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前列腺
  • 1篇代膀胱
  • 1篇等离子双极
  • 1篇等离子双极电...
  • 1篇等离子双极电...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用药
  • 1篇用药分析
  • 1篇用药金额
  • 1篇用药频度
  • 1篇源性
  • 1篇远处转移
  • 1篇治疗肾结石
  • 1篇中成药
  • 1篇日均费用
  • 1篇上皮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周金
  • 4篇蔡经爽
  • 4篇黄志扬
  • 2篇叶燕乐
  • 2篇辛军
  • 2篇吕联辉
  • 2篇吴文峰
  • 2篇张文彬
  • 1篇蔡雪华
  • 1篇汤利
  • 1篇陈家壁
  • 1篇吴芬芬
  • 1篇陈庆

传媒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糖尿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急救处理及临床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急救处理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患者中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且合并糖尿病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急救处理与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治疗2 d后的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_2、MA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的WBC、CRP、PCT、Scr、TNF-α、BL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及时的抢救与治疗,2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愈或病情好转后出院,住院时间10~24 d,平均(12.8±2.4)d。2例在治疗2 d后无效死亡,死亡率6.67%。结论:临床应积极预防,及时诊断、抢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及时对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血液净化、血液灌流,以控制病情发展。
蔡经爽黄志扬张文彬吴文峰陈庆吕联辉周金
关键词:急救糖尿病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中前列腺切除比率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前列腺组织的切除比率对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3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接受PKRP治疗,计算切除的前列腺体积(resection of Prostate volume,RPV)。治疗前、后3个月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score,QOL)及尿动力学指标比较。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将临床疗效分为效果满意组与效果不满意组,分析TPV、TZV、RPV、RPV/TPV、RPV/TZV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后3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PVR较术前降低(P<0.01),Qmax、MCC、BC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效果满意组治疗后3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低于效果不满意组(P<0.05),Qmax、MCC、BC高于效果不满意组(P<0.01)。术后效果满意组RPV/TPV、RPV/TZV均高于效果不满意组(P<0.01)。RPV/TPV、RPV/TZV对PKRP手术效果预测价值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RPV/TPV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P<0.01),RPV/TZV的曲线下面积为0.811(P<0.01)。结论 PKRP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尿动力学参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近期疗效与术中前列腺组织的切除比率存在相关性。
黄志扬陈家壁蔡经爽吴文峰周金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近期疗效尿动力学
miR-139-5p靶向Notch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与转移
2023年
目的 探讨miR-139-5p靶向调节Notch1表达对前列腺癌(PC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PCa组织标本,购买PCa细胞系,分别以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和人前列腺上皮细胞系为对照。采用qRT-PCR实验和Western-blot实验分别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139-5p和Notch1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39-5p与Notch1的靶向关系;采用Western-blot实验检测细胞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裸鼠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的方式建模,评估肺部肿瘤转移灶的情况。结果 在组织学和细胞水平上,与BPH组织比较,前列腺癌miR-139-5p低表达,而Notch1高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表达miR-139-5p的PC-3细胞E-cadherin表达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降低;Transwell迁移实验每视野穿膜细胞数更少;裸鼠肺转移模型中平均肺转移瘤病灶数目更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39-5p mimics转染同时过表达Notch1,与单纯miR-139-5p mimics转染比较,E-cadherin水平降低,而N-cadherin和Vimentin水平升高,Transwell迁移实验中穿膜细胞数也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139-5p降低PC-3细胞Notch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Notch1的PC-3细胞中,转染miR-139-5p mimics组细胞荧光活性显著低于miR-NC处理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39-5p在PCa中低表达,可通过上调其表达靶向抑制Notch1,从而抑制PCa细胞EMT和远处转移。
黄志扬蔡经爽周金张巍辛军蔡雪华叶燕乐
关键词: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远处转移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术后护理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膀胱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结果:9例患者在院期间全部存活,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结论: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是一种彻底根治膀胱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好。手术疗效与术前术后护理紧密相联,优质的术后护理可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吴芬芬汤利周金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后护理
某院泌尿外科2014-2018年中成药使用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泉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4-2018年中成药使用情况,为医院泌尿外科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该院泌尿外科2014-2018年中成药的使用数据,对年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该院泌尿外科中成药使用金额相对较低,但用药金额、DDDs、DDC呈较快上升趋势。结论泌尿外科中成药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医生应加强中医理论学习,遵循中成药使用原则及条件,合理使用中成药,提高科室合理用药水平。
周金陈滟湄
关键词:泌尿外科中成药用药分析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接受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接受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是否伴有糖尿病进行分组,将其中50例合并糖尿病的肾结石患者视作糖尿病组,将另外60例单纯肾结石患者视作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与非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非糖尿病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出现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龄、结石直径大、手术时间长、术中灌注量多。结论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可行性,安全性不会受到影响,可在临床推广。
蔡经爽黄志扬张文彬辛军叶燕乐吕联辉周金
关键词:肾结石糖尿病经皮肾取石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