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胜天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5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幼儿
  • 3篇装饰
  • 3篇建筑
  • 2篇幼儿园环境
  • 2篇设计史
  • 2篇手工艺
  • 2篇文化
  • 2篇现代设计史
  • 2篇建筑装饰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高校
  • 1篇信息设计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色
  • 1篇忧愁
  • 1篇幼儿园设计
  • 1篇源流
  • 1篇源流考
  • 1篇设计生态
  • 1篇世界现代设计...

机构

  • 11篇广西艺术学院
  • 8篇广西大学

作者

  • 12篇唐胜天
  • 9篇陶珂
  • 1篇帅民风

传媒

  • 3篇装饰
  • 3篇艺术探索
  • 1篇中国艺术
  • 1篇艺术科技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现代装饰(理...
  • 1篇艺术品鉴
  • 1篇工业工程设计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学生建座有吸引力的“博物馆”——关于高校“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材编写的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本人近期做了一个关于在校大学生对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现用教材满意情况的小调查,结果十分出人意料,但却真实地反映了现用教材在编写方面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文章试图从教学入手,借鉴博物馆的变革史,就我国高校设计史课程教材编写的一些改革思路展开讨论,表述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依此引起相关业界人士更为深入的思考,探讨发展出一条更合理的现代设计史教材编写思路。
唐胜天陶珂
关键词:现代设计史博物馆
《天线宝宝》教给了我们什么——幼儿喜好的视觉元素探索尝试
2013年
前段时间微博上一组造型极具现代感的幼儿园设计效果图引发网友热议,或褒或贬热闹非凡。由于笔者一直关注幼儿认知心理学研究中视知觉发展与幼儿园空间设计的关系,此番议论引发了一些思考。正好某日看到家中尚处学龄前的小侄女看《天线宝宝》,细看之下得到一些启发,遂结合日常研究成此小文,希望能对相关设计领域具有参考价值。
唐胜天陶珂
关键词:幼儿园设计天线宝宝幼儿视觉元素
建造孩子们自己的王国——幼儿园环境中识别系统设计现状初探
2012年
最近由于一项幼儿园建筑环境装饰工程需要,笔者对广州、深圳、顺德及南宁四个城市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展开了近一个月的考察,结果出乎意料一考察到的十来所幼儿园建筑环设计中,关于境识别系统的设计状况十分不尽如人意。文章通过对所考察幼儿园存在的此类具有普遍陛的问题进行表述,并尝试提出改进方法,试图通过一点浅薄探析,引起设计界的关注和相关深度研究的开展,让这一研究尚处空白,但对于人类心智发展至关重要阶段的建筑环境设计领域尽快发展起来。
陶珂唐胜天
关键词:建筑环境
迥然不同的幼儿概念认知世界——小议幼儿园空间中环境识别信息设计存在问题
2013年
由于某幼儿园装饰工程的需要,笔者在幼儿园做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其中观察到一些看似平常的有趣现象,却对相关设计领域有着启发意义。特别是环境识别信息设计这块,在当下幼儿园环境中普遍存在缺陷,究其原因是与设计师对幼儿园这一特殊环境的服务人群——孩子们的认知世界了解不多造成的。本文就以调研期间笔者观察到的一件小事为引子,介绍了幼儿概念认知的特点,希望给与此相关的设计开展以借鉴作用。
陶珂唐胜天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装饰工程教育指导纲要
产品创新的推手:西阵织生产组织结构研究
2023年
本文从组织结构视角探讨了日本传统技艺西阵织产品创新的动因,深化了产品更新是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一一般性认知,揭示外部因素如何推动该传统产业产品更迭。文章首先介绍西阵织生产组织结构的特点,然后分析其历史上的两大变化:一是生产管理中各时期责权关系的演变,二是明治维新后京都政府的工匠组织改革与产品更替的关系。文章认为,生产组织结构在外部因素导致产品革新的过程中扮演媒介角色,且在面临诸多生存挑战的今天,西阵织的生产组织结构仍通过不断演化调整产品以适应时代变迁。
唐胜天
关键词:纺织工艺
旅游扶贫背景下的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被引量:3
2019年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独特民间文化的体现,然而,在近年持续推进的非遗活化工作中,这些传统技艺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国家大力推广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该政策对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发展是个契机,现在却因为多重因素发展略显滞后。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业界关注,使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之路更加顺畅、高效。
唐胜天胡明舒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艺术特色乡村旅游扶贫
晶莹灿烂的混沌世界——中南半岛建筑装饰中使用镜片镶嵌手法源流考
2015年
作者在参观印度北部两处古代宫殿的时候,注意到其中以镜片制作的壁面装饰与之前游历老挝几座皇家寺院所见极为相似,似有渊源。因作者正在做相关领域的研究,故回国后遍查中英文资料却所获甚微。因深感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此项研究对于中南半岛建筑装饰艺术领域的研究深化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故作者尽己所能搜集蛛丝马迹,整理思路成此小文,以期理清中南半岛与镜片相关的建筑装饰源流问题。因文字资料十分有限,文中采用了不少作品比对的方法,故所得结论有待相关领域进一步的印证,仅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唐胜天陶珂
关键词:建筑装饰镜片源流
外来文化对老挝和中国广西传统祭祀建筑装饰的影响
2015年
地处中南半岛的老挝民族与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有诸多相似之处,两地建筑最初的形式均为极相似的干栏建筑,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装饰风格。老挝建筑文化采取的是"融合"的态度,将外来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吸收进本国文化中,消化发展。中国广西对于外来建筑装饰文化的态度是"兼容",保持各自的原本特征。
陶珂唐胜天
关键词:外来文化
拓展新功能,保护古建筑——以马来西亚槟城海珠屿大伯公庙环境改造规划项目为例
2012年
马来西亚槟城海珠屿大伯公庙历来作为东南亚华人的文化图腾,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伯公文化信仰逐渐淡化,现有的大伯公庙的功能已不适合当前的文化发展。针对古庙修缮改建的现状,结合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指导,给古庙赋予新的交流、纪念、游览功能,使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
陶珂唐胜天帅民风
关键词:古建筑文化环境
从设计生态的视角看非遗创新之争议--建立手工艺类非遗保护的新观念被引量:2
2021年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近二十年来,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亦伴随诸多讨论。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原样保留还是创新发展”这一议题,引发广泛争议。本研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认为,虽然争议双方均有理有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都存在局限。因此试图从设计生态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上述讨论,搁置争议,建立基于设计生态视角的将传统技艺“内嵌”回其生存环境的保护新观念。同时,呼吁相关非遗保护机构重视打造传承人与从事创新工作的专业人士的沟通平台,以新观念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唐胜天
关键词:设计生态可持续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