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圆圆
- 作品数:35 被引量:236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模拟酸雨对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生长及化感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对我国华南地区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华南地区也是强酸雨分布区域。采用不同pH值(2.5,4.0,5.6)的模拟酸雨对三叶鬼针草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室外模拟酸雨喷淋三叶鬼针草,生物测定三叶鬼针草叶片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pH为4.0和5.6的酸雨处理后提高了三叶鬼针草种子的萌发率;pH为4.0的酸雨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幼苗苗高和生物量;而pH为2.5的酸雨抑制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同时,pH 4.0和2.5酸雨增强了三叶鬼针草叶片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表明: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强的耐酸能力,酸雨胁迫可能通过促进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的生长和提高化感潜力而有利于其进一步入侵。
- 王瑞龙翁洁宋圆圆胡林苏贻娟张晖曾任森
- 关键词:模拟酸雨三叶鬼针草化感作用
-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和防御信号物质对斜纹夜蛾幼虫保护酶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以广食性害虫斜纹夜蛾为研究对象,连续6代自二龄或三龄开始用含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SBTI)的人工饲料喂养幼虫,饲养至五龄时测定SBTI对幼虫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SBTI抑制斜纹夜蛾幼虫SOD、CAT活性,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SBTI的抑制效果降低;SBTI可显著升高斜纹夜蛾幼虫POD活性。预先接触外源植物防御信号物质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甲酯48h均可显著影响斜纹夜蛾幼虫体内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且可显著减缓SBTI对斜纹夜蛾幼虫SOD、POD、CAT活性的作用效果。表明,斜纹夜蛾取食SBTI后能够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逐步适应蛋白酶抑制剂的毒害,而预先接触植物防御信号物质可增强其对植物防御蛋白的适应能力。
- 吴国昭尹能文胡林叶茂宋圆圆朱克岩曾任森
- 关键词:保护酶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甲酯
- 化感链霉菌6803菌株液体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土壤微生物链霉菌6803菌株被证明对高等植物具有化感作用。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液体发酵碳源、氮源、无机盐、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摇床转速、发酵时间等对链霉菌6803菌株菌丝体产量及发酵液化感作用的影响,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化了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链霉菌6803菌株生长和产生化感作用的最佳发酵条件为:ρ(淀粉)=26.67g·L-1,ρ(蔗糖)=25.15 g·L-1,ρ(NH4Cl)=0.30 g·L-1,黄豆饼粉浸液8.88%,ρ[(NH4)H2PO4]=0.18 g·L-1,ρ(FeSO4.7H2O)=0.002 g·L-1,ρ(NaCl)=0.75 g·L-1,pH值7.6,装量系数0.16,接种量3%,温度36℃,转速200 r.min-1,发酵144 h。本研究为利用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作为天然除草剂奠定了基础。
- 王瑞龙黄珂石木标宋圆圆陈敏苏贻娟曾任森
- 关键词:化感作用发酵工艺
- 固相微萃取技术收集水稻挥发物的比较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不同萃取头萃取到的水稻诱导挥发物的异同,为研究植物挥发物提供方法依据。【方法】用茉莉酸甲酯处理水稻,分别用3种萃取头: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7μmPDMS和85μm聚丙烯酸酯(PA)萃取水稻的挥发物。用GC-MS和GC对挥发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3种萃取头在萃取水稻挥发物的总量、成份和组成方面的异同,并与动态顶空收集法(DHS)收集的挥发物成份相比较。【结果】在同样条件下,100μm PDMS萃取的挥发物总量和种类最多,7μm PDMS最少。SPME法与DHS法获得的挥发物组成类别相似,但有些组分不同。【结论】不同萃取头对水稻挥发物的萃取效率和选择性是不同的。用SPME法研究水稻等植物挥发物,需根据目标组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萃取头。SPME法与DHS法在植物挥发物的收集和分析中各有优缺点。
- 苏贻娟王瑞龙叶茂宋圆圆曾任森
- 关键词:水稻挥发物固相微萃取
- 2-甲基-2-戊烯醛作为杀菌剂的新用途
-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化合物2-甲基-2-戊烯醛作为杀菌剂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甲基-2-戊烯醛化合物作为农用抗菌剂的用途,是2-甲基-2-戊烯醛化合物的新用途.本发明通过2-甲基-2-戊烯醛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
- 曾任森张晖宋圆圆王瑞龙阿滋姆·马力克骆世明苏贻娟
- 文献传递
- 利用薇甘菊萎蔫病毒生物控制薇甘菊的试剂盒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薇甘菊萎蔫病毒生物控制薇甘菊的试剂盒和方法,属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综合防控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离和筛选获得一株薇甘菊萎蔫病毒,并且公开了该薇甘菊萎蔫病毒的扩繁方法;包含该薇甘菊萎蔫病毒的控制薇甘菊的...
- 王瑞龙曾任森郑子豪任勇张晖宋圆圆苏贻娟
- 文献传递
- 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侵染增强番茄对机械损伤的响应被引量:6
- 2018年
- 植食性昆虫取食会给植物造成机械损伤并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而与有益微生物共生是否可以增强植物对机械损伤的响应对植物抗虫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番茄根系被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侵染后,研究机械损伤对番茄防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接种菌根真菌的番茄叶片受到机械损伤处理(FD)后,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叶片和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PR2)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只进行机械损伤的处理(D)、只接种摩西管柄囊霉的处理(F),以及既未接种菌根菌也未进行机械损伤的健康番茄植株(CK).虽然D和F处理也可诱导部分酶活性及基因转录水平升高,但FD处理诱导的防御反应更迅速和强烈.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可以警备(prime)番茄对机械损伤做出更快速和强烈的响应.
- 宋圆圆宋圆圆林熠斌夏明丁朝晖王杰胡林曾任森
- 关键词:番茄机械损伤
- 菌根对植物抗性的诱导与机制
- 曾任森宋圆圆魏晓辰
- 关键词:丛枝菌根生态功能
- 农田生态系统中化感物质介导的种间关系研究
-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昆虫和微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各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化学联系是他们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在长期的进化中,植物利用自身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优势,合成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各种次生代...
- 曾任森骆世明苏贻娟李均宋圆圆叶茂
-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化感物质化学生态学诱导抗性种间关系
- 文献传递
- 丛枝菌根菌丝网络介导番茄植株间防御信号的传递及其机理的研究
- 植物能'偷听'到邻近受害植株产生的挥发物,来激活自身的防御反应,进而提高对病虫害的抗性。然而,挥发性物质介导的化学通讯容易受气候条件影响,通讯传输的距离也非常有限。菌根(Mycorrhiza)是土壤真菌与...
- 宋圆圆曾任森
- 关键词:摩西球囊霉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