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以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右玉精神蕴含的绿色发展观及其现实启示被引量:19
- 2019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右玉县排除一切困难,始终坚持植树造林,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经过近70年的绿色植树接力,将一个"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在此过程中铸造了坚韧不拔的右玉精神。右玉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发展思想,主要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荒野也是金山银山"等思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右玉县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绿色发展经验,如"领导重视,执政为民,依靠群众搞建设""生态第一,严守红线,生态优势经济化""特色发展,坚持不懈,一张蓝图绘到底""解放思想,系统思维,五位一体搞发展""厚植文化,凝练精神,传承好绿色基因"。右玉精神为我国当下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本,深入挖掘右玉精神蕴含的绿色发展思想和绿色发展经验,彰显右玉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深刻内涵,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 周以杰曹顺仙
-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优先
- 我国生态富民水平测度、动态演进及空间关联
- 2024年
- 生态富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立足生态和富民两个维度,构建包含物质生态、精神生态、居民收入、居民文化、居民教育、居民医疗、居民就业创业七个二级指标的生态富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生态富民水平,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生态富民水平动态演进和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从生态富民水平变化趋势看,在全国层面,我国生态富民水平整体较低但呈快速上升态势,其中2013—2018年增速较慢,2019—2022年增速不断加快,生态、富民两个维度的得分均在不断提升;在地区层面,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生态富民水平均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差距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生态富民综合得分高于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水平,中西部地区生态富民综合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和省份间差距看,在全国层面,我国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不断减弱,省份间差距逐渐拉大;在地区层面,东部地区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减弱,省份间差距不断扩大,中部地区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减弱,省份间差距不断缩小,西部地区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始终比较严重,省份间差距变化不明显。从空间关联看,我国各省份生态富民水平空间关联特征显著,东部省份多数属于生态富民水平和空间关联性“双高”的H-H类型,中部省份多数属于生态富民水平或空间关联性“单低”的L-H或H-L类型,西部省份大多属于生态富民水平和空间关联性“双低”的L-L类型,且大多数省份空间关联类型比较稳定。因此,应打通绿色转化通道,助力生态富民水平提升;打造模块化生态富民模式,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提高生态富民
- 周以杰
- 关键词:生态富民动态演进
-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生态哲学诠释被引量:43
- 2019年
-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孕育于新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探索,萌芽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于创新驱动的新时代。其生态哲学内涵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六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本体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体两面的生态世界观,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生态道德观,科学统筹、亦此亦彼的方法论和生态思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论。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质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其蕴含的生态哲学价值:一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赋予山水林田湖草以生命的意义,因而超越了马克思关于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观念;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破解了既有生态哲学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立场上的分歧和对立,开创了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化和中国化的新境界;三是形成了协同推进绿色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思维,即整体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共享思维。
- 曹顺仙周以杰
- 关键词:生态价值
- 现代农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21世纪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农业发展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谋求共同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首先实现现代农业经济,特别是循环经济的发展。
- 周以杰
-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
- 先秦家庭代际伦理及其现代价值初探
-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它反映着社会领域代际伦理的基本情况。廖小平先生指出“作为社会伦理的有机构成部分,家庭代际伦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它对社会的稳定、对社会伦理尤其是家庭伦理的完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周以杰
- 关键词:家庭代际伦理社会伦理先秦时期孝道思想
- 文献传递
- 我国耕地休耕制度的实现路径
- 2019年
- 休耕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以往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和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目前我国具备了推进休耕制度的内部条件、外部因素,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扩大休耕试点;实现和完善耕地休耕制度需要从耕地质量的评估与休耕地的选定、休耕的规模、休耕的补偿机制、休耕地的集中经营、休耕地的管护及监测评估等方面进行探索。
- 周以杰
- 关键词: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