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欢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诊断
  • 2篇肾病
  • 2篇梅毒
  • 2篇梅毒血清
  • 2篇梅毒血清诊断
  • 2篇抗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蛋白原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水平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异常
  • 1篇预后
  • 1篇肾病患者
  • 1篇视黄醇结合
  • 1篇视黄醇结合蛋...
  • 1篇酸血症

机构

  • 6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6篇夏欢
  • 2篇杨瑶
  • 2篇王永卿
  • 2篇巫翠云
  • 1篇叶芳丽
  • 1篇潘健华
  • 1篇潘在兴
  • 1篇符先先
  • 1篇何金龙
  • 1篇杜梅英
  • 1篇钟祥旭
  • 1篇蔡丽云
  • 1篇姚敏
  • 1篇郑青
  • 1篇邱梅花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RBP的方法学及临床价值初步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进行方法学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2例肾病患者(肾小球肾炎35例、糖尿病肾病1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3例)、86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21例、肝硬化49例、肝恶性肿瘤16例)及10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RBP含量,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对其进行精密度、线性、准确度等方法学评价以及临床应用初探。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2.05%~4.35%,批间CV为2.94%~5.41%,总CV为2.71%~8.85%。线性不低于120 mg/L,回归方程为Y=0.934X+4.838,r=0.975。最低检测浓度为1 mg/L。低、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为109.5%、96.2%、98.8%,总回收率为99.4%。该法与DADE BEHRING特种蛋白仪的相关性良好(r=0.997)。肾病各组的血清RBP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但肾病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各组的血清RBP含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肝病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宜于推广。RBP对肝、肾疾病的诊断都有临床意义。
王永卿夏欢姚敏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肝病肾病
2011至2016年梅毒患者抗体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 通过检测入院患者梅毒抗体,了解梅毒感染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6年海口市人民医院199498例就诊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密螺旋体抗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检测非密螺旋体抗体.对ELISA法检测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 PPA)复查确认.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梅毒密螺旋体抗体确认阳性7616例,阳性率为3.82%.2011年至2016年分别检测23188、32010、35079、35734、35406和38081例,梅毒密螺旋体抗体确认阳性者分别为952、1261、1597、1376、1229和1201例,阳性率分别为4.11% 、3.94% 、4.55% 、3.85% 、3.47% 和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167,P〈0.05).梅毒密螺旋体抗体阳性者男4899例,阳性率为4.85%;女2717例,阳性率为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43,P〈0.05).年龄〉80岁者梅毒密螺旋体抗体确认阳性率为6.09%,年龄〉60岁者总阳性率为5.03%.TRUST阳性共计3413例,阳性率为1.71%.2011年至2016年TRUST阳性者分别为179、390、585、768、816和675例,阳性率分别为0.77% 、1.22% 、1.67% 、2.15% 、2.3% 和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779,P〈0.05).男性TRUST阳性2022例,阳性率为2.01%,女性TRUST阳性1391例,阳性率为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87,P〈0.05).2011年至2016年,~9岁、~19岁年龄段TRUST阳性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98和11.018,均P〉0.05);而~29岁、~39岁、~49岁、~59岁、~69岁、~79岁、≥80岁年龄段TRUST阳性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100、38.387、89.360、75.874、87.743、71.035和30.593,均P〈0.05).结论 2011年至2016年海口市人民医院梅毒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性别、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阳�
夏欢邱梅花巫翠云
关键词:梅毒抗体梅毒血清诊断
2011-2016年199498例梅毒抗体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1年-2016年199498例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制定梅毒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海口市人民医院所有就诊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梅毒...
夏欢
关键词:梅毒抗体梅毒血清诊断
Livin、STAT3基因在海南地区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2022年
目的研究Livin、STAT3基因在海南地区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取患者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病灶边缘3 cm)进行研究。观察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ivin、STAT3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Livin和STAT3基因表达情况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Livin和STAT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Livin和STAT3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64、51.242,P<0.05)。Livin、STAT3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以及包膜浸润有关(x^(2)=3.117、4.493、3.760,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等无关(x^(2)=0.048、0.112、0.519、0.013,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Livin基因表达阳性的42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STAT3基因表达阴性,Livin基因表达阴性的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STAT3基因表达阳性。两者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Livin和STAT3基因表达明显升高,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Livin和STAT3基因表达异常升高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潘在兴潘健华夏欢叶芳丽杨瑶
关键词:LIVINSTAT3甲状腺癌病理特征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比值及血尿酸(UA)等各项代谢指标水平,结合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等临床资料,探讨DN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入选DN患者76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尿mALb/Cr〈300 μg/mg)46例、临床白蛋白尿组(尿mALb/Cr≥300 μg/mg)30例,另选49例糖尿病无肾损伤患者(尿mALb/Cr〈30 μg/mg)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尿mALb/Cr、血UA、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BMI及病程长短.结果 临床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年龄、病程、尿mALb/Cr、血UA、FBG、TC、TG、LDL、HbA1c、BM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12.48、141.43、29.25、8.49、4.98、6.18、3.89、3.17、5.01,均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高尿酸血症比率分别为26.09%、6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74、24.833,均P〈0.05).尿mALb/Cr与年龄、病程、BMI、UA、TG、TC、LDL、FBG、HbA1c呈正相关(r=0.120、0.299、0.148、0.340、0.157、0.149、0.103、0.487、0.31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病程、血UA、FBG是尿mALb/Cr的独立危险因素,TG、BMI、尿mALb/Cr是血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尿mALb/Cr与血UA互为其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过程,糖尿病病程、UA、BMI、TG、TC、LDL、FBG、HbA1C与DN患者尿mALb/Cr排泄增加有关,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可改善DN患者症状和生存质量.
梁宁郑青符先先钟祥旭王永卿杜梅英杨瑶蔡丽云夏欢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肌酐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
外周血PLT计数、Fib、FDP、DD在评估鼻咽癌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含量变化与鼻咽癌(NPC)预后的关系,为NPC患者巩固疗效、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NPC患者113例(NPC组)、鼻咽部良性肿瘤患者30例(鼻咽部良性肿瘤组)、鼻咽炎症患者30例(鼻咽炎症组)及体检健康者3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4个组Fib、FDP和DD水平;采用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4个组的PLT数量,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NPC患者在初次入院时Fib、FDP、DD水平均显著高于鼻咽部良性肿瘤组、鼻咽炎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LT计数则显著高于鼻咽部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NPC 3年未复发组出院前PLT计数、FDP水平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NPC 3年复发组出院前PLT计数、Fib、FDP水平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再入院时PLT、FDP、DD水平与出院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FDP、DD与初次入院时相比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 PLT计数、Fib、FDP、DD水平检测对NPC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夏欢巫翠云何金龙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