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晖明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术后
  • 2篇晚期
  • 2篇晚期胃癌
  • 2篇疗效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修补术
  • 1篇营养支持
  • 1篇原位
  • 1篇原位再生医疗...
  • 1篇再生医疗技术
  • 1篇伤膏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大出...
  • 1篇烧伤
  • 1篇烧伤膏
  • 1篇湿润烧伤膏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机构

  • 7篇湖南中医药高...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作者

  • 7篇尹晖明
  • 4篇刘首记
  • 4篇胡斌
  • 3篇贺子彪
  • 3篇黄劲松
  • 2篇卓德斌
  • 2篇韩洁
  • 2篇李跃军
  • 2篇甄时建
  • 2篇贺海辉
  • 2篇龚利平
  • 1篇王大海
  • 1篇沈洪
  • 1篇朱欧宁
  • 1篇单兆伟
  • 1篇戴娟
  • 1篇陆辉辉
  • 1篇黄劲松
  • 1篇谢旭祥
  • 1篇邓旭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腹股沟区疝术后再发股疝的分析与处理
2013年
股疝是疝囊经股环、股管而自卵圆窝突出形成的疝,是相对少见的腹外疝之一,约占腹外疝的5%,腹股沟区疝手术后再发股疝的发生率更低,而临床上亦时有碰到,且有其特殊性,故需重视针对此类病例进行临床研究。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对9例腹股沟区疝手术后再发股疝患者施行了开放式前入路经腹膜前途径全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恢复好,现报告如下。
贺子彪尹晖明龚利平胡斌刘首记黄劲松
关键词:术后再发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恢复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休克37例,治愈40例,死亡2例,1例术后死于大面积脑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为胃癌晚期多器官衰竭死亡。肺部感染16例,泌尿系感染2例,切口液化3例,切口感染裂开3例,皮肤压迫疮1例,心功能不全2例,心律失常11例。结论对于经内科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积极及时在全麻状态下行胃镜联合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尹晖明韩洁黄劲松胡斌刘首记龚利
关键词:外科治疗
芪竹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2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芪竹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芪竹方口服,每日1剂,同时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或患者拒绝接受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生存质量、肿瘤反应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以及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改善情况、PFS、O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Pg-p、GST-π、Topo-Ⅱ的表达例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Pgp、Topo-Ⅱ无明显变化(P>0.05),但GST-π表达例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芪竹方联合FOLFOX4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有增效减毒作用,稳定GST-π的表达可能为其增效原因之一。
贺海辉卓德斌沈洪单兆伟李跃军甄时建王大海尹晖明
关键词:化疗失败晚期胃癌谷胱甘肽S-转移酶
外伤性小肠破裂67例误漏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常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误诊漏诊的6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为17.8%(67/376),其中基层医院误诊、漏诊41例(61.2%),本院误诊、漏诊26例(38.8%)。误诊为肠梗阻27例,腹膜后血肿引起麻痹性肠梗阻18例;仅诊断脑外伤12例,急性阑尾炎、腹部软组织挫伤各5例,漏诊肠破裂。67例均经手术证实为小肠破裂,术后发生并发症37例(55.2%),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5%),66例临床治愈。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误诊率较高,临床接诊腹部外伤者应反复查体、腹腔穿刺,必要时行腹腔镜探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尹晖明邓旭韩洁黄劲松刘首记胡斌龚利平谢旭祥
关键词:外伤小肠肠破裂阑尾炎
晚期胃癌治疗方案优化及多药耐药机理研究
卓德斌李跃军贺海辉陆辉辉戴娟尹晖明黄劲松甄时建朱欧宁任剑书
胃癌是中国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大多数发现已是晚期。5-氟尿嘧啶(5-Fu)是临床治疗胃癌常用化疗药物,但有效率低,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如何优化含5-Fu化疗方案,克服其多药耐药是晚期胃癌治疗的难点。5-Fu耐药的...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治疗中药治疗肿瘤治疗
术前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科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22例,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治疗组(B组)23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术前治疗组(C组)23例,在早期肠内营养基础上加术前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检测三组患者术前4天、术后第1天、第8天患者的体质量、血浆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8天体质量下降值、血清白蛋白下降值、血清前白蛋白下降值、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少于A组和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后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促进胃癌患者的术后康复。
贺子彪尹晖明胡斌刘首记
关键词:胃癌
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感染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效果及换药时的疼痛情况。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11.9±4.8)d,对照组(16.8±6.3)d,两组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2.32±0.62)分,对照组(5.78±0.89)分,两组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创面愈合效果:治疗组除2例患者遗留非增生性瘢痕外,其余18例患者均无瘢痕形成,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遗留增生性瘢痕、10例患者遗留非增生性瘢痕,治疗组创面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感染性创面,既能有效控制感染,又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贺子彪尹晖明
关键词: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湿润烧伤膏创面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