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翔
- 作品数:29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安泰钢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文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水雾化粉末状触媒中固溶碳对金刚石合成的影响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高压水雾化方法制备触媒粉末为降低粉末氧含量,实验中加入合成金刚石用高纯天然鳞片石墨粉,灰分含量小于20×10-6,制备成合成柱在六面顶压机上进行系列合成实验,合成腔体为41 mm,通过合成的金刚石结果,判断总结出最佳含碳量值。所制得FeNi30触媒粉末中的碳有两种状态存在:固溶单质碳和Fe3C型碳化物。结果发现固溶单质碳的存在,促进碳在触媒合金中内外双向扩散,促进了金刚石成核和转化;另外,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分别计算了Fe3C及(Fe,Ni)3C型碳化物内C-C键原子组成的晶面的共价电子密度与金刚石晶面的共价电子密度,发现二者之间具有连续性,说明Fe3C型碳的存在也很有可能是金刚石形核与生长的有效碳源。
- 徐燕军尹翔
- 关键词:粉末触媒金刚石
- 粉末触媒法合成金刚石的新进展
- 2010年
- 文章分析了在六面顶压机大型化同时,粉末触媒法合成金刚石的不断发展,并且探讨了部分利用大型压机合成新型功能性单晶或新材料的实验进展。指出国内粉末法合成金刚石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技术仍存很大差距,任重而道远。
- 尹翔徐燕军柳成渊
- 关键词:粉末触媒金刚石
- 从包裹体看我国金刚石质的大幅攀升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揭示人造金刚石中包裹体的形状、尺寸、组织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分析包裹体的成分及绝对含量。指明:近十年来我国人造金刚石中包裹体绝对含量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与国外高档金刚石包裹体的数量级相同。文章并相应测试了金刚石的热冲击指数(TTI)。综合表明: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在稳居世界第一的同时,近年来品级有了质的飞跃。
- 沈翔黄漫徐燕军尹翔柳成渊罗锡裕
- 关键词:人造金刚石包裹体
- 镀膜金刚石膜层的俄歇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镀膜金刚石在现代金刚石制品中的应用愈来愈重要,我们对镀铬和镀钛两种金刚石的镀层作了俄歇分析。结果表明:俄歇能较准确分析膜层元素原子数分数、膜层厚度;所用镀铬和镀钛金刚石,镀层中分别除碳、铬元素,碳、钛元素外,均含有氧元素,这是镀层表面氧化所致;所用镀铬和镀钛金刚石,相对稳定的镀层厚度分别约为25 nm,360 nm。XRD线谱分析,镀铬金刚石镀层由于太薄,未发现衍射相,镀钛金刚石镀层却有TiC为基的固溶体形成。
- 徐燕军柳成渊尹翔沈翔罗锡裕
- 关键词:俄歇分析镀层
- 粉末触媒合成柱技术发展简介
- 当代各项高科技和产业均发展极快。中国材料科学之一的超硬材料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自上世纪g0年代末,粉末触媒法合成人造金刚石技术由不同途径进人我国,并在有关人员努力消化和创新下,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提升了我国金刚石合成...
- 尹翔徐燕军赵万林
- 关键词:金刚石合成粉末触媒处理工艺
- 文献传递
- 酚醛树脂基水轴承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以酚醛树脂为基体,通过添加聚四氟乙烯、六钛酸钾晶须、纳米氧化铝等材料进行改性;采用特殊工艺将铜合金与磷铜合金网复合,制得金属基体层;采用热压、固化工艺将上述酚醛树脂改性材料复合到金属基体上,制得工作层,获得具有金属塑料复合结构的水润滑轴承材料,并对该材料进行摩擦试验,研究其在水介质下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添加量最大时,试样的摩擦因数最低;六钛酸钾晶须添加量最大时,磨损深度最小;而纳米氧化铝添加量最大时,摩擦因数最高且磨损深度最大;表明聚四氟乙烯和六钛酸钾晶须有利于提高酚醛树脂的摩擦学性能,而纳米氧化铝的添加会降低酚醛树脂的摩擦学性能。
- 黄霞郑勇翔尹翔葛科刘一波徐燕军
- 关键词:酚醛树脂聚四氟乙烯六钛酸钾晶须纳米氧化铝
- 一种带凸点的钎焊金刚石磨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磨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凸点的钎焊金刚石磨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凸点的钎焊金刚石磨轮,包括磨轮基体,所述磨轮基体包括相连接的圆台部和圆环部,所述圆环部与所述圆台部同轴设置,所述圆环部的工作面上...
- 尹翔刘金美冯科飞冀强徐燕军田利坤高巍
- 一种内孔偏心的金刚石薄壁钻头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孔偏心的金刚石薄壁钻头,包括钻管,其中,所述钻管具有内孔和侧壁,所述侧壁具有包围所述内孔的内表面,所述内孔由所述侧壁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侧壁的一端部均匀附着有金刚石钻削层;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形成的圆...
- 尹翔刘金美苗苗刘伟刘一波李亚朋徐燕军
- 镀铬金刚石粒度、品级和膜厚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热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对不同品级和粒度的金刚石进行表面镀膜改性,用熔渗法制备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研究了金刚石品级、粒度与膜厚对复合材料热导率以及热膨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金刚石粒度增大和品级提高而增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刚石表面铬膜厚度为210 nm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787 W/(m·K),当铬膜厚度为150 nm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633 W/(m·K),表明镀铬膜太薄会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导性能;在30-200℃范围内,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在(3.00-8.00)×10-(-6)K-(-1)之间,且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 黄霞黄霞徐燕军尹翔刘一波葛科
- 关键词:热导率热膨胀系数表面改性
- 陶瓷结合剂粒度尺寸对金刚石砂轮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为研究陶瓷结合剂粒度尺寸对金刚石砂轮性能的影响,以陶瓷结合剂和金刚石为原料,设计4种不同陶瓷结合剂粒度样品来制备试样条。首先对不同粒度胎体进行热分析,找到烧结温度,然后对相应金刚石砂轮试样条的抗弯强度、气孔率以及样品断口显微组织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胎体粒径变粗,胎体的玻璃转化温度随之提高,分别为577.9℃、594.4℃、604.5℃和633.5℃;相应地,金刚石砂轮试样烧结温度分别为650℃,670℃,680℃和710℃。当结合剂与金刚石的粒度尺寸比值由1/45增大到1/3时,试样的抗弯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由92.9 MPa升高到98.5 MPa,后又降低到85.6 MPa;相应地,试样的气孔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由12.6%提高到22.3%。当陶瓷结合剂与金刚石粒径比值为1/15时,节块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烧结温度为670℃,抗弯强度为98.5 MPa,气孔率为13%。
- 李亚朋孟繁鹏尹翔刘一波刘伟刘金美
- 关键词:金刚石砂轮