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凯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基因
  • 3篇癌组织
  • 2篇胃肿瘤
  • 2篇癌基因
  • 2篇肠癌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胰腺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再灌注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组织
  • 1篇人结肠癌
  • 1篇人结肠癌组织
  • 1篇乳癌
  • 1篇乳腺

机构

  • 6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泰安市肿瘤医...

作者

  • 6篇孟凯
  • 5篇王明玉
  • 3篇赵云霞
  • 1篇聂胜男
  • 1篇马骏
  • 1篇张建波
  • 1篇李华德

传媒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1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结肠癌组织HCCR-1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宫颈癌HCCR-1基因蛋白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PCR、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法分析HCCR-1基因蛋白在152例人结肠癌组织、43例癌旁组织及37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CCR-1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在结肠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癌旁组织中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HCCR-1的阳性率为80.9%,高于癌旁组织,P<0.05。HCCR-1在人正常结肠组织中几乎无表达,癌旁组织中弱表达,结肠癌组织中有较强表达;结肠癌Duke分期B~C期中HCCR-1阳性率(87.3%)高于A期中的阳性率(63.6%),P<0.05。结论:HCCR-1在结肠癌组织呈过表达,HCCR-1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指标之一。
王明玉赵云霞孟凯
关键词:结肠肿瘤基因表达
胃癌组织中抑癌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nm23和E-cadherin及肿瘤相关基因CD44s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和44.5%及52.0%。nm23和E-cadherin基因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均<0.05。CD44s阳性表达与肿瘤是否有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CD44s表达与nm23表达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nm23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可预测胃癌转移和侵袭程度。
马骏聂胜男张建波孟凯王明玉
关键词:胃肿瘤抑癌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乳癌组织中人宫颈癌癌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宫颈癌癌基因(HCCR)在乳癌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TRIZOL法提取乳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乳癌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RNA,用RT-PCR技术检测HCCR mRNA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乳癌组织中,HCCR mRNA相对表达强度为0.836±0.106,癌旁正常组织中其相对表达强度为0.438±0.132,差异有显著性(t=6.63,P<0.05)。在PBMC中,乳癌病人HCCR mRNA的表达强度为0.206±0.089,而正常人未检测出,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4,P<0.05)。结论HCCR基因可能参与了乳癌的发生与发展,与乳癌的病理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明玉孟凯赵云霞
关键词:乳腺肿瘤宫颈肿瘤癌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AOC4P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检测LncRNA AOC4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寻找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及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1-01-2020-12-31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68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LncRNA AOC4P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AOC4P表达量(0.308±0.126)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0,P<0.001;Ⅰ期和Ⅱ期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AOC4P表达量(0.391±0.129)高于Ⅲ期和Ⅳ期结直肠癌组织(0.247±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9,P<0.001;伴有远处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AOC4P表达量(0.231±0.079)低于不伴有远处转移结直肠癌组织(0.359±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2,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较高表达LncRNA AOC4P患者和较低表达LncRNA AOC4P患者相比,在相同时间节点生存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数秩检验,P=0.010。Cox回归分析表明,LncRNA AOC4P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为0~0.1,P<0.05。结论LncRNA AOC4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减少,与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是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亢健孟凯
关键词:结直肠癌长链非编码RNA
β-连环蛋白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研究
2009年
目的:设计并构建β-连环蛋白(β-cate-nin)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胃癌细胞株AGS。方法:以β-catenin为靶基因设计具有短发夹结构的模板寡核苷酸,退火形成互补双链结构,构建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PU6-β-cate-nin-1,2。脂质体转染人胃癌AGS细胞株,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干扰效果。结果:重组质粒pGPU6-β-catenin-1,2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转染AGS细胞后,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显示,pGPU6-β-catenin-2明显下调β-catenin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成功筛选稳定传代细胞株,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率94%。结论:成功构建了β-catenin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pGPU6-β-catenin-2,稳定转染胃癌细胞株AGS,为进一步研究β-catenin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王明玉赵云霞孟凯
关键词:胃肿瘤RNA干扰Β-连环蛋白
PPARγ激动剂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吡格列酮预处理组(PGZ组)及吡格列酮+GW9662预处理组(PGZ+GW9662组),每组10只。再灌注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取胰腺组织检测核因子-κB(NF-κB)、Bcl-2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其余3组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胰腺组织NF-κB活性均明显升高,SOD、Bcl-2表达则明显降低(F=21.72-356.76,q=4.37-10.13,P〈0.05);与IR组相比,PGZ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和胰腺组织NF-κB活性均明显降低,SOD、Bcl-2表达明显升高(q=3.45-8.72,P〈0.05);而PGZ+GW9662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16-1.13,P〉0.05);与PGZ组相比,PGZ+GW9662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和胰腺组织NF-κB活性表达明显增加,SOD、Bcl-2表达明显降低(q=3.77-8.98,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能是通过PPARγ途径上调SOD的活性、Bcl-2表达及下调NF-κB表达,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王明玉孟凯李华德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胰腺吡格列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