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内镜
  • 6篇食管
  • 6篇曲张
  • 6篇静脉
  • 6篇静脉曲张
  • 4篇食管静脉曲张
  • 4篇结扎
  • 4篇肝硬化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食管静脉曲张...
  • 3篇食管静脉曲张...
  • 3篇黏膜
  • 3篇胃镜
  • 3篇胃镜检查
  • 3篇螺杆菌
  • 3篇结扎术
  • 3篇出血
  • 2篇疫情
  • 2篇切除

机构

  • 20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重庆三峡医药...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20篇吴素华
  • 11篇何松
  • 11篇梅浙川
  • 7篇何璐
  • 5篇沈薇
  • 5篇陈伟庆
  • 4篇高健
  • 4篇郭晓东
  • 3篇冉伟
  • 2篇吕琳
  • 2篇宋仁
  • 1篇李霞
  • 1篇邱烈旺
  • 1篇王俊莉
  • 1篇罗咏萍
  • 1篇胡珊珊
  • 1篇甘秀妮
  • 1篇陈玉培
  • 1篇蒲永莉
  • 1篇廖元江

传媒

  • 5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 1篇第九届全国胃...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2022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开始是在1999年由日本小野裕之教授等提出的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方法,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尽管ESD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但对适应证或可治愈性评估的错误判断可能会导致对患者不利的结果,这表明ESD的质量控制相关问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本文从术前诊断及适应证的把握、术中切除要点、术后可治愈性评估及随访监测等三大方面提出相关的质量管控要点。
邓超卢俊宇吴素华胥峰何松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质量管理
高危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结扎疗效分析
2013年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之一,需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其破裂出血。EV结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用于预防EV再出血的疗效已获认可。本研究回顾分析高危EV患者预防性结扎的资料并报道如下。一。
宋仁陈伟庆何璐梅浙川吴素华何松高健沈薇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结扎疗效分析高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破裂出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内镜再处理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及不合格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下内镜再处理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及分析灭菌不合格因素。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月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内镜清洗消毒的内镜450条作为对照组,2020年2—4月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消化内镜中心清洗消毒建议方案》进行内镜清洗消毒的内镜450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包含胃镜和肠镜各200条,超声内镜50条。分别采用ATP荧光检测法和倾注培养法评价内镜的消毒效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内镜再处理后灭菌不合格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胃镜、肠镜和超声内镜的消毒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胃镜、肠镜和超声内镜的灭菌合格率和ATP检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严格执行再处理流程(OR=7.96,95%CI:4.55~22.84,P<0.001)、操作不规范(OR=2.26,95%CI:1.24~5.63,P<0.001)、消毒液浓度不够(OR=5.43,95%CI:2.52~9.02,P<0.001)、多酶液浓度配比不够(OR=4.38,95%CI:1.95~8.61,P<0.001)、未及时清洗(OR=2.86,95%CI:1.33~6.42,P<0.001)、清洗不彻底(OR=3.75,95%CI:1.61~7.49,P<0.001)和内镜保存不当(OR=2.12,95%CI:1.36~4.12,P<0.001)是内镜再处理后灭菌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COVID-19疫情下采用内镜再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内镜的消毒效果。其中未严格执行再处理流程是导致内镜灭菌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吴素华郭晓东刘成莹吕琳何松梅浙川
关键词:消毒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研究附30993例胃镜资料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了解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年来胃镜检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以1985年1月为分界,之前为未开展根除Hp治疗消化性溃疡期,之后为开展根除Hp治疗消化性溃疡期。结果1985~1994年和1995~2003年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分别为14.92%和14.80%,与1979~1984年的17.13%比较显著下降(P<0.05)。1985~1994年和1995~2003年消化性溃疡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0.64±11.65)岁和(44.72±13.55)岁,分别高于1979~1984年的(38.13±13.20)岁,(P<0.05);>60岁的老年患者1995年后发病显著增高(P<0.01)。1985~1994年和1995~2003年的男女之比为3.73∶1和2.38∶1,显著低于1979~1984年的7.72∶1(P<0.05)。24年来发病均以1~4月为高峰,6~9月最低。结论开展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下降、发病年龄增大、老年人患病率增加、男女之比下降、发病季节无明显改变。
梅浙川罗咏萍何璐吴素华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根除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
39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临床及内镜下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39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PGIL发病率男性较女性多,其比例约为1.5∶1,平均年龄56岁。PGIL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痛,腹部包块,体重减轻。内镜下可见黏膜皱襞增厚,不规则隆起,结节状或广泛糜烂及不规则溃疡,好发部位为胃体、胃窦、空肠、右半结肠、回盲部等。病理表现以B细胞型淋巴瘤为主。结论PGIL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内镜改变,易与胃肠癌、胃溃疡相混淆。内镜下应多部位、深挖及大块取材。
简兵陈伟庆何璐吴素华沈薇梅浙川
关键词: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内镜表现
医护四手操作培训在内镜护士手术配合技能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医护四手操作在消化内镜专科护士手术配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参加2018年和2019年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的68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9年的培训学员(30例)为观察组,采用医护四手操作模式进行培训;2018年的培训学员(3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学员的手术配合技能考核成绩、学员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手术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四手操作培训,能有效提高消化内镜专科护士的手术配合技能,增加学员满意度,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
滕冬梅何松王俊莉甘秀妮吴素华李霞
关键词:医护合作四手操作消化内镜专科护士手术配合
自身免疫性胃炎179例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
2023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患者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特征,提高AIG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021年11月25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的179例AIG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内镜下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PG)、贫血组合指标(铁蛋白、维生素B12)、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幽门螺杆菌,以及抗胃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9例AIG患者中,年龄为(55.23±12.04)岁,男42例(23.5%),女137例(76.5%)。AIG患者的胃泌素-17为195.31 ng/L(143.64 ng/L,273.61 ng/L),PGⅠ、PGⅠ/PGⅡ比值分別为12.40μg/L(7.65μg/L,19.40μg/L)、1.03(0.66,1.52)。15.3%(18/118)的患者合并缺铁性贫血,16.1%(19/118)的患者合并巨幼红细胞贫血。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率为71.8%(51/71),抗内因子抗体阳性率为25.4%(18/71)。27.3%(15/55)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6%(12/38)、47.4%(18/38)。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29.7%(38/128)。AIG的内镜下表现提示逆萎缩改变,表现为胃底、胃体黏膜萎缩明显,而胃窦黏膜萎缩不明显。67.0%(120/179)的患者内镜下可见难以冲洗的黄白色浑浊黏液,19.6%(35/179)的患者内镜下可见残存胃底腺。179例AIG患者中共发现7例(3.9%)神经内分泌肿瘤(NET),7例(3.9%)早期胃腺癌(其中低分化腺癌1例),1例(0.6%)腺瘤,14例(7.8%)增生性息肉,除低分化腺癌患者行外科手术外,其余均予以内镜下切除治疗。结论当发现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或内镜下发现逆萎缩时,需考虑AIG。AIG患者为胃癌和NET的高危人群,应对其进行密切随访,并在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给予积极治疗。
陈治吉邓超胥峰卢俊宇周智航吴素华何松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胃炎自身免疫病贫血神经内分泌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关于内镜再处理的思考
2021年
该文根据相关指南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自身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从多方面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内镜再处理流程的改进提出了建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临床实践的需求。但是这些建议是否适用于医疗实践中,仍需进行进一步的循证研究以证实其有效性。
曹倩玫冉伟汤美玲李雪谢博文吴素华
关键词:消毒
3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3种幽门螺杆菌(HP)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寻找更适合临床推广的快速HP检测方法。方法对该院行胃镜检查的109例患者,分别用多点、多部位胃黏膜取材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3 C呼气试验(13 C-UBT)及HP粪便抗原(HpSA)免疫快检卡检测HP感染,比较其检测效果。结果两块胃黏膜(胃窦+胃体)RUT阳性率为34.86%,高于单块胃黏膜(胃窦或胃体)、两块胃黏膜(胃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3 C-UBT为"金标准"诊断HP感染,两块胃黏膜(胃窦+胃体)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2.97%、80.73%,高于两块胃黏膜(胃窦),低于四块胃黏膜(两块胃窦+两块胃体)。RUT、13 C-UBT及HpSA免疫快检卡阳性率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3 C-UBT为"金标准"诊断HP感染,HpSA免疫快检卡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49%、95.83%、92.66%,均高于RUT。结论两块胃黏膜(胃窦+胃体)取材是更适合临床推广的RUT取材方案。RUT、13C-UBT及HpSA免疫快检卡均为临床快速HP检测的可靠方法,但HpSA免疫快检卡更适合临床推广。
白幸吴素华冉伟梅浙川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
门诊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评价门诊冷圈套器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门诊结直肠小息肉患者,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行CSP(CSP组),选择同期采用高频电设备进行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住院结直肠小息肉患者(EMR组)进行比较。结果EMR组和CSP组患者均无出血及穿孔并发症,但CSP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及手术治疗费用均少于EMR组(P<0.05)。结论CSP可推广用于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结直肠小息肉的及时处理,并具有节省时间及费用的优点。
邓超吴素华郭晓东刘成莹周智航何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