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珍
-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达克宁栓与斯皮仁诺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达克宁栓联合斯皮仁诺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 30例 ,半年内发作次数 2次以上 ,选用达克宁栓联合斯皮仁诺治疗一疗程 (4d) ,停药后 7~ 10d和 2 8~35d判断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近、远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近期临床完全治愈率 33 .3 % ,真菌学治愈率 90 % ;远期临床完全治愈率 5 3 .3 % ;真菌学治愈率 96 .7% ,总有效率为 10 0 % ,副反应发生率为 10 %。结论 :达克宁栓联合斯皮仁诺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安全、简便、快速。
- 谭布珍廖玎玲熊玲娜姚美珍邓凌
- 关键词:斯皮仁诺病例报告
- HIF-1α因子标记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和3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因子。结果:HIF-1α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中表达率为64.3%,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2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24,P<0.01)。结论:HIF-1α在缺氧环境下可促使肿瘤发生与发展,维持肿瘤生长,可作为临床监控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生物学标志和基因治疗靶点。
- 姚美珍谭布珍
- 关键词: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HIF-1Α病理
- 对癌症晚期患者实施死亡教育的体会被引量:4
- 2013年
-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结局。癌症晚期是离死亡最近的疾病;因其而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严重的困扰着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在肿瘤专科推行死亡教育能协助患者平静的面对疾病和结局,提高生存质量。
- 姚美珍
- 关键词:癌症晚期死亡教育
- 一种内异症用的囊液取样器
-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异症用的囊液取样器。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采集多份样本,无需更换装置进行重复采集的内异症用的囊液取样器。一种内异症用的囊液取样器,包括有取样管、无杆气缸和活塞等;取样管前后两侧均...
- 丰颖谭布珍陈琦姚美珍占伏良
- 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通过CD105标记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微血管,探讨新生血管的生成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CD105标记组织中的微血管,测定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中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微血管密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8,P<0.01),Ⅲ+Ⅳ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无性细胞瘤中MVD值63.1±6.9,未成熟畸胎瘤中MVD值76.8±9.8,卵黄囊瘤中MVD值109.5±4.7,胚胎癌中MVD值98.9±7.8,两两比较,卵黄囊瘤与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与未成熟畸胎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性细胞瘤与未成熟畸胎瘤之间的MV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新生血管的生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微血管密度可成为一个判断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为临床提供病理学依据。
- 姚美珍谭布珍胡炜华
- 关键词: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CD105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 护理临床路径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乳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及手术切除等.化疗期间很容易引发恶心呕吐及药物外渗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痛苦及心理负担,不利于化疗的正常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PN)是一种依据患者病情状况所制定的科学的、综合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指导护理人员有预见性并主动实施护理干预,促进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的护理过程,从而实现理想的护理效果.
- 张美云孙艳姚美珍
- 关键词:护理临床路径乳腺癌化疗护理
- 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风险及疗效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风险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本院妇产科行子宫颈癌手术切除患者的病理样本共计96例,另外纳入正常子宫颈黏膜7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确定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分析两组患者的基因型与临床特点,探讨分析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与不同的MMP-2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基因型在子宫颈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基因型的分布是不相同的,通过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和GG两种基因型是子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GG基因型的比例要高于未转移子宫颈癌患者。结论:MMP-2的G等位基因是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GG基因型与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着相关性,可作为子宫颈癌发病及转移的危险因素。
- 姚美珍
- 关键词:子宫颈癌MMP-2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6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综合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综合组与常规组生命质量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均>0.05)。护理后,综合组生命质量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护理满意度综合组为93.3%,常规组为76.7%,综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期间,给予肺癌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 张美云孙艳姚美珍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肺癌化疗生命质量满意度
- 1例化疗药物迟发外渗致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被引量:2
- 2012年
-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近几年来,本院对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宣传教育、操作等因素,
- 姚美珍徐翠芳
- 关键词:化疗药物外渗皮肤坏死护理
- 宫腔镜诊断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病变的临床诊疗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行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无临床表现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诊断性刮宫组和宫腔镜诊断性刮宫组,每组各65例。常规诊断性刮宫组凭经验对宫腔进行诊刮,宫腔镜诊断性刮宫组在镜下对可疑病变进行定位活检或宫腔镜电切后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及并发症。结果:宫腔镜诊断性刮宫组发现子宫内膜息肉2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粘连7例,子宫纵膈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内膜增生6例。常规诊断性刮宫组仅发现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增生3例,无明显异常32例,未刮出任何宫腔组织5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仅有2例老年患者出现子宫穿孔,每组各1例。结论:宫腔镜诊断性刮宫对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提高了早期子宫内膜病变及癌变的诊断准确率,能更好地保障妇女的生命安全。
- 姚美珍
- 关键词:宫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