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水平

作品数:18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胆囊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切除术
  • 3篇缺血
  • 3篇腹腔镜胆囊
  • 3篇腹腔镜胆囊切...
  • 3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胆道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结石
  • 2篇胆囊结石
  • 2篇胰腺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十二指肠

机构

  • 18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孙水平
  • 8篇向国安
  • 6篇郑克让
  • 5篇胡海田
  • 5篇王汉宁
  • 5篇张智勇
  • 4篇耿智敏
  • 4篇侯亚莉
  • 3篇朱云清
  • 3篇秦兆寅
  • 2篇王国荣
  • 2篇吴胜利
  • 2篇胡稳心
  • 2篇刘贵生
  • 2篇吴智才
  • 2篇张健生
  • 2篇邱健
  • 2篇林斌
  • 1篇孙中杰
  • 1篇于良

传媒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医学文选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犬胰十二指肠前动脉注射尿素溶液后的病理观察
2001年
目的 讨论药物缺血治疗胰癌的可行性。方法 解剖犬胰腺、胰十二指肠前动脉 ,结扎近心端后 ,远心端置入化疗泵 ,术中、术后从化疗泵中注射尿素溶液 (2 0 mg/kg体重 ,浓度 40 % ) ,分别于术后观察胰腺及十二指肠病理变化 ,观察动物生存情况。结果 实验用犬在实验期内均生存良好 ,胰腺病理变化为严重纤维化表现 ,十二指肠病理改变较轻。
向国安耿智敏孙水平胡海田秦兆寅张智勇郑克让
关键词:尿素溶液胰腺病理十二指肠病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预防体会
1998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的优点,在我国日益普及。但各地统计LC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OC,且其并发症更具危险性。我院自1993年7月至1997年10月,已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0例,本文就如何预防并发症作一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全组男132例,女26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4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56例,急性胆囊炎102例,萎缩性胆囊炎28例,胆囊息肉14例。其中伴有冠心病36例,高血压24例,糖尿病43例,肺气肿13例,肝硬化5例。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9例,下腹部手术史57例。
孙水平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术
40%尿素溶液在犬胰左叶缺血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晚期胰体尾部癌的药物缺血治疗效果。方法 解剖犬胰腺 ,结扎脾动脉近心端 ,远端插入化疗泵 ,注射尿素溶液并留置化疗泵 ,术中、术后从化疗泵注入 40 %尿素溶液 ( 1mg/kg体重 ) ,观察胰腺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结果 实验用 8只犬术后均存活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缺血后胰腺各型细胞坏死 ,胰腺纤维化。结论 高浓度尿素溶液 ( 40 % )缺血治疗安全 ,效果明显 ,有可能成为治疗晚期胰体尾部癌的一种方法。
向国安耿智敏孙水平秦兆寅胡海田郑克让杨文彬
关键词:动物模型病理胰体尾部癌尿素溶液
肝细胞肝癌中HSP90α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90α(HSP90α)在人肝细胞性肝癌 (HCC)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0例正常肝组织、40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SP90α的表达。结果 HSP90α在正常肝脏、癌旁组织及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0 .0 %、5 2 .5 %及 72 .5 % ,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 (P<0 .0 5 )。HCC的HSP90α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累及浆膜状况及淋巴结转移状况显著相关 (P<0 .0 5 ) ;而与肿瘤数目无关 (P>0 .0 5 )。HSP90α阴性表达者的预后显著优于HSP90α阳性表达者 ,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前者为 3 8.6个月 ,后者为 2 5 .5个月 (P<0 .0 5 )。结论 HSP90α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明显增强 ,HSP90α表达与HCC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累及浆膜状况及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孙水平吴胜利耿智敏牛新捷杨威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HSP90Α热休克蛋白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
2005年
王汉宁孙水平向国安
关键词: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ESTLC
白藜芦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05年
  探讨白藜芦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I/R加生理盐水处理组和I/R加白藜芦醇处理组。观察肝脏缺血 4 0min再灌注 1, 3, 6, 1 2h后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及肝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示肝脏I/R后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肝脏缺血再灌注前用白藜芦醇 1 5mg/kg者,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减轻。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肝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孙水平孙中杰吴胜利于良
关键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1992年
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8例,急性化侬性胆囊炎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胆总管外压性狭窄1例。穿刺成功17例,其中5例行灌注复方MTBE 混悬液溶石治疗,2例完全溶解,2例大部溶解,9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均经引流而缓解。认为本法除可用于胆系疾病的诊断外,还可作为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有效方法及配合溶石药灌注非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胡稳心张健生雷守信郑克让吴智才孙水平
关键词:胆囊炎手术穿刺术引流
结肠镜单人操作和双人操作检查质量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和双人操作的检查过程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6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结肠镜单人操作组与双人操作组各130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在插镜达回盲部的成功率、入回肠末端的到达率、插镜时间、达回盲部时的镜身长度、结肠小息肉的检出率、回肠末端病变的检出率、肛管及直肠远端病灶的检出率、患者的不适率、肠穿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有无差异。结果:单人操作组和双人操作组在插镜达回盲部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回肠末端的到达率、插镜时间、达回盲部时的镜身长度、患者的不适率、结肠小息肉的检出率、回肠末端病变的检出率、肛管及直肠远端病灶的检出率、肠穿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肠镜的单人操作法比双人操作法更舒适、更安全,可明显提高结肠小息肉、回肠末端和肛管疾病的检出率,减少腹痛和肠穿孔的发生率。
侯亚莉孙水平林斌朱云清刘贵生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疗效比较研究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胆道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4年10月我院行EST及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成功53例,其中51例(94.4%)完成EST与LC联合治疗,2例EST后未取净结石,行开腹手术。1例内镜治疗未成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2例EST后迟发性创面出血再次内镜治疗止血成功。LC无并发症。51例平均住院时间(10.3±2.1)d。结论EST联合LC是微创治疗胆囊并肝外胆管结石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王汉宁向国安孙水平陈开运肖金丰高鹏
关键词: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邦达牌医用天然可吸收外科缝线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报告
2003年
目的:观察邦达牌医用天然可吸收外科缝线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腹部手术切口用合成聚乙醇酸(PGA)外科缝合线行皮内缝合;实验组54例,腹部手术切口采用邦达牌医用天然可吸收缝合线行皮内缝合,观察2组患者的伤口的愈合、炎症发生、感染的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瘢痕形成情况。结果:PGA缝合组伤口缝线反应较重,有5例出现伤口感染,该组患者愈合后伤口形成一线形瘢痕,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瘢痕增大;而邦达牌缝线缝合后伤口缝线反应较轻,无感染的发生,伤口愈合后平整,成一线形,伤口愈合美观。结论:邦达牌医用缝线在腹部外科应用后缝线反应轻,伤口愈合平整,无不良反应发生,符合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向国安王汉宁郑克让张智勇孙水平
关键词:腹部外科瘢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