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新忠

作品数:17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结核
  • 5篇手术
  • 4篇胸壁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治疗
  • 3篇胸腔
  • 3篇胸腔镜
  • 3篇引流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肺结核
  • 2篇胸壁结核
  • 2篇胸膜
  • 2篇胸膜纤维板
  • 2篇引流术
  • 2篇营养支持
  • 2篇脓胸
  • 2篇脓肿
  • 2篇清除术
  • 2篇文献复习

机构

  • 9篇深圳市第三人...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17篇宁新忠
  • 12篇夏照华
  • 9篇王海江
  • 5篇潘铁成
  • 4篇胡敏
  • 4篇魏翔
  • 3篇刘立刚
  • 3篇邓国防
  • 3篇王海江
  • 3篇陈涛
  • 2篇张毅
  • 2篇余卫业
  • 2篇魏奇峰
  • 2篇严耀明
  • 2篇马克
  • 2篇乔坤
  • 1篇李红春
  • 1篇李国保
  • 1篇郑智
  • 1篇王晓燕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结核病与肺部...
  • 1篇中华医学会肠...
  • 1篇中华医学会结...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癌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结核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食管结核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报告1例食管结核,男性,48岁,表现为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初步诊断为食管癌,行外科手术治疗。病变组织和淋巴结病检显示上皮细胞和郎格汉氏细胞增生,伴有干酪样坏死,无恶变。术后给予抗结核治疗,病愈,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这一疾病的特点,并在食管病变中认真加以鉴别。
胡敏潘铁成魏翔陈涛刘立刚张毅宁新忠
关键词:误诊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在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在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34例溃破型或术后切口感染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持续冲洗负压封...
王海江宁新忠夏照华魏奇峰严耀明马克
关键词:胸壁结核负压封闭引流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先天性心包憩室误诊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07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包憩室的诊治特点。方法: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结果:1例罕见的心包憩室,术前诊断为右上纵隔囊肿,经胸骨正中切口完整切除并明确诊断。结论:先天性心脏憩室属于罕见疾病,影像学上囊肿形态的易变性是术前诊断心包憩室的重要线索,术中发现囊性病变和心包相通,是鉴别心包憩室和心包囊肿的主要依据。
魏翔潘铁成刘立刚胡敏宁新忠
关键词:误诊
胸壁结核性冷脓肿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性冷脓肿的外科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7~2013.7经病理确诊143例结核性冷脓肿患者,分析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治疗。结果年龄范围为12岁~79岁(平均年龄30.4岁),男女比例为1.4∶1(男性83例,女性60例)。临床症状包括明显胸壁包块、胸痛、脓液破溃,3例患者有多个病灶。40例(27.9%)患者行胸壁脓肿病灶清除术,103例患者(72.1%)行胸壁和肋骨切除术。63例患者术前平均抗结核时间6.1月,所有患者术后平均抗结核治疗12月。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脓肿破溃、脓胸、胸腔积液、切口裂开、皮下气肿和结核播散。复发7例(4.9%),均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胸壁结核性冷脓肿的外科治疗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提倡围手术期规范化抗结核治疗、术中完整切除胸壁脓肿病灶组织,包括可疑被侵犯肋骨。
夏照华宁新忠王海江余卫业
关键词:结核冷脓肿胸壁抗结核治疗
自发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07年
对自发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认为自发性膈肌破裂是一种少见的胸部急症,误诊率高,应引起重视。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则预后良好。
胡敏潘铁成魏翔宋定伟宁新忠
关键词:膈肌破裂外科治疗
深圳结核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其对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的评估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对深圳地区结核病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评估营养风险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外科连续定点选择1 374例结核住院患者,收集营养风险筛查、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等数据。结果:入院时结核病住院总患者、年轻患者、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77.7%、70.9%、88.9%。结核病住院总患者、年轻患者、老年患者从入院到入院2周后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入院时、入院2周或出院时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关于生活质量(SF-16)的分数,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疲劳和一般健康状况均显著低于有营养风险的结核病患者。结论:大量的结核病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并且往往在住院期间加重,这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夏照华谢雯霓邓国防王晓燕宁新忠王海江
关键词:结核营养风险营养支持生活质量
52例耐多药肺结核外科治疗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4年8月手术治疗的5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5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愈率88.5%(46/52),术后痰菌阴转率89.5%(34/38),并发症发生率为23.1%(12/52),术后治愈患者无结核病复发。结论对部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应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
王海江宁新忠夏照华傅佳鹏李剑李国保邓国防
关键词:结核耐多药外科手术
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隐静脉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z)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取9例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新鲜大隐静脉(HSV),每例静脉段随机分入5组,分成HSV组、对照组、AngⅡ组、TMPz组及TMPz+AngⅡ组,除HSV组外,其余4组均体外培养14d。对HSV组及培养后各组标本进行取材固定,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TUNEL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结果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能产生明显的内膜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TMPz组及TMPz+AngⅡ组内膜厚度、增生指数及PC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AngⅡ组(P<0.05);而凋亡细胞百分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ngⅡ组(P<0.05)。结论TMPz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及平滑肌细胞增生。
胡敏潘铁成项飞翔魏翔陈涛刘立刚宁新忠
关键词:川芎嗪大隐静脉血管狭窄细胞凋亡
ONS对肺结核围手术期CD4+T细胞亚群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结核围手术期CD4+亚群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ONS对肺结核围手术期CD4+Th1/Th2、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根据NRS2002作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大于等于3分共纳入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
夏照华宁新忠王海江乔建华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辅助病灶清除术治疗胸壁结核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在辅助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溃破型或术后切口感染的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观察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34例胸壁结核患者,均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10 d,其中1例2次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海绵,5例1次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海绵至病情痊愈,28例未再次更换引流海绵.术后32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2例伤口部分感染,经换药后治愈,平均随访1年(3~24个月),无结核病灶复发.结论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技术辅助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溃破型胸壁结核,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胸壁感染的理想方法之一.
王海江宁新忠夏照华魏奇峰严耀明马克
关键词:引流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