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综合征
  • 2篇血清
  • 2篇茵栀黄
  • 2篇疗效
  • 2篇儿童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胆汁淤积
  • 1篇滴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寒冷损...
  • 1篇新生儿母乳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机构

  • 11篇湖南省益阳市...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1篇孙金龙
  • 4篇黄由之
  • 2篇姚芳
  • 2篇彭星明
  • 2篇孙燕平
  • 2篇曾乐辉
  • 1篇杨作成
  • 1篇周岭华
  • 1篇张兆湘
  • 1篇汤建华
  • 1篇吕利平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湖南医学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0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菌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评价茵栀黄注射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4例,其中对照组161例,采用蓝光照射、酶的诱导剂、白蛋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1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10ml+5%GS20~40ml静滴Qd×5~10d。结果:治疗组胆红素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尤其对母乳性黄疸效果最明显。结论:茵栀黄注射液主要作用清热利胆,促进胆红素排泄,适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曾乐辉彭星明孙金龙陶龙章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治疗
小青龙汤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急性期(寒哮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急性期(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益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哮喘急性期(寒哮证)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哮喘控制效果、中医症候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7 d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_(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哮喘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14%vs.80.00%,χ^(2)=3.528,P=0.060)。试验组中医症候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vs.77.14%,χ^(2)=4.200,P=0.040)。2组治疗3、7 d后FeNO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7 d后FeNO水平低于治疗3 d后,且试验组治疗3、7 d后Fe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7 d后FEV_(1)%、FEV_(1)/FVC、PEF高于治疗前,治疗7 d后各指标高于治疗3 d后,且试验组治疗3、7 d后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实验室检查及心、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小青龙汤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急性期(寒哮证)的疗效较佳,可有效缓解患儿气道炎性反应,减小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孙金龙詹雯
关键词:寒哮小青龙汤特布他林
尼曼-皮克病8例临床分析
2008年
姚芳孙金龙
关键词:尼曼-皮克病
川崎病患儿血清内皮素-1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42例KD患儿根据病期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依据心脏超声检查分为冠脉病变组和非冠脉病变组。采用放免法测定ET-1水平并进行各期组间的比较。【结果】KD急性期患儿ET-1为(87.46±16.79)ng/L明显高于恢复期组(52.53±19.26)ng/L和健康对照组(43.31±18.35)ng/L(P<0.01)。冠脉病变组急性期水平(96.82±18.34)ng/L高于非冠脉病变组(75.21±14.50)ng/L(P<0.01)。【结论】内皮素可能参与了KD的发病机制,ET-1水平可反映KD冠脉血管受累的严重程度。
孙金龙杨作成
静脉滴注小剂量肝素治疗中重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4例中、重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共同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肝素静脉滴注,剂量:25~37.5u/kg,每日1~2次,疗程3~5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治愈率、病死率及肝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素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可缩短疗程,改善预后,使用安全,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吕利平黄由之孙金龙汤建华
关键词: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疗效
≤34周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发生与血清胆汁酸、血清脂联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34周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发生与血脂、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5例≤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第1、2、3、4、5周分别检测其血脂、血清脂联素水平,以发生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为事件终点,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以及血脂、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血脂、血清脂联素与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生的相关性。结果:85例早产儿中,34例发生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生率为40.00%;发生组总胆汁酸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以85例早产儿为因变量,建立Cox回归风险模型,Cox回归分析血清脂联素(HR=0.794)是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生的保护因素,总胆汁酸是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生的危险因素(HR=1.016)。结论:总胆汁酸是≤34周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脂联素是保护因素。
孙金龙姚芳曾丽娟周晓刘金涛刘萍
关键词:血脂血清脂联素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32例临床分析及预后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本院儿科收治的32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跟踪随访6个月至30个月观察患儿生长发育,智力及再发惊厥史。结果:32例预后良好,生长发育良好,无再发惊厥。结论: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预后良好。
孙燕平孙金龙
关键词:婴儿胃肠炎惊厥预后
茵栀黄、光疗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评价茵栀黄注射液和蓝光照射对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6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治疗,A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光疗;B组采用苯巴比妥+光疗;C组采用苯巴比妥+白蛋白。结果:以A组疗效最佳,日均TB下降值达(56.32±26.42)μmol/L,胆红素下降至102.6μmol/L以下需时(3.8±0.9)d,组间比较经F检验,P<0.05,第A、B、C组自身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其中A组P<0.01,B、C组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加光疗联合使用疗效满意,适合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彭星明孙燕平孙金龙曾乐辉
关键词:新生儿茵栀黄光疗
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
1998年
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儿科(益阳413000)黄由之孙金龙益阳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王敬安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良预后大都不良。提高此病的早期诊治,对促进脑细胞正常发育,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十分重要,现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1...
黄由之孙金龙王敬安
关键词:康复治疗小儿
益肺补肾合剂治疗特发性肾病综合征53例被引量:2
2000年
张兆湘陈启后孙金龙黄由之陈延武陈铁兵周岭华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肾病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