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电影
  • 5篇中国电影
  • 5篇文化
  • 2篇电影观念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奇观
  • 2篇民族性
  • 2篇浪漫
  • 1篇大众哲学
  • 1篇当前中国电影
  • 1篇当下中国
  • 1篇电影现象
  • 1篇电影研究
  • 1篇电影作品
  • 1篇新感受力
  • 1篇心理
  • 1篇伊格尔顿
  • 1篇影视
  • 1篇影视传播
  • 1篇哲学

机构

  • 14篇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

  • 14篇孙燕
  • 2篇汪振城
  • 1篇薛峰

传媒

  • 6篇中州学刊
  • 2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理论界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国家形象的...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对阐释与艺术色情学——论苏珊·桑塔格的美学思想被引量:5
2008年
桑塔格认为,艺术不同于思想,批评的功能不是进行道德提升,它诠释的应是一种美学世界观,即什么是美学感觉,因此,桑塔格主张用"艺术色情学"取代"艺术阐释学"。"艺术色情学"延续了桑塔格的反阐释理论,使批评由外在的价值领域转向内在身体领域,它体现了20世纪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新感受力",是文化由高级走向通俗、大众的一种表征。
孙燕
关键词:桑塔格新感受力
媒介生态学视野下的电影观念与文化伦理
2011年
作为一种颇具大众性的现代传播媒介,电影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对人的生命存在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影是商业的,但又原本是艺术的,所以既不必要求它脱离商业,又不必让它服侍商业,只任它成为浑然的商业的艺术就好了。这不仅是好莱坞电影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在商品经济繁盛的时代,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考察电影所得出的电影观念。这种观念对于弘扬精英意识,实现审美超越,制衡电影拜金主义,回归文化伦理,维护健康、平衡的电影环境,促进电影与人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燕
关键词:媒介生态学电影观念文化伦理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与文化命题被引量:2
2011年
新世纪伊始,中国电影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正式走上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产量与票房的不断飙升,充分彰显了中国电影的产业实力。然而辉煌繁荣的背后不乏问题与隐忧。电影拜物教引起的文化贫血症正在日益侵蚀着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潜在的文化帝国主义垄断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电影的丰富性和创造活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弱小且身份暧昧。如何转变电影观念,以电影作为文化的审美理想与灌注价值理性的精英意识来制衡消费理性和商品逻辑导引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回归文化伦理的人文大道;如何在全球化挑战中寻找机遇,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当今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命题。
孙燕
关键词:中国电影文化命题
从“影像奇观”到“浪漫现实”——由《失恋33天》看中国电影的审美转向被引量:3
2012年
新世纪伊始,中国大片以影像奇观的类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在第一个10年取得成效。然而,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出现的"大不敌小"现象,表明中国大片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中国电影的审美生态正在经历重大转变,即从"影像奇观"向"浪漫现实"转变。这一审美转向伴随着新世纪以来电影产业化进程历时10年之久,到《失恋33天》终于得以爆发。《失恋33天》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意义及其所引发的关于电影文化生态的美学思考是重大而深刻的。在"内容为王、品质制胜"的时代,靠视觉符码捕获观众的奇观电影正在遭遇发展的瓶颈,而以《失恋33天》为代表的富有创意的中小成本电影也许会为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中国电影带来一片辉煌。
孙燕
关键词:中国电影《失恋33天》影像奇观审美转向
中国梦影视传播的大众哲学与文化逻辑
2018年
中国梦要成为大众日常践行的价值观或人生追求,必须取得文化领导权,在市民社会或大众文化领域赢得认同。而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广泛的中国影视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影视的重要作用,中国梦应作为常识哲学融入影视创作之中,成为中国影视的身份标志。以通俗平易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书写民族经验,表达自由和梦想,真诚传达人类伟大的情感和友爱的精神,不仅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影视"走出去"的战略根本,也是中国梦影视传播的基本逻辑。
孙燕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影视大众哲学文化逻辑
从“影像奇观”到“浪漫现实”:后大片时代的电影生态
新世纪伊始,在文化全球化与产业化背景下,中国大片以影像奇观的类型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取得成效.然而,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出现的'大不敌小'的影市现象,表明中国大片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中国电...
孙燕
关键词:电影作品审美心理文化特征
文献传递
当下中国喜剧性电影现象——从《疯狂的石头》谈起被引量:2
2010年
以《疯狂的石头》、《我叫刘跃进》、《即日启程》、《十全九美》等为代表的中小成本影片以"现代荒诞剧"的类型姿态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这类电影是在新世纪咄咄逼人的商业大片和小制作的艺术电影遭遇美学和市场危机的背景下开启的一条新路径,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但在肯定其文化意义的同时,年轻的电影导演还必须面对和解决电影产业化态势下这类小制作影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孙燕
关键词:文化意义文化困境
对新世纪中国大片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新世纪伊始的中国大片以商业电影的类型姿态,在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产业化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如何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双赢、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依然是中国大片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新世纪近10年大片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大片有望突破既有的内容和形式,回归历史,回归传统的成功模式。
汪振城孙燕
关键词:民族性
朝花夕拾:现代性的三重维度与中国电影研究之关系
2012年
本文在重新挖掘西方现代性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并解析现代性的三重维度(隐匿的工具理性、可变的永恒性和批判的反思性)与中国电影研究之关系,并认为就中国电影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而言,现代性理论因其深度、包容度和持久度,仍不失为深入研究中国电影的一个极富活力和历史感的理论视野,现代性并非只是个学术界流行术语式的泡沫化名词。
薛峰孙燕
关键词:维度中国电影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身份认同与文化选择被引量:2
2010年
在以西方强势国家为主导力量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民族电影文化依然弱小且身份暧昧。尽管中国电影在全球化、产业化道路的探索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双赢、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等问题依然是中国电影尚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坚持民族文化立场,走"和而不同"的创作路线,不仅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和维系文化生态平衡的内在要求。
孙燕汪振城
关键词:中国电影民族性文化生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