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媛

作品数:38 被引量:27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6篇建筑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农村
  • 5篇土地利用
  • 5篇课程
  • 4篇建设用地
  • 3篇农村居民
  • 3篇农村居民点
  • 3篇居民点
  • 3篇集约利用
  • 3篇建筑
  • 3篇建筑工
  • 3篇建筑工程
  • 3篇村居
  • 2篇稻田
  • 2篇都市
  • 2篇有机氟
  • 2篇宅基
  • 2篇宅基地
  • 2篇整治
  • 2篇水土
  • 2篇土地一级开发

机构

  • 22篇北京城市学院
  • 18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临沂市国土资...
  • 1篇北京市土地整...
  • 1篇国家开放大学
  • 1篇中国新兴建设...

作者

  • 38篇孟媛
  • 15篇张凤荣
  • 9篇姜广辉
  • 7篇隋智力
  • 6篇张旭红
  • 5篇王丽明
  • 5篇赵婷婷
  • 4篇骆社周
  • 3篇高艳华
  • 2篇李庆文
  • 2篇李文利
  • 2篇刘瑞
  • 2篇李佳
  • 2篇董晓丽
  • 1篇王茹
  • 1篇王庆
  • 1篇袁则循
  • 1篇陈军伟
  • 1篇刘晓煜
  • 1篇孔祥斌

传媒

  • 6篇北京城市学院...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土地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涂料工业
  • 1篇土壤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自然科学博物...
  • 1篇第三届中国城...
  • 1篇中国可持续发...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顺义区工业土地集约利用及布局优化研究
近几年来,城市的持续扩张给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都带来了巨大压力,2005年新增建设用地中有分之一直接供给工业企业。而且,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提高工业土地利集约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对北京市顺义区1...
孟媛张凤荣安萍莉赵婷婷李佳
关键词:集约利用
文献传递
“双减”政策下专题博物馆科普教育路径研究——以中国园林博物馆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探讨“双减”背景下,专题博物馆类科普基地的科普工作新路径。基于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实践案例,对综合科普资源与目标进行剖析,形成融合馆藏资源、行业学科发展以及网络传播为一体的科普教育路径;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围绕核心资源探索建立自有特色的科普教育体系框架,能够提升新形势下专题博物馆的科学传播能力。
刘明星王歆音孟媛丁雪竹
关键词:博物馆科普教育课程体系
北京市顺义区工业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布局优化研究
孟媛
关键词:空间布局优化
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经济学差异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以经济可行性为前提,以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保障,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目标的。本文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市场机制,重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农户和国家等不同层次上经济人主体的土地利用行为,并相应地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统计数据及项目组的调研数据,对我国24个省(市)在不同层次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个地区在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在一些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最后,文章指出,国家应当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规范和引导农户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致性。
孟媛张凤荣姜广辉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经济人农户
一种建筑工程用废弃物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支撑腿,两两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腿固定垂直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面;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贯穿所述箱体的顶面设置;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开设于所述箱体的底面;第二出料口,...
隋智力孟媛苏瑀刘洪洁张翠翠董晓丽
论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被引量:3
2007年
公众参与机制是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在丰富规划参与主体、增强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实施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尝试从决策咨询、执行监督、评审和公众听证等几个角度,构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孟媛张凤荣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
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被引量:12
2008年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就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土地整理则是以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改善为目的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二者在目标、内容等方面所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土地整理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楔入点和重要工作平台。文章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背景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新农村建设对于土地整理的新要求;并据此就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目标、原则、内容和模式选择等提出思路,为今后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赵华甫张凤荣王茹宋伟孟媛李佳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整理
基于石墨混凝土的能源桩传热特性强化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能源桩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良好导热性能,与周围土体进行换热。为了增强能源桩传热特性,向能源桩内添加高导热系数的石墨粉而制备出石墨混凝土桩体材料,并研究其导热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石墨体积比的增大,石墨混凝土试块导热系数呈加速上升趋势。当石墨体积比增至8%(占混凝土体积分数),其导热系数上升至2.73W/(m·K);抗压强度随着石墨体积比的增大而降低。与纯混凝土相比,添加5%石墨的混凝土,其导热系数增长近1倍,抗压强度下降23%,此添加率下的石墨添加方案为传热强化与强度下降的合理方案。COMSOL软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也证明,添加5%石墨混凝土的能源桩的换热能力较普通能源桩更强。
隋智力赵春雷李庆文孟媛张祥勇李文利
关键词:石墨混凝土抗压强度传热强化
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分异被引量:16
2008年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远郊化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利用1996年、2002年、2006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两个时段来研究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及来源特征,分析得出城镇、农村居民点、交通及特殊用地扩展速度加快,独立工矿扩展速度趋缓;新增建设用地来源涉及所有其它地类,其中耕地贡献最高,达62.54%。为定量分析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构建"建设用地扩展程度变化模型",将按行政村为评价单元的结果空间聚类,后以聚类结果和"扩展水平重要度"描述建设用地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从"平均分散"向着"多中心集聚"变化;由中低水平扩展为主向着高、低两个极端水平分化,形成了潮白河沿岸及其以西按中高水平扩展,而东部扩展缓慢的鲜明对比格局。出现三个建设用地高水平扩展、空间连续的集聚中心,分别是以西南部天竺、后沙峪、南法信为主的空港经济圈,西北部高丽营、赵全营为主正在迅速崛起的重点镇区域,以及潮白河上游北小营、南彩为中心的奥运商圈。顺义区西部、东部日趋显著的城乡二元发展的空间特征,映射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巨大差异。同时,与土地利用规划比较,发达地区城乡交错带建设用地的扩展和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均远远超出规划控制指标,未批先占及低效用地现象普遍,建设用地扩展带来的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以规划、政策、行业标准等措施加以引导,科学控制,节约利用,从而逐步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赵婷婷张凤荣安萍莉孟媛
关键词:城乡交错带建设用地空间分异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分析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北京市18个区(县)作为案例区。首先,采用人均GDP和产业产值结构等指标对各区(县)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其次,分析各区(县)各类产业用地的结构特征;第三,采用地均产值(VA)指标分析各类产业的用地效益,采用产值占地比值比(OR)指标分析各个产业的产值与用地量之间的关联方式。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地均产值高于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但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全市三次产业的产值与用地之间都不是完全协调的关系。结论是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途径,集约用地政策也是引导和约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孟媛张凤荣姜广辉陈铁森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土地集约利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