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海屏

作品数:51 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委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
  • 11篇手术
  • 11篇静脉
  • 10篇血管
  • 8篇外科
  • 7篇血栓
  • 6篇腔内
  • 6篇静脉血
  • 6篇静脉血栓
  • 5篇深静脉
  • 5篇深静脉血栓
  • 5篇下肢深静脉
  • 5篇下肢深静脉血...
  • 4篇蛋白
  • 4篇动脉损伤
  • 4篇血栓形成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曲张
  • 4篇肿瘤
  • 4篇主动脉

机构

  • 3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定远县人民医...
  • 1篇安徽省桐城市...
  • 1篇安徽省望江县...

作者

  • 51篇宋海屏
  • 17篇万圣云
  • 16篇余昌俊
  • 12篇刘弋
  • 7篇朱化刚
  • 6篇叶雨生
  • 6篇张洪福
  • 6篇常家聪
  • 5篇孟翔凌
  • 5篇刘斌
  • 4篇王光升
  • 4篇邓跃华
  • 4篇余康敏
  • 3篇王光升
  • 3篇王光升
  • 3篇笪波
  • 3篇宣正荣
  • 3篇王华
  • 2篇丁浩
  • 2篇王瑞祥

传媒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安徽医药
  • 7篇安徽医学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4篇199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胎肝细胞冻存复苏的基础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通过对胎肝细胞冻存和培养的研究 ,了解冻存后的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方法 采用二步灌注法分离人胎肝细胞 ,将分离后的胎肝细胞分为 4组 :A组为新鲜肝细胞 ;B、C、D组分别为冻存 2、3、6周的胎肝细胞。 4组肝细胞经台盼蓝染色测活 ,A、B、C 3组进行原代培养 ,观察和检测形态、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果 冻存肝细胞具有较高的活率〔B、D组活率分别为 (85 9± 5 3) %、(74 1±2 7) %〕 ;其形态、结构和白蛋白、尿素氮的分泌功能和新鲜肝细胞相似。结论 使用本法冻存的胎肝细胞具有正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是一种较好的长期保存肝细胞的方法 ,建立“细胞库”是可行的。
李永翔宣正荣王蔚萱宋海屏孟翔凌朱化刚
内皮抑素对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内皮抑素对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内皮抑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接种乳腺癌细胞悬液后第1周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内皮抑素,隔天1次,共用7周。第8周颈椎脱位处死裸鼠,完整剥离肿瘤,检测肿瘤细胞Bcl-2表达、Bax表达。结果对照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肿瘤细胞的Bcl-2表达度分别为(0.90±0.10)、(0.70±0.21)、(0.41±0.09),以上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ax表达度分别为(0.51±0.10)、(0.53±0.10)、(0.55±0.09),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以上数据看出内皮抑素下调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表达,对Bax表达无影响,从而改变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在肿瘤细胞的比例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内皮抑素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是下调肿瘤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
李勇余昌俊宋海屏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科自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所有腹主动脉瘤的患者,排除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急诊手术2例和未手术死亡或自动出院的8例,总共30例,其中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开放手术患者22例,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腔内治疗患者8例。通过手术过程中死亡率,30 d死亡率、并发症和一年随访中的死亡率、并发症的结果进行总体评价。本项研究经t检验和2χ检验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腔内组30 d死亡1例(12.5%)(P=0.440),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手术组(P<0.001、P<0.001),术后平均禁食时间均较手术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一年随访中死亡1例(死亡于非血管原因),无内漏和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手术组30天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腔内组,一年随访无死亡,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高选择人群研究基础上得出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近期疗效较传统开放手术好的优势。
丁浩宋海屏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被引量:25
2010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在临床上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 bolism,PTE)。在临床上PTE起病急,误诊率高,本文主要对LDVT诊治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陈士德宋海屏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抗凝溶栓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秦加宏朱正才刘付宝宋海屏
关键词: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分析聚丙烯网塞
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常家聪梁勇刘弋宋海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
术后肛门狭窄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1997年
<正>本科1978年6月~1996年6月收治术后肛门狭窄35例,其中7例行推进性菱形带蒂皮瓣肛成形术,28例行转移皮瓣肛门成形术,均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9例。病程3月~2年。年龄4月~56岁。引起术后肛门狭窄的原因及例数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狭窄24例;
邓跃华宋海屏宣正荣
关键词:肛门狭窄外科手术成形术
自体腹膜管替代动脉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1996年
作者将14条犬的自体腹膜管移植于腹主动脉,通过对腹膜管移植前后的组织形态学及血液流变学、生物物理学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体腹膜管用以替代动脉血管是可行的。
宋海屏刘弋王光昇孟翔凌万圣云胡家骅张洪福
关键词:动脉重建血管形态学
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观察──(Ⅳ)门奇断流术联合脾肺固定术前后
1994年
作者联合应用门奇断流术、脾肺固定术和脾动脉结扎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线,取得较好的结果。本文分析了联合手术前后PVF、SVF、PVP的改变和门奇、脾肺侧枝循环形成状况,提示了:(1)脾动脉结扎后PVF、SVF有所减少,PVP可下降,但门奇断流术后PVP回升维持了门静脉高压状态且又减除了脾胃区高压。(2)术后不同时相的PVF、SVF和脾门造影术表明在术后1至2月可建立一个通畅的组织实质的分流。可以认为这一手术是分流、断流和减流的联合术式。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引流脾胃区的区域性分流术。
宣正荣王光升王震宗于东风宋海屏刘弋万圣云付华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门奇断流术脾肺固定术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 (CBT)的生物学特征、诊断与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我院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19例CBT诊治经验。结果 :本组病例均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即颈侧部肿块且伴有传导性搏动 ,结合彩超、CT或血管造影确诊。 17例接受手术 ,CBT剥离式切除 8例 ;CBT与颈外动脉同时切除 4例 ;CBT与颈内动脉部分切除 ,颈内动脉对端吻合 2例 ,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对端吻合 2例 ,CBT与颈动脉分叉切除 ,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 1例。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 ,结合影像学检查CBT诊断并不困难。CBT剥离术是理想安全的手术方式 ,必要时行颈动脉重建 ,需预防脑缺血和颅神经损伤。
余昌俊宋海屏叶雨生
关键词:CBT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