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圆圆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逆转录酶
  • 2篇转录
  • 2篇转录酶
  • 2篇腺炎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表位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多抗原肽
  • 1篇胰腺炎患者
  • 1篇疫苗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早期重症急性...
  • 1篇脂肪酶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周圆圆
  • 3篇廖忠莉
  • 3篇郭红
  • 2篇赵晓晏
  • 2篇周媛
  • 2篇汤旭东
  • 2篇杨武晨
  • 1篇张朋彬
  • 1篇宁琳洪
  • 1篇王国珍
  • 1篇柏健鹰
  • 1篇胡建
  • 1篇覃勇
  • 1篇杨仕明
  • 1篇宁琳红
  • 1篇杨丽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反应蛋白与脂肪酶对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评估的意义
2014年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与脂肪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以此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4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脂肪酶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脂肪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试验中,C反应蛋白和脂肪酶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9%(199/243)和100.00%(243/243),显著高于两者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脂肪酶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更能够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周圆圆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C反应蛋白脂肪酶
BISAP与Ranson's评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比较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比较BISAP评分与Ranson’s评分在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严重度及病死率方面的运用价值。方法以2007年6月到2010年10月入住本院的AP患者为研究对象,资料完整诊断明确者共有652例,采用BISAP(the 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评分与Ranson’s评分比较,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urve,ROC)行回顾性分析,在预计AP的严重度及病死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在652例患者中,通过发病48 h内出现器官衰竭确定为重症者108例(16.6%),共死亡21例(3.2%),BISAP评分≥3分的44例(6.7%),入院48 h内Ranson’s评分≥3分者213例(32.7%)。BISAP与Ranson’s评分二者在评价预后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严重度的曲线下面积BISAP、Ranson’s评分系统分别为:0.846(95%CI 0.808~0.883),0.771(95%CI 0.722~0.820);死亡率分别是:0.809(95%CI 0.699~0.920),0.762(95%CI 0.638~0.885)。结论 BISAP评分系统在急性胰腺炎早期,针对患者严重度、死亡率的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明显高于Ranson’s评分,是目前最简易、及时、连续性强并且对患者而言经济花费少的评分系统,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周圆圆杨丽廖忠莉宁琳洪郭红赵晓晏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预后
一种MAP疫苗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MAP疫苗及其应用,其多肽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所述MAP疫苗是基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T细胞表位MAP疫苗。SEQ IDNO:1-3所示的多肽分别选自HLA-A2限制性显性表位P540、P8...
郭红杨仕明廖忠莉汤旭东宁琳红周圆圆周媛杨武晨柏健鹰张朋彬赵晓晏
文献传递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位多抗原肽疫苗的体外抗肿瘤免疫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基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R540的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MAP)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HLA-A2限制性hTERT CTL表位的多抗原肽负载正常人外周血来源(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树突细胞,并将负载多肽的树突细胞刺激淋巴细胞产生hTERT特异性的CTL细胞,采用51Cr释放实验检测所诱导的CTL细胞体外抗肿瘤杀伤效应。结果 hTERT特异性CTL表位的多抗原肽所诱导的CTL细胞对hTERT及HLA-A2表达均阳性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较之其单肽疫苗杀伤活性明显增强,在最大效靶比(E/T)80∶1时,高出率均大于25%。而对HLA-A2阴性的HepG2肝癌细胞及hTERT阴性的U2OS骨肉瘤细胞不具有杀伤效应,同时其对自体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也不具有杀伤效应。结论 HLA-A2限制性hTERT CTL表位多抗原肽相较于其单肽能在体外诱导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廖忠莉汤旭东王国珍周媛杨武晨周圆圆覃勇胡建郭红
关键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多抗原肽肿瘤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