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运贤
- 作品数:90 被引量:315H指数:9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石榴GST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是一类重要的多功能蛋白酶(EC 2.5.1.18),可参与解毒作用、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以及次级代谢物质运输。本研究以石榴(Punica granatum)为材料,在其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4个Pg GSTs基因家族成员。44个成员编码蛋白氨基酸长度为103~417 aa,分子量为11.87~47.42 kD,理论等电点在4.96~9.34,大部分成员定位于细胞质。进化分析显示,Pg GSTs可以划分为8个亚家族,石榴U型和F型亚家族成员居多数。其中43个基因家族成员均含有GSTN保守基序motif 1和motif 2。染色体定位与共线性分析显示,44个成员在8条染色体不均匀分布,存在10处串联重复,并与苹果MdGSTs具有更近的基因进化起源关系。上游2 kb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该基因家族成员能够响应非生物胁迫、植物激素等刺激。转录组表达分析显示Pg GST有一定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其中PgGSTF3可能参与了成熟花和果实外种皮花青苷转运积累过程。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石榴GST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 刘龙博宋运贤张慧君余如刚朱乾智郑珂郑洁
- 高中生物学学生高阶思维的生成路径研究
- 2021年
- 培养高阶思维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任务的能力,近几年在教育改革中受到高度重视。因此,文章首先明确了高阶思维的维度,随后基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提出高阶思维的生成路径模型:创设情境—激发高阶思维、问题驱动—维持高阶思维、论证思辨—深化高阶思维、实践创新—实现高阶思维、改进实验—开拓高阶思维,并结合课堂情境举出相关实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学相关理论。
- 吕村洋李晶晶宋运贤
-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高阶思维
- 小麦抗条锈新种质及其创制的细胞遗传学基础研究
- 该研究利用细胞遗传学方法,结合抗病性鉴定和根尖体细胞基本核型分析,对由细胞工程课题组通过普通小麦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多元回交和花培纯合所创制的9个抗条锈新种质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初步鉴定,并对六倍体小黑麦抗条锈基因定向导入普...
- 宋运贤
- 关键词:小黑麦小麦细胞遗传学条锈病新种质
- 文献传递
- 一种快速经济提取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基因组DNA的方法被引量:13
- 2016年
-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基础,提取的DNA的质量可直接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快速、经济的适用于多种细菌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比较了本方法与传统酚-氯仿法和试剂盒法提取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和4种革兰氏阳性细菌DNA的效果。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可提取到较完整的基因组DNA(约23 kb)。在DNA纯度上,本法与传统酚-氯仿法无显著差异,略低于试剂盒法,但可满足PCR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要求,并且其提取效率高于试剂盒法。在成本方面,本法单个样本的成本仅为试剂盒法的20%,且完成整个实验的时间仅为传统酚-氯仿法和试剂盒的50%(约60 min)。总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快速、经济、适用于G-和G+细菌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本法不仅适用于本研究中的各种细菌,对其它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熊明华朱继荣王光利束良佐宋运贤
- 关键词:细菌基因组DNA
- ‘巴斗杏’组培快繁体系建立与耐盐植株筛选被引量:2
- 2011年
- 以淮北黄里‘巴斗杏’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及进行耐盐筛选。结果表明:采用4、5月‘巴斗杏’茎段用0.1%升汞灭菌8 min较适宜;在含有1.0 mg/L 6-BA和0.1 mg/L IBA的MS培养基上茎段增殖较快,生长旺盛;较理想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 mg/L+IBA 0.2 mg/L,生根率达46.3%;‘巴斗杏’组培苗进行耐盐筛选的适宜盐浓度为0.4%~0.8%,筛选植株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 杜雪玲余如刚宋运贤张振霞
- 关键词:腋芽增殖耐盐筛选
- 一种多肉植物冬美人的叶插繁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肉植物冬美人的叶插繁殖方法,属于植物繁殖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掰取经阴凉静置的冬美人母株叶片后风干断口,再将获取的叶片背面与事先配制好的培养土接触后在室内散光培养后,当叶片长出5mm的根时,...
- 张慧君宋运贤李桂萍张幸
- 文献传递
- ‘巴斗’杏再生体系的建立与耐盐突变体的筛选被引量:3
- 2011年
- 以‘巴斗’杏试管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再生体系的建立以及在含不同浓度NaCl培养基上诱导耐盐愈伤组织,筛选耐盐突变体。结果显示:茎段在MS+6-BA1.5mg·L-1+IBA0.5mg·L-1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芽的分化率可达88%;将出芽愈伤组织块接种到附加IBA0.5mg·L-1+KT2.0mg·L-1的MS分化培养基上效果最佳,芽的分化系数最高为12.7;较理想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0.1mg·L-1+IBA0.2mg·L-1,生根率在46.3%以上;在含0.8%NaCl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连续继代筛选2代,转入不含NaCl的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出了完整植株。经继代培养筛选,测定发现获得的耐盐植株比正常培养植株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高。
- 杜雪玲余如刚宋运贤张振霞
- 关键词:植株再生耐盐筛选突变体
- (小麦×长穗偃麦草)F1与长穗偃麦草生物量积累相关性状的比较被引量:6
- 2020年
- 为探索(小麦Triticum aestivum×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F1作为牧草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小麦中农28×长穗偃麦草)F1(以下简称草F1)及其亲本为材料,对草F1的表型组与牧草产量做了初步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表型组测定表明,与长穗偃麦草相比,草F1的单株投影面积和紧密度在分蘖期–开花期显著升高(P<0.05),开展度在分蘖期–抽穗期升高,在分蘖期和抽穗期纵向矩形宽和纵向矩形高升高,而平均绿色深度降低;一年1次刈割再生23 d草F1的紧密度和平均绿色深度显著升高而纵向矩形宽显著降低。拔节期草F1的单株总叶片数、最大展开叶叶长与叶宽及一年1次刈割再生23 d的单株鲜重等均显著高于长穗偃麦草;而分蘖数、株高、单株最大鲜重等与长穗偃麦草差异不显著(P>0.05)。草F1的开花期比长穗偃麦草显著提前。草F1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与长穗偃麦草差异不显著,但叶片光合能力显著增加。与长穗偃麦草相比,草F1的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6月1日前后草F1的果糖、蔗糖和淀粉等含量显著高于长穗偃麦草,而葡萄糖含量则显著低于长穗偃麦草。在北京和南皮,无论一年3次、2次还是1次刈割,草F1的鲜草产量均高于长穗偃麦草。特别是种子直播当代草F1鲜草产量比长穗偃麦草增加61.9%~103.5%。全生育期2次刈割产量最高,第1次刈割在6月1日前后可兼顾产量和品质。本研究结果表明,草F1作为牧草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汪文佳宋运贤胡伟娟李滨郑琪李振声李宏伟
- 关键词:生物量杂种优势长穗偃麦草
-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半夏幼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以半夏37℃高温倒苗过程中的叶片和块茎为材料,考察了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处理的倒苗率,采用ELISA方法研究了0.5 mmol/L外源SA对半夏叶片和块茎中内源激素GA3、IAA、ABA、ZR和J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半夏出现倒苗现象,并以0.5 mmol/L的SA处理后半夏倒苗率最低。倒苗过程中叶片和块茎中GA3、IAA、ZR含量逐渐下降,而ABA和JA含量显著上升。0.5 mmol/L SA处理条件下叶片中生长促进类激素GA3、IAA、ZR含量高于同期对照,生长抑制类激素ABA和JA含量低于同期对照;块茎中ABA、IAA和JA的含量低于同期对照,GA变化不明显,而ZR处理前期低于对照,后期高于对照。可见,一定浓度的外源SA可通过改变高温胁迫下半夏内源激素水平来促进其生长,延缓其倒苗。
- 宋运贤王兴张爱民常莉薛建平
- 关键词:半夏高温胁迫水杨酸内源激素倒苗
- 不同IBA和6-BA浓度对巴斗杏离体腋芽增殖的影响
- 2010年
- 本研究以淮北巴斗杏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6-BA和IBA对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5月份巴斗杏茎段,0.1%升汞灭菌时间8 min,6-BA浓度1.0 mg/mL,IBA浓度为0.1mg/L时茎段增殖和生长最适宜.
- 杜雪玲余如刚宋运贤
- 关键词:外植体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