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防护林的结构与效应
- 基于遥感分析以及对不同结构防护林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研究了防护林体系的配置模式,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防护体系的整体防护效应。结果表明,(1)基于2009年和田绿洲TM遥感影像,研究区以戈壁和沙漠面积最大...
- 吴明辉
- 关键词:绿洲防护林能值分析生态效应遥感分析
- 文献传递
- 不同结构防护林土壤水分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基于对和田绿洲不同结构防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分析了不同结构防护林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土壤水分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防护林土壤水分具有规律性分布特征,即从防护林西南方向到东北方向,土壤的相对含水率呈增大趋势,且不同结构防护林土壤相对含水率大小各异。防护林土壤水分与土壤热容量呈显著的线性(R2=0.990 3)正相关,与土壤全盐含量呈一定的梯度分布。不同结构防护林土壤水溶性盐分的空间变化明显,防护林土壤有一定的积盐特征,土壤全盐含量已从2008年的0.444 g.kg-1变为2009年的10.332 g.kg-1。
- 吴明辉宁虎森王让会吉小敏闵首军赵福生
- 关键词:绿洲防护林土壤水分热容量动态特征
- 克拉玛依减排林林分结构及生长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减排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有研究表明减排林碳汇可抵消CO2排放,减排林的生长状况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克拉玛依减排林区28个采样点植被数据和50个土样的盐分、养分,研究了地下水、水盐、土壤养分和生物因素对减排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较浅的林区比地下水埋深较深的林区林分生长状况较好,地下水埋深与减排林生长有很强的相关性;减排林存在最小限制因子,减排林区中部高径比达到218,树形尖削,不利于减排林生长;林区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和分布与林分的生长状况成正相关关系;以柽柳为主的林分结构(K07样点)生长状况比俄罗斯杨林好,蓄积量分别为4个俄罗斯杨林采样点的2.4、11.5、3.4和2.4倍,水盐也对减排林生长有重要影响;受病虫害和鼠患等生物因素影响的林区林木生长状况不佳。
- 孔维财王让会宁虎森吉小敏闵首军赵福生吴明辉
- 关键词:林分蓄积量地下水土壤养分
- 一种人工林地下水合理埋深估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林地下水合理埋深估算方法,属于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交叉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人工林的不同区域,在具有代表人工林区不同地貌、土壤、植物及其生长状况背景下的小区域中确定多个地下水...
- 王让会宁虎森徐德福李琪张慧芝卢筱莉吴明辉左成华
- 文献传递
- 克拉玛依地区减排林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合理生态水位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基于对克拉玛依地区减排林地下水水位及水质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减排林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减排林地下水的合理生态水位。结果表明,减排林区地下水埋深出现了规律性分布,减排林区地下水埋深已由2005年的7.8m减小为2009年的4.6m,呈减小趋势。减排林地下水的矿化度由2005年的22.67g/L变化为2009年的5.35g/L。并统计了减排林地下水理化性质特征,表明地下水的水溶性盐的空间变化明显。根据减排林区主要植被生长状况与地下水埋深关系,得出减排林区地下水合理生态水位为2.5~5.0m。
- 吴明辉宁虎森王让会吉小敏闵首军赵福生
- 关键词:地下水生态水位
- 一种人工林地下水合理埋深估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林地下水合理埋深估算方法,属于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交叉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人工林的不同区域,在具有代表人工林区不同地貌、土壤、植物及其生长状况背景下的小区域中确定多个地下水...
- 王让会宁虎森徐德福李琪张慧芝卢筱莉吴明辉左成华
- 文献传递
- 墨玉县绿洲人工林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生态效益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墨玉县1990、2009年TM和2000年ETM多波段遥感影像,通过ERDAS与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提取了墨玉县66.7hm2人工林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分析了人工林区各土地覆盖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使用Fragstats3.3对人工林的景观格局及景观指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景观格局分析了绿洲人工林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墨玉县人工林研究区以沙漠、戈壁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近20a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很大,农田与水域面积有所减少;2000~2009年植被覆盖退化十分严重,主要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的变化、人工林管理方式及开发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景观分离度、景观破碎化程度在近20a呈下降的趋势,景观板块形状越来越多样化,不利于管理;研究区水渠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为人工林建设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增大了水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利;人工林具有防风、改善土壤、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效益。
- 孔维财王让会吴明辉
- 关键词:人工林景观指数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