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力达·亚森

作品数:27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9篇干细胞
  • 9篇干细胞移植
  • 8篇外周
  • 8篇外周血
  • 8篇白血
  • 7篇外周血干细胞
  • 7篇外周血干细胞...
  • 7篇急性
  • 7篇白血病
  • 6篇淋巴
  • 6篇抗原
  • 5篇血液
  • 5篇血液病
  • 5篇恶性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免疫
  • 4篇骨髓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机构

  • 27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杨浦区...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27篇哈力达·亚森
  • 16篇李玲
  • 14篇江明
  • 13篇温丙昭
  • 12篇郭新红
  • 11篇曲建华
  • 10篇钟笛
  • 10篇郝建萍
  • 7篇王蕾
  • 7篇袁海龙
  • 6篇陈瑢
  • 5篇赵芳
  • 4篇王蕊
  • 4篇迪丽娜孜·阿...
  • 3篇段显琳
  • 3篇王善征
  • 3篇陈双
  • 3篇丁凌录
  • 2篇石伟
  • 2篇许建华

传媒

  • 6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八届全国难...
  • 1篇第11次中国...
  • 1篇第12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6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和IL-6在不同类型淋巴瘤组织与血浆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97例淋巴瘤患者石蜡组织和血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观察组织与血浆中IL-10和IL-6表达情况。结果IL-10和IL-6在不同类型淋巴瘤组织中皆呈阳性表达,且各亚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15,x2=0.542,均P〉0.05);IL-10和IL-6分别在肿瘤中的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淋巴瘤患者血浆IL-10和IL-6水平[(232.57±191.59)pg/ml、(80.70±89.68)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59.12±68.35)Pg/ml、(45.68±33.6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8,t=2.896,P〈0.05);血浆IL-10和IL-6水平随肿瘤细胞表达强度增强而增强(x2=0.815,x2=0.542,P〈0.05);IL-10和IL-6在淋巴瘤细胞表达强度两者呈正相关(L=0.394,P〈0.05)。结论IL-10和IL-6在淋巴瘤患者淋巴瘤组织和血浆中都有表达,淋巴瘤患者血浆IL—10和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在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能作为淋巴瘤诊断的辅助指标。
王欣顾霞哈力达·亚森郭新红
关键词:淋巴瘤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髓系抗原表达特征的分析
<正>目的探讨伴髓系抗原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的免疫学特点及临床特征。资料和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8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表型。84例 ALL中男55例,女29例,年龄在2~78岁...
李玲温丙昭钟笛王蕊迪丽娜孜·阿不来提哈力达·亚森江明付美兰曲建华郭新红王晓敏
文献传递
Shh信号通路抑制剂Jervine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UTZ-1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Shh信号通路中SMO抑制剂(Jervine)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UTZ-1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Jervine对MUTZ-1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Jervine对MUTZ-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hh信号通路效应蛋白BCL2和CyclinD1的表达水平;荧光实时定量PCR法(RT-qPCR)检测Jervine作用于MUTZ-1细胞后Shh通路中Smo和Gli1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Jervine对MUTZ-1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24 h,r=-0.977);Jervine能有效促进细胞凋亡,并且细胞凋亡率与Jervine剂量成呈相关(r=0.997);加入不同浓度Jervine后G1期细胞所占比重增多,S期细胞减少(P<0.001),Jervine可使MUTZ-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抑制细胞增殖。Jervine作用MUTZ-1细胞后Smo和Gli1基因表达水平及下游靶基因的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下降(P<0.05)。结论:SMO抑制剂能有效抑制MUTZ-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秦玉婷姚柳银臻王欢陈双尼罗帕尔·吐尔逊哈力达·亚森刘洋帕提古丽·阿不力孜江明郝建萍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HH信号通路MUTZ-1细胞
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36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亲属间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恶性血液病患者36例,中位年龄25(11~48)岁,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1个位点不合者7例,2~3个位点不合者29例。移植方案采用清髓性预处理及联合免疫抑制剂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进行非体外去T细胞的PBSCT,移植的CD34^+细胞中位数为11(4.16~21.00)×10^6/kg。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完全、持久供者造血干细胞植入,发生急性GVHD(aGVHD)15例(41.7%),均为Ⅰ-Ⅱ度;存随访时间超过18个月的29例患者中发生慢性GVHD(cGVHD)17例(58.6%)。移植后T、B、NK细胞亚群下降及恢复与HLA位点全相合移植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4~69)个月,复发5例,累计复发率为13.9%。现无自血病存活30例,2年预期总无白血病生存率(LFS)为82.2%。结论应用清髓性预处理联合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非体外去T细胞亲属间HLA单倍体相合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案。
袁海龙李玲曲建华温丙昭江明郝建萍陈瑢郭新红哈力达·亚森王善征丁凌录
关键词:HLA抗原血液肿瘤移植物抗宿主病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PAIg,评价其在I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AIgG、PAIgA、PAIgM;用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检测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GPIIb/IIIa和GpIb/IX。结果PAIg在ITP组灵敏度为80%,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为63.3%.MAIPA法检测抗GPIIb/IIIa和GPIb/IX,在ITP组中的灵敏度分别为53.3%和30%;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中除1例GPIb/IX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两组检出率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PAIg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较差;抗血小板特并性抗体灵敏度虽较低,但特异性很高,可鉴别ITP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可成为ITP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郭新红哈力达·亚森马艳刘洋陈瑢迪丽娜孜郝建萍王蕾段显琳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
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免疫功能重建的规律,及时指导移植后感染的防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接受allo-PBSCT后外周血T(CD3、CD4、CD8)、B(CD19)、NK(CD56)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 allo-PBSCT后+1个月时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较正常都有显著下降(P<0.05),CD;细胞在+3个月时开始逐渐上升,至+12个月时基本达到正常,CD+4细胞在+6个月时基本达到正常,CD+8细胞在+3个月时已达正常,CD+4/CD+8在移植后较正常均无显著下降(P>0.05),仅在+6个月时呈倒置;CD+19和CD+56细胞在移植后+1个月时仅有轻度下降,在移植+3个月时均超过正常.全相合和半相合组的T、B、NK细胞亚群在+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在移植后+3个月时,半相合组的CD+3、CD;细胞显著高于全相合组(P<0.05),而CD+4/CD+8湿著低于全相合组.在移植后+1个月时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组的CD+4细胞显著高于无cGVHD组(P<0.05),其他时间段两组各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o-PBSCT免疫重建的速度较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快,且HLA的不相容性以及cGVHD的发生对免疫重建无重大影响.
曲建华李玲温丙昭钟笛哈力达·亚森江明陈瑢王蕾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淋巴瘤患者血浆TNF-α和TNF—β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在淋巴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炎症反应、过敏反应等多种机体的生理过程,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有研究发现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TNF—OL水平升高,且较高水平的TNF与淋巴瘤的不良预后有关。
哈力达·亚森郭新红阿丽亚·热哈提顾霞陈瑢迪丽娜孜·阿布来提
关键词:血浆TNF-Α恶性淋巴瘤生物学效应血清TN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h1/Th2的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Th1(IL-2、IFN-γ)及Th2(IL-4、IL-10)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ITP患者发病与Th1/Th2优势活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0例ITP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2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清中IL-2、IFN-γ、IL-4、IL-10水平。结果:ITP患者治疗前IFN-γ及IL-2因子水平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及IL-10因子治疗前水平低于治疗后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型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应答在ITP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调整Th1/Th2细胞因子的偏移状态。
郭新红赵芳石伟马秀敏徐琦帕提古丽·阿不力孜哈力达·亚森
关键词: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
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与同胞HLA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间质性肺炎的发生及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恶性血液病患者行亲缘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RHNT-PBSCT)与同胞HLA全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MSNT)-PBSCT术后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其疗效。方法以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RHN^PBSCT术的10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行MSN-PBSCT术的125例患者为对照,对两组患者间质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和采用更昔洛韦为主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RHN-PBSCT和MSN-PBSCT患者组间质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5.60%(17/109)、13.60%(17/125)(P=-0.150),治疗有效率均为76.47%(13/17)(P=-0.5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影响RHNT-PBSCT术后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行RHN%PBSCT术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与行MSN-PBSCT术后的患者比较,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并不增高,采用更昔洛韦为主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两组疗效相当。
王新有江明曲建华段显琳袁海龙王蕾徐建丽丁凌陆娜迪娅·阿不都克里木李玲哈力达·亚森郭新红温丙昭
关键词:HLA抗原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间质性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129例MDS患者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和RHG显带技术制备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28例患者同时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随访观察88例患者,根据核型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比较各组白血病转化时间和生存时间。结果129例患者中52例存在核型异常,检出率为40.3%,核型异常包括数目和结构异常,其中复杂异常核型最多,为16例(30.8%),发生频率较高的单独核型异常为20q-和+8,分别为10例(19.2%)和8例(15.4%),6例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阴性而FISH检测阳性。中位随访时间[M(Q1,Q3)]为11(3,60)个月,88例随访患者中27例(30.7%)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向白血病转化率分别为27.8%(15/54)、23.5%(4/17)和47.1%(8/17),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向白血病转化的中位时间分别为〉60(14,〉60)、48(35,〉60)和7(6,1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15,〉60)、21(14,35)和10(6,13)个月,高危组向白血病转化时间和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对M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郝建萍陈双哈力达·亚森江明钟笛王蕾赵芳李玲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异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