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东

作品数:24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动脉
  • 6篇造影
  • 5篇血管
  • 5篇成像
  • 4篇血管造影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3篇血管成像
  • 3篇血管造影术
  • 3篇造影术
  • 3篇术后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磁共振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率

机构

  • 23篇南华大学
  • 1篇湘南学院附属...
  • 1篇广州市越秀区...

作者

  • 23篇吴晓东
  • 9篇肖文莲
  • 8篇陆从容
  • 7篇唐德秋
  • 7篇刘进才
  • 6篇罗光华
  • 5篇李青春
  • 4篇赵衡
  • 3篇陈立勋
  • 3篇罗明贤
  • 3篇肖文连
  • 2篇王俊波
  • 2篇王俊波
  • 2篇王文军
  • 2篇李丹
  • 2篇晏怡果
  • 2篇卿伟鹏
  • 1篇罗远红
  • 1篇刘文洪
  • 1篇周宏

传媒

  • 6篇中南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快乐阅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细胞癌门静脉侵犯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门静脉侵犯的形成机制、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16例HCC患者进行肝脏MSCT动态增强检查,共发现88例门静脉侵犯,其MSCT征象结合DSA表现综合分析。结果88例HCC门静脉侵犯患者在MSCT动态增强扫描时均显示了相关的阳性征象。88例中,门静脉癌栓(TTPV)72例,其中36例合并门静脉海绵状变性(CTPV);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60例;同时伴有TTPV和APS 42例;肝脏血流灌注异常16例。结论MSCT为HCC门静脉侵犯的诊断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检查工具。对研究HCC门静脉侵犯的发生机制及肝癌的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肖文莲罗明贤罗光华吴晓东王俊波李丹
关键词:门静脉栓子海绵样变性动静脉瘘X线计算机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表现及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20例PAU患者的临床、放射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无症状,15例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起病,20例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PAU的特征性CT表现:20例均可见外翻凸起"火山口"状溃疡、内膜钙化斑块和主动脉管壁广泛粥样硬化增厚,单发溃疡8例,多发溃疡12例。PAU的并发症征象:范围不一壁间血肿20例;假性动脉瘤6例;主动脉扩张1例;透壁性主动脉破裂2例。该组患者中5例无症状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并定期影像学随诊观查;15例有症状患者起初采取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并密切影像随诊,5例病灶稳定且症状明显好转;8例最终及时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包括1例症状持续且溃疡深度增加,5例假性动脉瘤和2例主动脉破裂;1例假性动脉瘤和1例主动脉扩张不允许手术治疗。结论 PAU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MDCTA是首选的诊断手段,临床症状明显伴并发症的患者,应密切随访复查并尽早手术治疗。
李青春唐德秋刘进才肖文莲罗光华吴晓东陆从容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儿童股骨近端解剖学参数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5~10岁中国儿童股骨近端的解剖学参数及其形态学特点,并为设计应用于此的内固定系统提供依据。方法测量30副中国儿童股骨近端的解剖学参数,并对大体标本所得结果和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149例儿童髋关节正位X线进行分析。结果30副大体标本结果同CR(计算机x线摄影)片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颈最小上下径24.36±4.19mm;M点(头颈中心轴与外侧皮质交点)到股骨颈最小上下颈的距离35.80±8.81mm;颈干角(α)141.51±6.70°;大转子与股骨外侧皮质延长线夹角(β)15.44±2.36°;M点至骺板距离54.74±11.84 mm。结论所得测量结果可为儿童股骨近端内固定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根据。
吴晓东廖瑛韩志王晓旭
关键词:儿童股骨近端内固定
双源CT后颅窝双能量扫描的图像质量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模式扫描后颅窝的图像质量。方法收集79例双源CT双能模式头部平扫的数据资料,后处理得到配对的非线性融合图(模拟传统CT扫描)及单能量70keV图(最佳单能量参数),采用客观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及主观评价(图像伪影分析),研究双能扫描法对比传统CT、对后颅窝图像质量的改变。结果双能CT扫描图三个感兴趣区的客观噪声水平(SD)均低于传统CT(P<0.05),而主观伪影分析双能CT图的评分与传统C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能CT扫描能明显提高后颅窝的图像质量。
陈凯李庆吴晓东彭昭杰唐德秋
关键词:后颅窝图像质量
颅脑CT漩涡征对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扩大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颅脑CT漩涡征对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扩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64例,根据颅脑CT有无漩涡征分为:阳性组31例,阴性组33例。分析颅脑CT漩涡征对预测血肿扩大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肿扩大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阳性组血肿扩大率为83.9%(26/31),阴性组血肿扩大率为51.5%(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0,P=0.006)。颅脑CT漩涡征预测血肿扩大正确率为67.2%(43/64)、灵敏度为60.5%(26/43)、特异度为76.2%(16/21)、阳性似然比为2.54、阴性似然比为0.5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漩涡征与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扩大有回归关系(P=0.009)。结论颅脑CT漩涡征对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扩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临床意义较高。
吴晓东陆从容
关键词:血肿特异度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商务英语谈判策略
2023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国的商务英语谈判已走出国门,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商务的舞台上,我们需要发挥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同时运用商务谈判技巧来展现我国的良好形象。
吴晓东
关键词:商务英语谈判国际商务文化自信走出国门商务谈判技巧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并采用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所有病例均同DSA和(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CTA共检出动脉瘤39例,占81.25%。CTA表现与手术结果、DSA基本相符。结论64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刘文洪肖文莲罗光华吴晓东陆从容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脊柱外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原始数据在SGI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处理(VR)等后处理。结果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处理重建技术对骨折的部位、范围和类型以及椎管内血肿、骨碎片情况等均得到满意显示。结论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处理重建技术可提高脊柱外伤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
李琼华肖文莲罗光华罗明贤吴晓东
关键词:脊柱外伤螺旋CT
多层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诊断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疾病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提供相应诊断依据。方法选择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92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后使用MIP、MPR、VR等后处理技术成像,研究其血管病变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92例患者肠系膜上有动脉栓塞者60例,其中8例形成血栓,42例管腔狭窄,且有20例合并胰腺癌。经多层螺旋CT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充盈缺损,在薄层图像中发现明显病变且肠壁明显水肿同肠系膜血管造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另外32例患者发现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广泛血栓,薄层横断面显示门静脉主干及系膜上静脉内有高密度阴影,MPR下可清晰显示广泛充盈缺损。结论多层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对于诊断其动脉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吴晓东赵衡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双源CT定量成像评估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变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定量成像技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或全肺切除治疗的肺癌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分别于术前7 d以及术后3个月采用Vmax Series V6200 Autobox型肺功能仪器检测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此外,对所有患者予以双源CT定量成像技术扫描,分析患者CT容积扫描、肺密度指标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不同肺叶吸气相与术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Vin、Vex、Vin-Vex、MLDin(HU)、MLDex(HU)、MLDin-MLDex(HU)与手术前后的TLC、RV、FVC、FEV_1、FEV_1/FVC均存在明显相关性。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右上叶、右中叶、右下叶、右全肺、左上叶、左下叶、左全肺吸气相与术后TLC、FVC、FEV_1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右上叶、右下叶、左上叶吸气相与术后FEV_1/FVC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双源CT定量成像技术可用于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检测,可为医护人员提供精确的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
廖碧红肖文莲陈立勋冷超吴晓东杨娟朱顺平
关键词:肺癌肺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