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丽君

作品数:8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水稻
  • 4篇恢复系
  • 3篇水稻恢复系
  • 3篇抗性
  • 3篇抗性改良
  • 3篇回交
  • 3篇回交导入
  • 3篇标记辅助选择
  • 2篇导入系
  • 2篇稻瘟
  • 2篇稻瘟病
  • 2篇叶枯病
  • 2篇中籼
  • 2篇中籼稻
  • 2篇籼稻
  • 2篇瘟病
  • 2篇耐盐
  • 2篇枯病
  • 2篇回交导入系
  • 2篇基因

机构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台州市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国际水稻研究...
  • 1篇台州市农业科...

作者

  • 8篇孟丽君
  • 6篇陈凯
  • 6篇徐建龙
  • 5篇黎志康
  • 3篇李美
  • 3篇徐正进
  • 3篇张强
  • 2篇崔彦茹
  • 1篇柴路
  • 1篇唐志强
  • 1篇孙勇
  • 1篇沈枫
  • 1篇王伯伦
  • 1篇王术
  • 1篇贾宝艳
  • 1篇黄元财
  • 1篇林秀云
  • 1篇朱苓华
  • 1篇谢留杰
  • 1篇马秀芳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的水稻半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半矮生水稻品种沈稻4号(P1)和中高秆品系沈农637(P2)及其杂交后代F1、F2群体,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株高的遗传进行了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性状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近似相等,分别为-4.742和-4.741,主基因遗传力为47.13%,多基因遗传力为41.33%。
孟丽君王术王伯伦黄元财贾宝艳
关键词:水稻半矮秆基因株高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利用高代回交导入群体进行水稻耐盐碱鉴定与筛选被引量:12
2010年
以粳稻吉粳88为轮回亲本与11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供体品种杂交和回交培育的BC2F4群体,在吉林省白城市盐碱地进行全生育期耐盐碱筛选,对入选的耐盐碱单株后代分别进行苗期耐盐和耐碱鉴定。结果表明,在大田盐碱胁迫条件下绝大多数回交后代均出现耐盐碱的超亲分离,表明这些供体均带有控制这些性状的有利基因。各个组合间的耐盐碱筛选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回交后代的耐盐碱表现不仅取决于供体本身,还取决于受体品种与供体品种的不同组合。对筛选出的耐盐碱株系进行苗期耐盐和耐碱鉴定,结果显示全生育期耐盐碱的株系在苗期的耐盐和耐碱性表现不一,一部分株系表现不耐盐碱,一部分株系具有较强的耐盐或耐碱性,还有少数株系表现既耐盐又耐碱,表明水稻不同生育期的耐盐碱性存在差异,而且耐盐与耐碱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机制。筛选出的耐盐碱导入系将成为耐盐碱有利基因发掘以及通过有利基因高效聚合定向改良水稻耐盐碱性的材料平台。
孟丽君林秀云崔彦茹陈凯孙勇朱苓华徐建龙黎志康
关键词:水稻回交导入耐盐耐碱基因发掘
粳稻超优1号背景回交导入系的耐热性筛选与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全球气候变暖不可避免地影响水稻的生产。本研究以粳稻品种超优1号为轮回亲本与9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供体品种杂交培育的BC2F4回交导入群体为材料,通过开花期高温胁迫,共初筛到124个耐高温单株;以粳稻为供体的回交导入群体出现耐热个体的频率高于籼稻供体的导入群体,表明粳稻资源中同样存在耐热有利基因。经对初筛后代的耐热性重复鉴定和在正常条件下的性状评价,发现有80个株系的结实率显著高于轮回亲本,耐热性选择效率为64.5%,这些耐热导入系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在高温胁迫和正常条件下均出现广幅分离,从中鉴定出耐热性和产量性状均显著好于轮回亲本的8个优良导入系。在3个耐热导入系的聚合F2群体中,筛选出耐热个体的平均结实率在80%以上,极显著高于轮回亲本和最高聚合亲本,从中获得106株耐热性极显著好于聚合亲本的单株,显示出较理想的耐热性聚合效果。通过对耐热导入系和轮回亲本在正常和高温胁迫条件下的产量以及相关性状的表型比较分析,有助于提高对水稻耐热性状筛选中的供体选择、选择效率和筛选方法等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本研究获得的高产耐热聚合系,将为水稻耐热有利基因发掘和耐热性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提供宝贵材料。
孟丽君马秀芳唐志强沈枫崔彦茹柴路陈凯徐建龙黎志康
关键词:耐热性高温胁迫导入系聚合育种
三个中籼稻骨干恢复系对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改良效果的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鉴定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8(t)导入明恢86、蜀恢527和浙恢7954等3个骨干中籼恢复系,获得带有Xa23抗性基因纯合的改良恢复系明恢86-Xa23、蜀恢527-Xa23、浙恢7954-Xa23和携有抗褐飞虱Bph18(t)基因的蜀恢527-Bph18(t)、浙恢7954-Bph18(t),并从蜀恢527/IRBB23F1和浙恢7954/IR65482F1复交后代中选育出的带有Xa23和Bph18(t)的双基因聚合系浙蜀-Xa23-Bph18(t)。明恢86-Xa23、蜀恢527-Xa23、浙恢7954-Xa23和浙蜀-Xa23-Bph18(t)对中国和菲律宾的17个白叶枯病菌均表现高抗,蜀恢527-Bph18(t)、浙恢7954-Bph18(t)和浙蜀-Xa23-Bph18(t)对褐飞虱的抗性也达到中抗以上水平。抗性改良恢复系及其与不育系Ⅱ-32A、沪旱11A的测交种在不接种白叶枯病菌条件下的产量和结实率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相仿,但在接种条件下带有Xa23基因的恢复系及测交种的结实率和产量明显优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研究表明,抗性基因Xa23在不同恢复系背景下的抗性表达完全,对恢复系白叶枯病改良的效果明显,而抗性基因Bph18(t)对褐飞虱的改良效果与遗传背景有关。对分子标记回交和复交改良恢复系的抗病虫性进行了讨论。
陈凯张强潘晓飚李美孟丽君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褐飞虱抗性改良标记辅助选择
粳稻回交导入群体耐逆性筛选及QTL剖析
盐害、冷害和高温是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本研究以粳型超优1号为轮回亲本与11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供体品种杂交和回交培育的BC2F4群体为材料,进行苗期及分蘖至成熟期耐盐、开花期耐热、孕穗期耐冷的鉴定与筛选,对目标性状...
孟丽君
关键词:回交导入系耐冷生理机制QTL定位
文献传递
3个中籼稻骨干恢复系对稻瘟病和褐飞虱抗性改良效果的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抗性基因选择和针对轮回亲本表型严格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将三黄占2号的抗稻瘟病主基因Pi-GD-1(t)、Pi-GD-2(t)、Pi-GD-3(t)和主效QTL GLP8-6(t)(分别简称G1、G2、G3和G8)及IR65482-7-216-1-2-B(简称为IR65482)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8(t)导入到明恢86、蜀恢527和浙恢7954等3个骨干中籼恢复系,获得带有不同抗瘟基因组合的改良恢复系明恢86-G2、明恢86-G1-G2、蜀恢527-G1-G2、蜀恢527-G2、浙恢7954-G1-G2、浙恢7954-G1-G2-G8和携有抗褐飞虱Bph18(t)基因的蜀恢527-Bph18(t);从3个恢复系与不同抗源杂交F1的复交后代中选育出带有抗稻瘟病和兼抗稻瘟病、稻飞虱的双基因或多基因聚合系浙蜀-G2-G8、明浙-G2-G8、明浙-G1-G2-G8、浙恢7954-G1-G8(t)-Bph18(t)和明浙-G1-G2-Bph18(t)。这12个抗性改良恢复系对20个稻瘟病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蜀恢527-Bph18(t)、浙恢7954-G1-G8(t)-Bph18(t)和明浙-G1-G2-Bph18(t)对褐飞虱的抗性也达到中抗以上水平。多数抗性改良恢复系及其与不育系II-32A的测交种在正常条件下的产量和结实率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相仿或优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研究表明,抗稻瘟病基因在不同恢复系背景下的抗性表达完全,对恢复系稻瘟病改良的效果明显,而抗性基因Bph18(t)对褐飞虱的改良效果与遗传背景有关。对分子标记回交和复交改良恢复系的抗病虫性进行了讨论。
陈凯张强潘晓飚李美孟丽君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稻瘟病褐飞虱抗性改良标记辅助选择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多基因聚合恢复系被引量:32
2013年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鉴定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三黄占2号的抗稻瘟病主基因Pi-GD-1(t)、Pi-GD-2(t)和主效QTL GLP8-6(t)(分别简称G1、G2和G8)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导入到明恢86、蜀恢527和浙恢7954等3个骨干中籼恢复系,通过复交进行基因聚合,获得5个带有抗稻瘟病兼抗白叶枯病的双基因或多基因聚合系明恢86-G1-G2-Xa23、蜀恢527-G2-Xa23、明浙-G2-G8-Xa23-1、明浙-G2-G8-Xa23-2和明浙-G1-G2-G8-Xa23。以上5个抗病基因聚合改良系对稻瘟病的抗谱与抗源品种相仿或更宽,改良系和与不育系II-32A配制的测交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谱与供体亲本IRBB23一致,测交种在不接种白叶枯病菌条件下的产量和结实率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相仿,但在接种条件下带有Xa23基因的恢复系及测交种的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明显优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研究表明,抗稻瘟病基因和抗白叶枯基因Xa23在不同恢复系背景下的抗性表达完全,对恢复系稻瘟病以及白叶枯病改良的效果明显。
潘晓飚陈凯张强黄善军谢留杰李美孟丽君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改良标记辅助选择
大田全生育期盐水灌溉胁迫筛选水稻耐盐恢复系被引量:21
2012年
2009-2010年在浙江省三门县沿海滩涂采用0.5%盐浓度海水进行全生育期灌溉的方法,以胁迫后植株存活率、单株结实率和单株粒重为指标对明恢86背景的49个回交导入系群体进行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的田间耐盐性存在很大差异,粳稻供体导入系群体的田间耐盐性总体好于籼稻供体的导入系群体,而且在同一亚种内不同供体品种的导入系群体的耐盐性差异明显。其中,沈农265、Y134、早籼14和Gayabyeo为供体的4个导入系群体的耐盐株系的比率较高,分别为10.04%、6.98%、11.83%和7.9%。耐盐重复鉴定表明,大田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常规栽培条件下对丰产性较好的耐盐恢复系与协青早A测交种进行鉴定,筛选出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优势明显,单株产量比生产上对照组合显著增加的杂交组合6个。研究表明,利用大田全生育期盐胁迫筛选耐盐恢复系,不仅可以选育到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的高产组合,而且将为高产耐盐杂交新组合的选育创造有利条件。
潘晓飚黄善军陈凯孟丽君徐建龙
关键词:水稻耐盐性恢复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