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忠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贝克特
  • 2篇殉难
  • 2篇研究生英语
  • 2篇研究生英语教...
  • 2篇译介
  • 2篇英语
  • 2篇英语教学
  • 2篇萨缪尔·贝克...
  • 2篇洛伊
  • 2篇精神分析学
  • 2篇镜像
  • 2篇荒诞
  • 2篇荒诞派
  • 2篇教学
  • 2篇翻译
  • 1篇短语
  • 1篇游戏
  • 1篇语篇
  • 1篇语言
  • 1篇时空体

机构

  • 12篇中南大学
  • 10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12篇姚忠
  • 10篇曹波
  • 2篇刘喜荣
  • 2篇魏小莎

传媒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外语教学
  • 1篇外语与翻译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株洲工学院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第二届中国外...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接受
2012年
本文论述〈格列佛游记〉在中国译介的状况及接受体系的建构,力图解决其如何“中国化”的历史问题。作者认为,其在中国的译介两度步入兴盛期,对中国现代讽刺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误读现象十分普及,“其中译史本身便是一部误译史”;学术界的接受在21世纪初出现“井喷”现象,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兼顾、平行研究与交互研究并重的接受体系。
曹波姚忠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译介
《莫洛伊》中莫兰的退行性自我探索被引量:1
2015年
很大程度上,贝克特的小说三部曲模仿了其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在首篇《莫洛伊》中,莫兰寻找莫洛伊的旅程实际上是他从"象征界"回溯到"想象界"去探索自我的旅程。期间,他感到自己像耶稣一样殉难了,无法保持"父性"和与圣父、圣子的"三位一体"。脱下在"象征界"披上的文明外衣后,他发现本真的自我和"母亲莫洛伊"并无二致。正如该小说的两部分叙事构成镜像关系,莫兰和莫洛伊也互为镜像,但因镜面或照镜者自身的瑕疵,这一镜像模糊不清,无助于对照镜者辨别自我的身份。"退化"后的莫兰和颓废的莫洛伊都还是"问题主体",离末篇《无法称呼的人》当中"没有主体的潜意识的世界"尚有距离,是贝克特"失败"文学观的化身。
姚忠曹波
关键词:自我探索殉难
静态景观术语的翻译
2004年
景观术语大多数是简单的偏正结构,表达的是景观的静态特征和类别属性,但其定语部分的具体构成方式却比较复杂。定语部分的内部构成、中心名词的性质及定语部分与中心名词的逻辑关系决定了译语表达式中定语的位置。景观术语的正确翻译对于国际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姚忠曹波
关键词:名词短语翻译
语言与内容融合之研究生英语教学被引量:4
2008年
介绍了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方法的理据与内涵,并对此教学方法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实施所涉及的教学模式、教师、教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魏小莎姚忠刘喜荣
关键词:主题
莫洛伊恋母的困境与游戏被引量:1
2014年
在贝克特的小说《莫洛伊》中,由于父亲的缺场或无能,莫洛伊在寻母旅程中一路玩弄恋母游戏,表现出许多跟母亲有关的恋物癖症状;但鉴于母亲的堕落和乱伦的危害,他又借污秽学对母亲大肆谩骂,表现出典型的厌女症状和对父亲法则的最终服从。在笔者看来,莫洛伊是一个从"象征界"向"想象界"退化的"问题主体",其叙事中的种种谜团和杂耍似的游戏都是其恋母困境外化而成的"梦意象",和作者"身处子宫的记忆"密切相关。
曹波姚忠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恋母情结游戏
语言与内容融合之研究生英语教学
本文讨论在研宽生英语教学中采用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文章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展示了如何以文化认知和个人发展为导向,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各种具有一定深度理性的新思想、观点、价值、方法为'主题研究'教学的中心内...
魏小莎姚忠刘喜荣
关键词:英语教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语言
文献传递
第三节 贝克特在中国的译介
<正>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亦译塞缪尔·贝克特)以"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1953)扬名欧美,并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后欧美逐渐兴起了一股贝克特研究的热潮。中国学...
曹波姚忠
国内贝克特小说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综合考察国内学者对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研究,本文认为前后经历了三次浪潮,而对其小说的研究则主要遵循了四条路线,大致实现了四次转向:1、侧重后现代哲学观的文学思想研究;2、侧重荒诞派形式艺术论的形式研究;3、侧重后现代创作论的形式与内容关系研究;4、侧重后现代精神分析论的主题研究。大抵说来,国内对贝克特小说的研究呈现出路线分明、视角互补、体系基本完整的繁荣局面。
曹波姚忠
关键词:萨缪尔·贝克特后现代荒诞派
中国的贝克特戏剧批评被引量:3
2011年
中国学者对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戏剧创作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迄今已掀起三次浪潮。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五个方面:时空艺术、语言艺术、结构艺术、精神分析学主题与怪诞的舞台形象、戏剧关系史等,且以形式艺术研究和内部研究为重,主题阐释和外部研究为次;但形式研究常与内容研究融为一体,这一特点和贝克特"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的文艺主张是契合的。整体上,国内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有六个微系统,实现了五次转向,呈现出路线分明、视角互补、体系基本完整的繁荣局面,大致实现了从文本细读和一般性评述向多维度、深层次的哲学式批评的飞跃。
曹波姚忠
关键词:萨缪尔·贝克特荒诞派戏剧时空体精神分析学
关联理论与旅游翻译的关联
2016年
"关联理论"涉及话语认知,对翻译过程研究及翻译实践具有与"功能目的论"相近的指导意义。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译者须遵循"最小—最大"原则,通过"明示"和"推理"实现译文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语境效果"。尤其在旅游语篇的编译中,"关联理论"是行之有效的。
姚忠曹波
关键词:旅游语篇翻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