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宇
- 作品数:45 被引量:2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被引量:1
- 2024年
- 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闽中沿海地区,东濒台湾海峡,西临海坛海峡,邻近闽江河口区域,与大陆的海峡宽5~10公里,处于南亚热带北部,接近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分界线。平潭综合实验区由126个岛屿组成,主岛海坛岛又称平潭岛,系福建第一大岛,面积267.13平方公里。
- 周振宇张闻捷周振宇陈盛范雪春韩潍遥王晓阳
- 关键词:南岛语族新石器时代
- 天津蓟县东营坊遗址出土的石制品被引量:2
- 2015年
- 东营坊遗址位于天津蓟县境内。2007年,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00m2,出土石制品90件。石制品原料系就地取材于遗址附近的河床或基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剥片采用锤击法;石器以小型为主,包括刮削器和雕刻器,由硬锤直接加工而成,方向以正向居多。根据文化层底部哺乳动物化石的测年结果,遗址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或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
- 王春雪盛立双周振宇李锋陈雍高星
- 关键词:晚更新世晚期石制品
- 中国石器实验考古研究概述被引量:3
- 2020年
- 一、前言实验考古,是通过可控条件下的模拟实验复原古人的行为及所产生的物质遗存的一种考古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可借此认识并解读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探寻人类演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石制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实验研究运用将今比古的方法,成为了解古人类生产水平、生活资料的利用、生计策略、行为特点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而用来诠释旧石器时代,乃至稍晚时代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关系等重大问题”[1]。
- 周振宇
- 关键词:史前时代
- 洛南手斧上的淀粉粒与古人类使用石器的策略
- 2024年
- 本项研究通过对陕西洛南张豁口遗址发现的淀粉粒进行分析,聚焦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如何利用植物性食物资源。张豁口遗址出土的阿舍利工业产品上保存了微量的淀粉粒,尽管数量较低,但却为研究早期人类利用植物性资源提供了宝贵的证据,为解读人类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早期人类对根茎类植物挖掘、采集和食用行为的可能性,指出根茎类植物不仅为早期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价值,在人类饮食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且对于理解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使用方式、环境适应策略、古人类认知水平的演变等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 关莹王社江周振宇高星张茜
- 关键词:旧石器手斧淀粉粒生计策略
- 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籍箕滩遗址发现的新材料被引量:11
- 2021年
- 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的籍箕滩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群于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系统发掘,目前,曾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叶制品及动物碎骨的第2地点(T2)由于后期工程建设的原因已不复存在,原记录中的第1地点(T1)、第3地点(T3)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或自然力侵蚀。为探明遗址堆积保存状况,工作队对遗址第1、3地点进行了复查及剖面清理,分别发现了密度较大的石制品遗存。对第1地点和第3地点的光释光和14C测年结果表明,该地有人类活动遗迹的堆积物形成年代为距今16000余年至全新世初期,与河对岸虎头梁遗址群中的马鞍山、于家沟相当,表明了当时古人类的活动范围同时覆盖了桑干河南北两岸。
- 关莹周振宇周振宇王晓敏谢飞葛俊逸
-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 火地群岛史前人类的适应性行为
- 2013年
- Maria Estela Mansur教授是阿根延知名考古学家,毕业于阿根廷拉筹伯大学,并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受聘于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同时也是阿根延国立火地群岛大学的教授。此外,她还在美国、墨西哥、巴西、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高等学校担任客座教授。
- 玛丽亚.伊斯特拉.曼苏尔周振宇
- 关键词:史前人类客座教授考古学家阿根延
- 福建将乐县岩仔洞遗址被引量:5
- 2018年
- 岩仔洞遗址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城东南面约8公里,发现于1988年。经2014年、2015年考古发掘,共发现墓葬2座,房址2座,沟1条,灰坑、柱洞十余个,以及陶、石、骨器千余件,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为了解福建地区史前人类的建筑模式提供新的证据,对研究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东南地区人群流动、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材料。
- 王晓阳周振宇黄运明危长福郜骅林薇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 古代天然沥青的使用被引量:3
- 2008年
- 周振宇
- 关键词:天然沥青人类进化史旧石器时代
- 黑龙江省甘南县旧石器地点发现的新材料被引量:4
- 2021年
- 黑龙江省的旧石器考古发掘与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正式报道或发表的遗址和地点100余处,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各处,年代上均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2017年初,根据齐齐哈尔市查哈阳农场群众提供的线索,笔者等在甘南县环太平湖水库周边发现多处旧石器地点以及原料产地。经对该地区的踏勘调查和对一处地点的小规模剖面清理发现,环太平湖地区分布着面积广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地层,其中石制品数量丰富,同时还发现了疑似的半地穴遗迹。这些遗存代表了当时该地区较大的古人类活动规模,周边出产的优质石制品原料为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力要素,使这一地区孕育出了成熟的石叶、细石叶技术产品。对广合屯第1地点下部风化壳中炭屑的^(14)C测年结果表明,这些石制品的年代应晚于距今3万年。
- 关莹李有骞李有骞邢松程力周振宇
-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 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晚更新世人类遗存与生存模式被引量:47
- 2008年
- 自20世纪80年代在青海小柴旦发现旧石器遗存以来,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已经发现了1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年代属晚更新世晚期。这些遗存显示,古人类在距今30ka左右开始尝试向这些高海拔地区扩散,但直至距今15ka以后才有更多的人群迁徙至此。通过对这些遗存分布位置、古环境特征、年代测定和石器技术、组合分析,得以管窥古人类对该地区的开发利用过程,并进而阐释史前人类技术发展、生存模式演变和古环境的耦合关系。
- 高星周振宇关莹
- 关键词:晚更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