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静波

作品数:140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专利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0篇海洋观测
  • 19篇浮标
  • 16篇密封
  • 13篇密封舱
  • 12篇垂直剖面
  • 11篇海洋要素
  • 10篇剖面
  • 9篇锚泊
  • 9篇海域
  • 8篇海面
  • 7篇深海
  • 7篇水文
  • 7篇潜标
  • 7篇波浪
  • 6篇电池
  • 6篇海流
  • 6篇海洋牧场
  • 6篇海域使用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机构

  • 14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国家海洋技术...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40篇姜静波
  • 111篇陈永华
  • 86篇倪佐涛
  • 84篇徐永平
  • 66篇李晓龙
  • 56篇李思忍
  • 47篇刘庆奎
  • 45篇涂登志
  • 43篇龚德俊
  • 29篇于非
  • 15篇秦枫
  • 14篇朱素兰
  • 5篇张立斌
  • 4篇郝菁
  • 4篇林承刚
  • 4篇宋晨光
  • 4篇张涛
  • 3篇张亭禄
  • 3篇卢健
  • 2篇贺岩

传媒

  • 13篇海洋科学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海洋技术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压力容器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海洋工程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工程与试验
  • 1篇科技创新与生...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1篇2021
  • 17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5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海综合观测浮标研制及其在热带西太平洋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前尽管国内近海浮标实现了产品化,但深远海尚无定型可靠的深海综合观测浮标系统,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设计制作了深海综合观测浮标系统,其浮标体为柱台型结构,采用单点锚泊系留。整个系统主要由浮标体、系留子系统、观测子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子系统、通信子系统、供电子系统、检测子系统、安全报警子系统和岸基数据接收处理子系统等9部分组成。浮标系统通过搭载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实现对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能见度、雨量、波浪、表层水温、表层盐度、表层溶解氧、表层叶绿素、表层浊度、剖面流速流向、剖面温盐深(最大深度可达1000 m)、方位及浮标位置等要素进行实时观测,从而完成对海洋气象、水文和水质等要素的长期、连续、自动监测,并支持铱星和北斗等卫星通信方式,将观测数据实时的传输到岸基数据接收处理系统。近年来,深海综合观测浮标系统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域连续进行了4次海上应用,每次应用时间长达1 a。它提供了第一手的大洋上层和海气界面长时间序列的实时连续观测资料,促进了关于气候变化和深海大洋的研究工作。所研制的深海浮标达到目前国际同类产品(美国ATLAS浮标、日本TRITON浮标)的先进水平,并且在水下感应耦合传输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有特色。
陈永华于非张林林王富军刘庆奎姜斌姜静波倪佐涛李晓龙胡贺岗任强
关键词:锚泊系统
电池高能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电能技术领域,是一些无交流电源现场,耗电量较大的精密测量仪器、传感器及检测探头等的电能源供应装置。具体是一种高能电池组合装置。它包括电池套,连接板,压紧条,压盘,接线排,密封填料,压紧螺栓,导线压紧夹,所述电...
龚德俊李思忍徐永平朱素兰秦枫姜静波
文献传递
浮游生物偏振成像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游生物偏振成像仪,包括设备外壳及设置于设备外壳内的偏振检测光路系统、供电控制器、进样室、传感器集成舱及图像采集器,其中偏振检测光路系统设置于设备外壳内的光路通道内,供电控制器、传感器集成舱及图像采集器...
李晓龙陈永华于非姜静波刘庆奎徐永平倪佐涛涂登志
文献传递
一种改变自身排水量浮力调节剖面定点观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自身排水量浮力调节剖面定点观测装置,液位测量舱的下端固定在安装架上,上端与内囊的内部相连通,柱塞泵的进油口通过排油管路A与液位测量舱内部相连通,排油口与排油管路B的一端相连,排油管路B的另一端经单向阀、...
倪佐涛刘庆奎陈永华于非姜静波
海洋剖面要素测量系统波浪驱动自治的实现方法被引量:9
2011年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借助于波浪能量进行驱动的海洋要素剖面测量系统。在单片机控制下,此系统利用周期性开合可变的棘爪机构将锚定系统小幅的周期性振动转换成测量平台的定向运动,实现了能量的转移和运动方式的转换。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无人值守情况下对海洋剖面要素的长期持续观测和存储。此系统除了具有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廉的特点外,还有一个更显著的优点,那就是将海上无时不在的波浪能转化成了测量平台升降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无需电动部件的驱动,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海上自动监测系统的能源供应问题。
刘素花龚德俊徐永平李思忍姜静波
关键词:单片机剖面测量
饱和激发下叶绿素荧光非线性变化及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叶绿素浓度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可以实现海水叶绿素浓度的快速测量。测量叶绿素浓度的传统激光诱导荧光原理,是利用叶绿素荧光与水体Raman散射的强度比值( I F/ R)进行反演,即叶绿素浓度 n chl=CI F/R,其中 C 为系统常量。这是依据叶绿素荧光685 nm、水体Raman散射强度都与激发光强呈线性关系。然而,该理论并没有考虑诱导荧光饱和现象的存在。当诱导激光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685 nm荧光强度随激发光强非线性变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水体Raman散射并不存在信号饱和现象。为了探讨饱和激发造成荧光非线性变化的影响,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叶绿素浓度的实验中,设计两种测量方案,即:不同激光功率诱导单一浓度样本的荧光测量,和固定激光功率时不同浓度样本的荧光测量。实验中利用Nd∶YAG三倍频激光355 nm激发获得叶绿素溶液的404 nm处 Raman散射和685 nm荧光。实验结果分为2部分进行讨论:(1)为了分析饱和激发造成荧光变化的非线性特性,通过调节激发光功率测量溶液的受激发射光谱,发现水体Raman散射强度与激发光强呈线性关系,而685 nm荧光强度出现饱和激发下的非线性变化。而且,随叶绿素浓度的增加, 685 nm荧光的非线性趋势更为明显, Raman散射强度与激发光强的线性关系中斜率变小。数据分析表明, 685 nm荧光数据拟合的4阶多项式和Raman散射效率值,可以定性地表征685 nm荧光的饱和程度。(2)考虑实际海洋激光雷达探测叶绿素浓度应用中存在饱和激发荧光非线性现象,为了分析荧光非线性对传统叶绿素浓度反演理论适用性的影响,在固定激发光强情况下对不同浓度叶绿素溶液的发射光谱进行测量。将激发光功率调节至52.00, 80.70, 132.10和197.30 mW·cm^-2 ,获取相应激发光强下685 nm荧光与水体Raman散射的强度比值和叶绿素浓度�
李晓龙贺岩陈卫标姜静波刘庆奎陈永华
关键词:激光诱导荧光叶绿素浓度RAMAN散射
一种漂流浮标水动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节高性能电池通过镍带并联二极管后进行串联成电池组,每个电池组再串联二极管后进行并联输出,在输出正极端加装保险丝。电池组根据摆放要求进行摆放,使用热熔胶进行固定,上下端面根据形状裁剪合适的青壳纸进行绝缘覆盖...
倪佐涛姜静波陈永华徐永平李晓龙涂登志
文献传递
一种缆线瞬间拉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测试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缆线瞬间拉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测试缆线两端用鸡心环、缆绳扎头和夹缆器做好前、后回扣,并在前回扣处预留测试连接线,拉力计的一端通过卸扣与前车的后拖车钩连接,另一端与测试缆线的前回扣...
陈永华倪佐涛姜静波徐永平李晓龙刘庆奎
文献传递
高通量深海海水采样及分级过滤系统
本发明涉及海洋取样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通量深海海水采样及分级过滤系统,包括安装架及分别安装在安装架上的过滤装置、固定夹、流量计、控制与电源装置和集成深海泵,过滤装置包括上盖、导流机构、拉紧机构、底托和多级滤膜及支撑网,...
陈永华刘庆奎李晓龙姜静波倪佐涛姜斌
文献传递
一种小型水密耐压舱体的设计与制作被引量:13
2007年
结合一个海洋要素垂直剖面监测系统中对电动部件进行密封的需要,介绍了圆柱形水密耐压舱体的设计过程。舱体采用圆柱流线型外壳设计,整个密封壳体的框架是由两个端盖和一个圆筒组成,根据密封舱体需要承受的外部压力情况,适当选择端盖和圆筒的厚度,而且密封舱体右端盖的中心伸出电机加长轴,与密封舱内的电机相连后可以作水下驱动用,左端盖上分别固定着电缆水密接插头和牺牲阳极,电缆水密接插头可以保证舱体内外进行信号连接,牺牲阳极增加了整个舱体在水下尤其是海水中的抗腐蚀性。
陈永华李思忍龚德俊徐永平姜静波
关键词:水密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