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茜
- 作品数:20 被引量:12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线上+线下课堂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云课堂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就读的35名护理专业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学线上云课堂+线下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采用线上课程教学(教学视频)、辅助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课件、教学笔记、自我测试题、案例库)、参与课堂(包括答疑环节、翻转课堂)、实践工作坊四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以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为指导的理论知识测试及操作考核,将其成绩与34名2019年同期学生(对照组)比较,同时向研究组学生发放线上云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并统计调查结果.结果研究组的主观题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分:33.42±2.99比31.36±4.74,P<0.05),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理论成绩(分):84.99±7.21比85.06±6.86,操作成绩(分):83.34±5.92比82.67±4.76,均P>0.05〕.共回收有效问卷35份,回收率为100%.34名(97.1%)学生表示接受云课堂教学模式,33名(94.3%)学生表示线上云课堂学习较传统课堂更便利,30名(85.7%)学生赞同采用协作学习的组织形式,31名(88.6%)学生对线上云课堂的资源配置表示满意,26名(74.3%)学生认为此模式有效促进了其对急救护理学的学习,32名(91.4%)学生认可教师的教学质量.结论疫情期间线上云课堂体现出移动教学的特性,在提升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学生通过手机实现随身课堂获取学习资源,便捷高效,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团队协作的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沟通协作能力的发展,与线下操作实践结合可保证教学质量.
- 裔雅萍何文霞周茜刘烨
-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学线上教学教学评价
- 环乳晕切口应用于乳腺脓肿引流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在哺乳期乳腺脓肿行乳晕区切开引流术(abscess incision anddrainage,AID)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48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AID治疗。其中,有9例(A组)脓肿中心靠近或位于乳晕区,采用了环乳晕切口。另外39例(B组)因为脓肿位置原因,采用了非环乳晕切口行AID。均进行术中排脓、适当冲洗、纱布充填引流、术后换药以及抗菌素应用等方法治疗。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延期缝合患者例数以及术口美观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28.8±5.6)min vs.(25.8±3.9 min),(110.3±15.2)ml vs.(99.5±14.6)ml,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彻底排脓,术后均无乳头乳晕坏死。A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7±3.4)d vs.(25.3±2.9)d,(16.4±3.0)d vs.(26.4±2.7)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需延期缝合病例数较B组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 vs 39,P<0.05),两组切口均Ⅱ期愈合。4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6~54)个月。术后6个月均无慢性感染或复发。A组患者对于切口美观的满意度较B组高(66.7%vs.25.6%,P<0.05)。结论乳房脓肿患者AID术中合理应用环乳晕切口,引流效果可靠,减少了延期缝合操作,且患者对切口美观较为满意。
- 刘小丰胡海涛张敏周茜陈飞马晶晶陆澄
- 关键词:引流术切口脓肿乳房乳晕
- 乳癌保留乳房皮肤或乳头乳晕的一期重建术的肿瘤安全性问题及对策
-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房一期重建术(Skin-Sparing Mastectomy and Immediate BreastReconstruct ion,SSMIBR)或保留乳头的(Nipple-Sparing Mas...
- 刘小丰周茜殷虹达应祥陈飞马晶晶谢晖张敏陆澄
-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
- 文献传递
-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ER、PR、p53及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分别为72.1%、9.8%,但其表达与survivin、ER、PR、P53、Her2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明显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但作为预后指标需要进一步评价。
- 陆澄谢晖周茜
- 关键词:SURVIVINERPRP53
- B超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于乳腺肿块诊断作用的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评价B超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在可触及的乳腺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讲述操作中的技术事项。方法:回顾分析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总结B超引导CNB的适应证、优缺点、注意点。结果:CNB的敏感性为94.85%,假阴性为5.15%;病理低估为5.83%;诊断符合率为89.32%。14Gauge穿刺针的标本数应该是3根以上的合格标本;行ER、PR、neu检测的患者,需取合格穿刺标本4根以上。结论:对于临床可触及的乳腺肿块,该检测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B超引导CNB适用于超声发现的乳腺病灶。B超引导的CNB的优点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避免了手术切除肿块时可能带来的肿瘤播散。从术中冰冻病理到术前明确诊断是一种治疗模式的转变。
- 刘小丰张家新沈瑾陈飞周茜谢晖陆澄
-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活检
- 腋下副乳手术切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副乳由胚胎乳腺始基发育而成,亦称异位乳腺、多乳腺症或多乳畸形,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最常见的生长部位是腋下。副乳是一种返祖现象,副乳越大,畸形越严重。大的腋下副乳对腋窝的外观影响较大,往往需要手术切除。
- 刘小丰周茜陈飞殷虹达应祥陆澄
- 关键词:副乳腺外科手术
- 较大纤维腺瘤切除乳腺腺体瓣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可靠的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下方较大纤维腺瘤切除后Ⅰ期行乳腺腺体瓣支撑的乳房成形术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 NAC下方较大纤维腺瘤1例患者,行较大纤维瘤切除术后,对下侧乳腺腺体纵行放射状切开,使腺体瓣呈四面体形,将四面体形的腺体瓣顶端与乳晕上方对应的腺体缝合,再将下侧腺体的两个切开面予以缝合。结果 NAC位置无偏移,无塌陷,术后外观效果好。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乳房支撑成形术,适用于NAC下方较大的纤维腺瘤切除后的乳房成形。
- 刘小丰周茜陈飞殷虹达应祥马晶晶谢晖张敏陆澄
- 关键词:纤维腺瘤乳房成形术
- 乳腺钙化活检标本的病理取材的块状定位法
- 目的:开放式手术活检的乳腺钙化灶标本一般较大,且通过非X线方式难以判断标本中钙化灶的确切位置,这为病理科医生从标本中进行准确的病理取材带来了困惑。本文介绍一种新颖的切割线标记及/或金属标记的乳腺钙化活检标本的块状定位法,...
- 刘小丰陈飞周茜陈慧陆莲娣李青陆澄
- 关键词:乳腺钙化灶手术活检病理取材
- 文献传递
- 一种移动乳头的巨纤维腺瘤切除术的切口设计
- 乳腺纤维腺瘤一般较小,大多直径在3cm以下。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乳腺的巨纤维腺瘤通常指最大径大于7cm的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因为体积巨大,可以引起乳头移位,如何在切除巨纤维腺瘤的同时,使移位的乳头得到矫正,...
- 刘小丰陈飞周茜马晶晶殷虹达应祥陆澄
-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切口设计手术切除
- 文献传递
- 表柔比星联合卡铂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联合卡铂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卡铂25 mg·m^-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表柔比星60 mg·m^-2。2组每次给药持续30 min,每日1次,21 d为1周期,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多巴胺(DA)、乳腺癌相关肽(TFF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7%(44例/51例)和65.31%(32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DA分别为(168.65±21.13)和(135.41±21.14)pg·mL^-1;TFF1分别为(95.79±10.31)和(71.23±11.13)pg·mL^-1;TNF-α分别为(204.51±42.43)和(176.84±35.16)ng·L^-1;VEGF分别为(69.34±11.35)和(103.52±15.36)ng·mL^-1;MMP-9分别为(33.21±4.73)和(55.27±4.39)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57%(11例/51例)和46.94%(23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DA、TFF1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 孙二虎周茜刘小丰
- 关键词:表柔比星乳腺癌多巴胺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