组及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9.1%与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3组术后腹腔出血、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巨型脾脏患者行手辅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且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微创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李会星欧阳才国吴振宇秦玉刚高蔚
关键词:手辅助疗效比较研究
腹腔镜下吸引器刮吸法在肝血管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为58例患者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统计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54例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4例因术中出血较难控制中转开腹,中转率6.9%。手术时间平均(193.6±51.7)min,术中出血量(374.8±241.6)mL。术后平均住院(9.3±2.7)d。5例术后出现轻微胆漏,发生率8.6%;10例并发右侧胸腔积液,发生率17.2%。无术后出血、肝功能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吸引器是剥离肝血管瘤的一件“利”器,沿肝血管瘤壁以吸引器刮吸钝性剥离血管瘤有助于显露保护瘤体周边重要脉管结构,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李会星欧阳才国吴振宇秦玉刚高蔚
关键词:肝血管瘤吸引器腹腔镜检查剥除术
肝脏R1切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内复发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为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肝内切缘复发构建预测模型,了解R1切缘对肝内切缘复发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3例CRLM患者资料,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对影响肝内切缘复发有独立预测价值的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整个队列肝内切缘复发48例(39.0%),非切缘肝内复发75例(61.0%)。R0切除73例(59.3%),R1切除50例(40.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转移灶最大直径(OR=2.396,P=0.041)、非解剖切除(OR=3.732,P=0.025)、手术时长(OR=2.571,P=0.013)、肝脏R1切缘(OR=2.907,P=0.005)与肝内切缘复发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R1切缘不再具有统计意义(OR=2.103,95%CI为0.94~4.65,P=4.70),而转移灶最大直径>21mm(OR=2.509,95%CI为1.02~6.17,P=0.045)、非解剖切除(OR=3.585,95%CI为1.06~12.15,P=0.040)对肝内切缘复发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中R1切缘似乎有增加肝内切缘复发的风险,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影响肝内切缘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肝脏转移灶最大直径和非解剖切除。
艾向南王行雁张文轩金昌国吴振宇修典荣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23例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体尾部占位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操作技巧。方法2008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对23例胰体尾良性肿瘤病人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男性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4岁。按Kimura法完成13例,按Warshaw法完成10例。结果全部23例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53 min;平均出血量245 ml;术后平均住院日7.3天;平均随访期46.3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对胰体尾部的良性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胡浩金昌国欧阳才国吴振宇秦玉刚艾向南
关键词:胰腺肿瘤腹腔镜检查胰腺切除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