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玉芳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岩石
  • 4篇岩石磁学
  • 4篇磁化率
  • 3篇岩石磁学性质
  • 2篇粘土
  • 2篇湖相沉积
  • 2篇湖相沉积物
  • 2篇环境磁学
  • 2篇鹤庆盆地
  • 2篇红粘土
  • 1篇岩心
  • 1篇早更新世
  • 1篇频率磁化率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变化特征
  • 1篇全新世
  • 1篇中全新世
  • 1篇中新世
  • 1篇中中新世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孙玉芳
  • 9篇徐新文
  • 9篇强小科
  • 5篇赵辉
  • 5篇李续彬
  • 5篇李鹏
  • 3篇符超峰
  • 3篇陈艇
  • 1篇安芷生
  • 1篇代伟娜
  • 1篇敖红
  • 1篇李续斌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初探甘肃西山坪遗址中全新世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甘肃西山坪遗址剖面进行磁化率、粒度、元素以及C/N等参数分析,初步探讨西山坪遗址区域古环境演变以及先民活动特征.各指标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西山坪遗址沉积物源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风成沉积,环境演变特征主要分为3个研究阶段,在其时间序列上,环境演变呈现中全新世中晚期环境干凉化特征.在此气候环境条件下,先民活动进一步发展,尤其体现在农业和彩陶工业的繁荣发展.
李续彬强小科徐新文吴艳丽代伟娜孙玉芳
关键词:磁化率粒度C/N
甘肃西山坪遗址岩石磁学性质及其研究意义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对甘肃西山坪遗址剖面样品进行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热磁分析、非磁滞剩磁和等温剩磁等一系列岩石磁学实验测试,分析环境磁学参数特征变化,试图探讨西山坪遗址研究意义,为今后深入研究该沉积序列蕴含的古环境记录提供了岩石磁学基础.结果表明:西山坪遗址剖面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主要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高矫顽力磁性矿物赤铁矿含量极其有限,越向剖面表层,强磁性矿物含量逐渐增加.磁性矿物颗粒表现出黄土的典型特征,以单畴、准单畴为主,含有一定量的超顺磁颗粒,颗粒度越向剖面表层越细.从物源上看,遗址沉积物主要来自近源的黄土风尘堆积,主要是风成堆积,并混合大量人类活动信息,给今后综合研究岩石磁学与人类活动特征的关系有一定借鉴意义.
李续彬强小科符超峰徐新文李鹏孙玉芳
关键词:岩石磁学
鹤庆盆地湖相岩心磁化率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鹤庆盆地位于受印度季风影响的中国西南地区,沉积连续,厚度大,是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主要通过对鹤庆湖相岩心磁化率记录的分析研究,并结合碳酸盐、烧失量和粒度特征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探讨了沉积物中磁化率的古环境指示意义。本研究发现,磁化率与碳酸盐和烧失量具有显著的相反变化;而与粒度的关系较为复杂。磁化率与指示粗颗粒变化的中值粒径在含砂(砾)层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指示细颗粒变化的<4μm颗粒的相对含量,在湖相粘土沉积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湖相沉积物中的亚铁磁性矿物主要来自于外源带入的粘土粒级碎屑物中。通过分析磁化率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并结合碳酸盐含量、烧失量和粒度变化特征,本研究认为鹤庆盆地湖相岩心的磁化率记录可以用来反映水动力对物源区地表的侵蚀强度和搬运状况,与流域内植被覆盖和降雨量密切相关。在干旱的冰期,植被覆盖度较低,地表侵蚀加剧,带入湖泊的粘土粒级碎屑含量增加,磁化率增高;在湿润的间冰期,植被覆盖度较高,地表侵蚀减弱,粘土粒级碎屑物的带入量减少,磁化率降低。
徐新文强小科安芷生李续斌李鹏孙玉芳
关键词:鹤庆盆地磁化率古环境意义
西安市道路灰尘磁学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被引量:9
2010年
西安市道路表面灰尘样品的环境磁学研究显示磁化率(χ)、非磁滞磁化率(χ_(ARM))以及饱和等温剩磁(SIRM)均比较高,表明样品中磁性矿物含量较高.其中磁化率(χ)主要受人类活动强度影响,而非磁滞磁化率(χ_(ARM))及饱和等温剩磁(SIRM)则由人为活动强度和磁性矿物种类共同决定.κ-T曲线以及等温剩磁(IRM)获得曲线显示样品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等亚铁磁性矿物占主导,并可能含有少量的单质铁,其相对含量与人类活动种类有关:与单纯的交通排放及冶金活动相比,密集的人群流动可带来更多的单质铁矿物.磁畴图谱显示磁性矿物粒径变化不大,以准单畴及多畴颗粒等粗颗粒为主,明显大于成土作用形成的磁性颗粒.综合磁性矿物含量种类以及粒径可辨别污染及污染来源,提供污染监测的磁学手段,并初步进行污染来源划分.
李鹏强小科徐新文李续彬孙玉芳
关键词:环境磁学
城市道路灰尘磁学参数的环境污染指示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对采自西安市市区的道路灰尘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及地球化学元素对比研究。磁学测试发现,样品中主要载磁矿物为准单畴/多畴(PSD/MD)磁铁矿和磁赤铁矿,部分样品含有少量赤铁矿及单质铁,来自不同污染源的样品载磁矿物种类、颗粒大小有细微差别。与对比土壤样品相比,受到污染的道路灰尘样品中磁性矿物含量更多,且颗粒较粗。综合磁学指标测试、元素分析、参数空间分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与元素空间分布相比,磁学参数可以更好的反映建材市场、冶金等污染来源的分布,且不同区域不同种类样品与磁学参数相关元素种类、相关程度各不相同,在小范围内,低本底样品的指示作用更加明显。
强小科李鹏徐新文李续彬孙玉芳赵辉
关键词:环境磁学
黄土高原西北缘末次冰期晚期以来黄土沉积物的岩石磁学性质被引量:4
2011年
以黄土高原西北缘的靖远和古浪剖面(包含黄土层L1上部和古土壤层S0)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热磁曲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和磁滞回线等测定.结果表明,靖远和古浪L1黄土和S0古土壤具有相似的岩石磁学特征.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载磁矿物均以磁铁矿为主,同时含有磁赤铁矿和赤铁矿,且S0古土壤中的磁赤铁矿含量要高于L1黄土.靖远和古浪剖面L1黄土和S0古土壤的亚铁磁性矿物平均粒度都分布在准单畴(PSD)范围,并且L1黄土平均粒径比S0古土壤更靠近多畴(MD)范围.通过与黄土高原东部黄土剖面L1黄土和S0古土壤的磁化率对比分析,认为导致靖远和古浪S0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但是,研究区受物源影响较大,来自粉尘源区的粗颗粒磁性矿物对磁化率贡献不可忽略.
孙玉芳强小科徐新文李续彬李鹏赵辉
关键词:黄土沉积岩石磁学磁化率
黄土高原西部红粘土岩石磁学性质及其指示的亚洲内陆中中新世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12年
对黄土高原西部序浪红粘土进行详细岩石磁学分析表明,沉积物磁性由磁铁矿和赤铁矿主导,并且含有一定量的磁赤铁矿。中中新世大暖期红粘土中磁铁矿、磁赤铁矿含量显著升高;中中新世大暖期前后红粘土中的磁铁矿含量相对较低,赤铁矿相对含量较高,但并未显示较强的磁赤铁矿信息。磁性矿物的整体粒径表现为以SP,SD和PSD颗粒为主,MD颗粒较少。庄浪红粘土磁化率在16.5~13.8Ma出现峰值,与当时的夏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成壤作用较强造成的亚铁磁性矿物相对含量增加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中中新世大暖期,综合庄浪岩石磁学特征以及陆地和海洋的其他证据可以推测当时东亚冬、夏季风可能同时增强。
赵辉强小科敖红徐新文孙玉芳陈艇
Bartington MS2和Kappabridge MFK1-FA不同频率的磁化率在黄土、红粘土和湖相沉积物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Bartington MS2和Kappabridge MFK1-FA两种仪器对黄土-古土壤、红粘土和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了5个频率的磁化率测试,并计算得到了4个频率磁化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样品磁化率-频率变化曲线可知,当样品中细颗粒磁性矿物含量较高时,磁化率在较低频率即可达到峰值,而当样品中细颗粒磁性矿物含量较低时,磁化率在较高频率时才能达到峰值.因此,在黄土-古土壤等样品的应用中,成壤作用较强,细颗粒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较高,Bartington MS2的低频(465Hz)与Kappabridge MFK1-FA的F1(976Hz)和F2(3905Hz)频率均处于磁化率峰值区域,可以检测到SP/SD阀值区域颗粒的信息,但是对于红粘土和湖相沉积物等细颗粒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较低的样品,磁化率峰值对应的频率较高,MS2型磁化率仪无法有效地检测其中细颗粒的含量,而MFK1-FA中F2(3905 Hz)和F3(15616 Hz)两个频率间的频率磁化率则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徐新文强小科符超峰赵辉陈艇孙玉芳
关键词:频率磁化率
鹤庆盆地早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物中早期还原成岩过程的岩石磁学证据被引量:2
2012年
鹤庆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受印度季风影响。在盆地内获取的665.83m的湖相岩芯具有沉积连续,时间跨度长的特点,是研究印度季风在第四纪以来发展演化特征的理想材料。在岩芯的下部(1.8Ma以前),磁化率大幅度降低,而烧失量则较高。通过对这部分沉积物详细的岩石磁学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岩芯下部(2.5~1.8Ma)磁性矿物含量较低,低磁化率值与沉积后的还原溶解作用密切相关。在岩芯下部有自形程度较高的单畴(SD)胶黄铁矿存在,可能为早期还原成岩过程的产物。
徐新文强小科符超峰赵辉陈艇孙玉芳
关键词:岩石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