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变英
- 作品数:3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以“情”为核心的《三言二拍》子弟书被引量:1
- 2017年
- 《三言二拍》中很多著名的篇目都被改编成了子弟书。这些改编侧重于情感的表现,各种爱情、友情、痴情、愤怒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将子弟书重情的特点也体现得极为鲜明,为小说的民间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尹变英
- 关键词:子弟书《三言二拍》
- 从《书词绪论》看子弟书被引量:1
- 2014年
- 顾琳的《书词绪论》是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研究子弟书的专著。重心是"以说书三昧告人",主要谈论子弟书的演唱问题。但顾琳在细论当中突出谈了子弟书的规范和定位,超出了谈"说书"的本义,其将子弟书作为八旗子弟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的特质凸显了出来。
- 尹变英
- 关键词:子弟书八旗子弟
- 《边城》与《红楼梦》的比较被引量:1
- 2003年
-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中最有东方古典神韵的作品。拿它跟《红楼梦》比 较,可以看出《边城》在作品的内在神韵,故事的爱情主线,悲剧精神,创作的艺术风格等方面 与《红楼梦》的契合之处,对于深入了解沈从文对传统的借鉴和吸收,并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和 表现有一定的帮助。
- 尹变英
- 关键词:《边城》《红楼梦》神韵悲剧精神少女艺术风格
- 北朝君主文化治略考
- 2022年
- 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其文化治略都具有重要的民族融合意义。北朝君主的文化治略基础在于其主动学习汉族文化而形成的文化素养。他们的文化治略主要体现在主动的文化建树和包容性强的人才治略方面。他们的文化治略为当时及后世的民族融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尹变英
- 关键词:北朝君主
- 子弟书文本兴盛考论
- 2017年
- 子弟书是说唱文学当中文本留存较多的一种艺术形式。子弟书文本的兴盛首先体现在创作的繁荣上。由于子弟书取材的广泛和创作难度的逐渐降低,以及子弟书作者群的逐渐扩展,在清嘉庆年间开始,子弟书文本越来越趋于兴盛。子弟书文本的兴盛还体现在子弟书的文本不仅是一种演唱的底本,也是一种阅读文本,促成这种文本传播繁荣的是"百本张"等民间书坊的兴盛。
- 尹变英
- 关键词:子弟书文本书坊
- 从鲁迅的自然视野看其对传统和现代的双重背离
- 2020年
- 出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出于打破“瞒和骗”的求真思想,鲁迅撕掉了自然那无动于衷的美丽外套,看到了社会在其身上的厚重的投影。鲁迅笔下的自然是现实世界的象征。这显示了他从心理和审美两个层面对传统士人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背离。从心理层面来看,鲁迅背离了传统士大夫寄情山水的隐逸出世的心理,也背离了现代知识分子借山水解忧进而寻求文化根基的依恋和逃避的心理。从审美的层面来看,鲁迅打破了古典式的和谐静穆之美,也打破了现代式的乡土田园之美,而着力表现鲁迅式的残破凌厉之美。
- 尹变英
- 关键词:象征性求真
- 沈从文的“五四”情结被引量:2
- 2014年
- 沈从文不厌其烦地在各种历史情境中重申他所理解的"五四",其核心内涵是他所论述过的"文学者的态度",主要针对的是作家本身,要求他们做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守护人。他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五四"精神做了互解,使"五四"成为自己文学思想的支撑点。这种重复性极高的"五四"言说体现了沈从文深层的心理情结,即"过去"情结、"乌托邦"情结和"复魅"情结。沈从文的"五四"情结,集中表征了沈从文的文学思想和精神世界。
- 尹变英
- 关键词:乌托邦
- 子弟书演唱流变考论
- 2018年
- 在清代京师各种说唱艺术都相当繁荣的发展环境中,子弟书的演唱经历了书斋—书社—节会—书场—瞽人演唱的发展和流变,是一个逐渐兴盛起来,而后又走向衰落的过程。子弟书的演唱在书斋中是八旗子弟的情致,在书社中是他们的修养,在节会中是他们的骄傲,在书场中是他们的尊严。子弟书的演唱是在八旗群体内部和京师市民社会两个领域中展开的。
- 尹变英
- 关键词:子弟书演唱书社节会书场
- 论现代作家编辑活动的意义
- 2013年
- 中国现代作家几乎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编辑活动,他们通过刊物和丛书的编辑来散播和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构建新文学的批判体系,培养作家队伍。他们的编辑活动是现代文学运行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编辑活动对现代文学的萌发和运行所起到的非常现实的作用,这也是现代作家编辑活动最为重要的意义。
- 尹变英
- 关键词:现代作家文学理想
- 论折子戏对子弟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在促成子弟书产生的多种艺术形式中,折子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子弟书的产生与折子戏的盛行,以及折子戏选本的流行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子弟书从创作思路到取材、情节、修辞乃至词句方面都明显受到了折子戏的影响。从子弟书与相应的折子戏的比较可以看出这种影响的细节。
- 尹变英
- 关键词:子弟书折子戏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