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脾补肾化瘀解毒法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研究
- 目的: 对中药复方消积饮的不同治则方药间对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验证消积饮不同治则方药间具有协同抗血管生成作用这一假说。揭示健脾补肾、化瘀解毒之功效的中药复方消积饮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 方...
- 吴霞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
- 文献传递
- 治则方药对非小细胞肺癌VEGF表达调控的影响
- :探讨中药复方消积饮的不同治则方药间对非小细胞肺癌VEGF表达调控的影响,揭示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之一. 方法:将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非随机分为A组:健脾补肾+化瘀解毒组;B组:健脾补肾组;C组:化瘀解毒...
- 李柳宁吴霞柴小姝张力文刘柏陈志坚何春霞洪宏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消积饮VEGF基因临床药理
- 消积饮不同治则方药对非小细胞肺癌VEGF表达调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消积饮的不同治则方药间对非小细胞肺癌VEGF表达调控的影响,揭示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之一。方法:将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非随机分为A组:健脾补肾+化瘀解毒组;B组:健脾补肾组;C组:化瘀解毒组。每组各25例,3组分别给予相应中药汤剂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清VEGF的水平,治疗的整个过程对患者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VEGF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C组血清VEGF值下降的幅度较A组及B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下降幅度较B组大,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积饮在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方面,以化瘀解毒法起主要作用,其对抗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清VEGF水平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 李柳宁吴霞柴小姝张力文刘柏陈志坚何春霞洪宏喜
- 关键词:消积饮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