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玉强

作品数:80 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梗死
  • 22篇脑梗
  • 21篇脑梗死
  • 19篇多态
  • 17篇缺血
  • 17篇基因
  • 15篇动脉
  • 14篇多态性
  • 14篇血管
  • 12篇血性
  • 12篇脑血
  • 12篇脑血管
  • 11篇蛋白
  • 11篇基因多态性
  • 10篇血管病
  • 9篇脑血管病
  • 8篇血浆
  • 8篇肾上腺
  • 8篇肾上腺髓质
  • 8篇肾上腺髓质素

机构

  • 53篇青岛大学医学...
  • 41篇青岛大学
  • 3篇即墨市妇幼保...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青岛市第八人...
  • 2篇临淄区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单县中心医院
  • 1篇海阳市人民医...

作者

  • 79篇宋玉强
  • 19篇张晨
  • 15篇邹宏丽
  • 7篇王海萍
  • 6篇滕继军
  • 6篇赵仁亮
  • 5篇韩仲岩
  • 4篇王文
  • 4篇龙厚元
  • 3篇张鹏飞
  • 3篇阎文静
  • 3篇王雁
  • 3篇李培媛
  • 3篇于力群
  • 2篇宋晓瑾
  • 2篇代伟
  • 2篇代伟
  • 2篇刘贤
  • 2篇李江
  • 2篇王美

传媒

  • 7篇中华神经科杂...
  • 5篇青岛大学医学...
  • 5篇山东医药
  • 4篇国外医学(脑...
  • 3篇临床神经电生...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青岛大学学报...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精准医学杂志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同样适用于非溶栓患者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患者的卒中病因、临床表现、一般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HT的危险因素,建立新的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获得评分界值,大于评分界值的为HT高危组.结果 心房颤动病史(OR=4.94,95%CI:1.879-12.988,P〈0.05)、收缩压≥160mmHg(OR=2.762,95%CI:1.175-6.494,P〈0.05,1mmHg=0.133kPa)、大面积脑梗死(OR=3.796,95%CI:1.495-9.635,P〈0.05)、NIHSS评分≥10分(OR=5.665,95%CI:2.289-14.021,P〈0.05)、溶栓(OR=3.086,95%CI:4.981-96.257,P〈0.05)为HT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新的预测模型,Logit P=-3.588+1.579×X1+1.016×X2+1.334×X3+1.734×X4+3.086×X5.ROC曲线下的面积0.912(95%CI:0.873-0.950,P〈0.001),预测模型诊断价值较高.取界值为-2,此时灵敏度88.33%,特异度为82.02%.结论 心房颤动病史、收缩压≥160mmHg、大面积脑梗死、NIHSS评分≥10分、溶栓治疗为HT的独立危险因素;当界值〉-2时,发生HT的风险显著增高.
于力群时圣桂张野朱海芳宋玉强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
伴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伴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伴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尿酸升高组),其中60例接受降尿酸治疗、59例未接受降尿酸治疗,另选血尿酸水平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尿酸正常组)。两组入院后均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尿酸升高组中6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降尿酸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2周及治疗3个月,检测接受或未接受降尿酸治疗者血尿酸水平。入院时及治疗1、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入院时、治疗3个月,采用改良P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以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比较二者治疗3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接受与未接受降尿酸治疗者入院时、治疗1周血尿酸水平比较P均>0.05;接受降尿酸治疗者降尿酸治疗2周及治疗3个月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未接受降尿酸治疗者(P均<0.05)。接受降尿酸治疗者随治疗时间延长,血尿酸水平逐渐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NIHSS、MRS评分比较P均>0.05。尿酸升高组未接受降尿酸治疗者治疗1、2周NIHSS评分明显高于尿酸升高组接受降尿酸治疗者及尿酸正常组(P均<0.05),治疗3个月MRS评分明显高于尿酸升高组接受降尿酸治疗者及尿酸正常组(P均<0.05),而尿酸正常组与尿酸升高组接受降尿酸治疗者同期NIHSS、MRS评分比较P均>0.05。治疗3个月,尿酸升高组未接受降尿酸治疗者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尿酸升高组接受降尿酸治疗者及尿酸正常组(P均<0.05),而尿酸正常组与尿酸升高组接受降尿酸治疗者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降尿酸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王美宋玉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尿酸血症预后
超声溶栓技术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超声溶栓技术是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和机械应力作用,将血栓和硬化斑块粉碎成微米级的小颗粒并随机体代谢清除。该技术主要包括血管内溶栓和超声体外辅助溶栓。低频超声溶栓因其产热少,组织穿透能力强,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超声溶栓的生物学机制、方法以及在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时圣桂邹宏丽宋玉强
关键词:卒中超声疗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或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纤维蛋白原(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其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脑梗死组(135例)依据睡眠呼吸监测的结果分为合并OSAHS组(CI+OSAHS组)、不合并OSAHS组(CI组)和对照组(120例)进行研究,分析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凝血酶原时间法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脑梗死伴OSAHS组、脑梗死不伴OSAHS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T+TT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SAHS组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脑梗死伴OSAHS组、脑梗死不伴OSAHS组和OSAHS组的血浆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伴OSAHS组血浆Fg水平高于脑梗死不伴OSAHS组(P<0.05),脑梗死伴OSAHS组和脑梗死不伴OSAHS组CT+TT基因型组血浆Fg水平仍高于148CC基因型组(P<0.05)。结论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通过等位基因T影响血浆Fg水平,在脑梗死的发生机制中起作用,OSAHS患者罹患脑梗死的几率更高。
宋玉强邹宏丽王文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脑梗死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8例TIA患者及130例健康对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方法确定其基因型,比较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TIA组和对照组的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68和0.139,未发现有TT基因型。TIA组的C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测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多态性为TIA的一个危险因素。
宋玉强邹宏丽张晨
关键词:NAD(P)H氧化酶基因多态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5年
宋玉强李培媛张晨
关键词:皮肤交感反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肾上腺髓质素与脑血管病
2001年
肾上腺髓质素是一种新发现的生物活性肽,在人体多种组织中都有其mRNA的表达,具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排钠利尿等作用。在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对其深入研究将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宋玉强韩仲岩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脑血管疾病病理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定量感觉检查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ST仪检测118名正常人与136例DPN病人的冷觉(CS)、热觉(WS)和振动觉(VS)阈值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DPN组和单纯糖尿病(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手指和足背QST的CS、WS、VS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和单纯DM组之间比较,手指和足背CS、WS、VS阈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和单纯DM组之间比较手指和足背不同部位的CS、WS、VS阈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DPN组CS、WS、VS的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异常率(P<0.05),CS、WS的异常率高于VS的异常率(P<0.05); DPN组患者的MCV、SCV.CS、WS和VS异常牢均高于单纯DM组的异常率,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1);病程>5年组的MCV、SCV、CS、WS和VS的异常率均高于病程≤5年组的异常率,其间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1);HbAIC正常组和HBAIC异常组MCV、SCV、CS、WS和VS异常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ST能为DPN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是常规NCV检查的必要补充。
宋玉强邹宏丽阎文静李培媛李成乾
ERK5在大鼠脑梗死和脑出血转化中的激活表达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持续性脑缺血及脑出血转化时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的激活表达情况。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持续性缺血组、脑出血性转化组、假手术组,各40例。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出血性转化组分别在大脑中动脉栓塞4、8、16、24h后拔除栓线,再灌注24h;持续性缺血组在4、8、16、24h后不拔除栓线继续栓塞24h。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和时间与出血性转化组相同,但不栓塞大脑中动脉。术后2h应用BERDERSON评分法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及出血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磷酸化ERK5(p-ERK5)及ERK5的蛋白激活表达水平。结果持续性缺血组和脑出血性转化组大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TTC染色显示,脑出血性转化组8、16、24h时在脑梗死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出血转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持续性缺血组和脑出血性转化组各时间点p-ERK5蛋白表达量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02~91.85,q=4.58~18.66,P<0.05)。脑出血性转化组8、16、24h的p-ERK5蛋白表达量与4h比较、8、24h与16h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39.47,q=5.90~15.24,P<0.05)。持续性缺血组8、16、24h的p-ERK5表达量较4h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F=7.81,q=4.59~6.46,P<0.05)。3组组内不同时间点以及3组间ERK5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及脑出血转化可以诱导ERK5的激活,参与脑缺血与出血转化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
聂葵葵脱淼梁东新宋玉强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出血性转化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PMA型)一例报告
2005年
刘敏谭兰宋玉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